学术投稿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孙承慧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护理, 应用价值
摘要:协同护理模式英文简称CCM,其含义是在尽力发挥医护人员的责任上,充分发挥患者的自我医护能力,鼓励患者自我进行护理.让患者与医生一同进行护理.目前,整体医疗护理方面体系日渐成熟,但是在国在医疗事业上的有关人员不够充足,整体护理的模式更是因为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情况.导致了护理方面的人才更加稀缺.所以这个时候新的模式出现了——协同护理模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大小及深度的甲状腺结节超声弹性成像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大小和深度甲状腺结节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效果.方法 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手术患者68例102个甲状腺结节,分析其不同大小和深度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果 .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为83.33%,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深度甲状腺结节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长径小于1 cm的甲状腺结节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唐以银;吴文凤;黄凤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栓通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血栓通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的疗效.方法 取2016年3月到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西药组(n=40)和联合组(n=40),对所有西药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治疗,对所有联合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血栓通+胞二磷胆碱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高,联合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血栓通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付计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单纯饮食控制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单纯饮食控制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实施饮食方面的控制和指导,将患者在实施饮食控制前和饮食控制六个月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血清甘油三酯的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患者在6个月之后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单纯饮食控制可以使心脑血管的发生率降低,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血脂症,对于单纯性的高血脂患者采用单纯的饮食控制干预可以使其患者的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大大降低.

    作者:苑宝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二异丙酚或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贝那普利治疗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析二异丙酚或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贝那普利治疗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贝那普利进行抗高血压治疗后进行手术,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机会审核通过随机等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二异丙酚进行麻醉诱导,研究组则给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对比各小组患者的血压就心率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下降程度明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贝那普利治疗后老年高血压,应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二异丙酚,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万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检查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的疑似早期肺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定疾病类型,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胸片X检查,并将两种检查结果 、检查时间和费用进行对比.结果胸片X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检查时间和费用均低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在疑似早期肺癌患者临床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增强诊断准确性,避免漏诊及误诊,利于进行早期治疗.

    作者:袁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预防环丙沙星所致静脉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预防环丙沙星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胆总管结石、胰腺炎、兰尾炎、急性腹膜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就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从疼痛缓解时间、红肿热痛消退时间进行对比,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得分情况均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为:32(82.05%),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为:2(5.13%),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宝湿润烧伤膏干预可减少患者不适及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郝金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在外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在外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外科术后疼痛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35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的为A组,35例在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增加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的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感缓解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疼痛感降低程度明显大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外科术后疼痛,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迟桂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用于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用于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接收并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研究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hsCRP及NT-proBNP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运用于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早期复发,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春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分析

    人们的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之中不断地增强着.当人们的利益受到了威胁或者损害的时候,他们学会了用法律的武器对自己的利益进行维护.虽然,现代的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也无法避免不测风云,因此医疗纠纷问题时有发生.为了减轻内心所承受的极大地压力,护理人员应该给对自己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给予足够的重视.如何管理和控制外科护理这一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为临床冠心病的护理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将研究对象分为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和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各45例.结果 观察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评分、生理功能及精神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精神状态,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肖文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86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的治疗效果与常规胺碘酮的治疗效果大致相同,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

    作者:徒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痔疮患者80例进行研究,给予所有患者中药熏洗治疗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治疗及护理结束后观察患者的效果.结果 其中,痊愈者有37例,显效者有25例,有效者有15例,无效者有3例,总有效率为96.3%.结论 给予痔疮患者中药熏洗治疗联合个性化的综合护理措施,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曹玉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3例,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仪进行检查.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3.0%,预测准确性为80.4%.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冠心病诊断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使用动态心电图对对患者进行检查,能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值得大范围推广.

    作者:范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死通过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为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针对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将其中54例采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期54例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检测指标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总有效率94.44%(51例);对照组中,总有效率81.48%(4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SE、S100B及NGF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上,可以选择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4名作为研究对象,用于研究该治疗效果.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比较两组病患在服用药物后出现的症状.结果 其中观察组患者服用胺碘酮后其心率跳动出现了较好的转变,而对照组相比之下效果不太明显.结论 胺碘酮具有良好的药物性能,很适合用于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等病患进行治疗.

    作者:梅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前来我院进行检查的乙肝患者68例的一般资料,对上述乙肝患者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进行检验.结果 乙肝患者中乙肝五项中有不同标志呈现阳性,其中HBsAg的阳性发生率高.按照年龄段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五项是乙肝患者检验的重要标志,对于乙肝患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临床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边合区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现状

    目的 针对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年边合区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治疗.针对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的空腹血糖和出院6个月、1年的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经统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1年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7%、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边合区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不是很理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要加强该地区糖尿病和其并发症的预防、控制以及治疗.

    作者:丁艳;郭锁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蒙特利尔痴呆量表检测区分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分析认知障碍组不同病变部位与MoCA量表不同认知领域的相关性.结果 脑小血管病病变部位不同,其所致的认知障碍的表现不同,语言能力测试中,基底节组较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回忆测试中,额叶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能力测试中,丘脑组及皮层或皮层下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结论 脑小血管病病变部位不同,损害的认知领域亦不同.

    作者:赵丽静;郜风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策略

    目的 对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0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的医学检验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和掌握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有25例检验结果存在误差,其误差率为15.5%.其中12例由于仪器自身的问题引起、7例由于标本不合格引起、6例由于检验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后期的治疗及康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康春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控制效果;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干预前后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结果 优质护理组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控制效果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质护理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住院费用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前两组情绪和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相近(P>0.05);出院时优质护理组情绪和生活质量相关指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遵医行为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邓菊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