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梅雪

关键词:胺碘酮,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4名作为研究对象,用于研究该治疗效果.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比较两组病患在服用药物后出现的症状.结果 其中观察组患者服用胺碘酮后其心率跳动出现了较好的转变,而对照组相比之下效果不太明显.结论 胺碘酮具有良好的药物性能,很适合用于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等病患进行治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形成的超声评价

    目的 分析探讨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形成的临床价值,并总结超声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另抽取同期接受剖宫产但未形成子宫憩室的患者32例为对照组,分析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剖宫产后子宫憩室的的超声特征为:子宫下段切口处的肌层存在部分或全部的无回声区域,且不具规则,肌层与宫腔相通;根据形态划分可得三角形7例(21.87%)、半圆形17例(53.12%)、圆形4例(12.50%)、多囊形2例(6.25%);且研究组的年龄及剖宫产次数较对照组更高,胎膜早破和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也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是导致剖宫产后子宫憩室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采用超声技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形成的临床诊断价值高,具有较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对于早期诊治意义重大;同时应重视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形成再孕的相关危险因素,更好改善剖宫产后孕妇的预后.

    作者:刘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66例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症状运用胺碘酮开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实验观察组使用胺碘酮治疗,常规对照组使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胺碘酮对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有着显著地疗效,其并发症率低.

    作者:周永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了入住我院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148例,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是静脉滴注头孢曲松和氨茶碱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在静脉滴注头孢曲松和氨茶碱的基础之上,再加入中医药的治疗,终根据治疗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根据数据显示,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表现方面,比如咳嗽、肺部阴影、发热、喘息等方面,观察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效率为97.2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1.08%.由此可见,加入中医药的治疗方式,对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具有非常明显的疗效.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是有效的,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轻各项临床病症,由此来减短他们的住院治疗的时间.

    作者:饶南;饶海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检查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的疑似早期肺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定疾病类型,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胸片X检查,并将两种检查结果 、检查时间和费用进行对比.结果胸片X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检查时间和费用均低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在疑似早期肺癌患者临床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增强诊断准确性,避免漏诊及误诊,利于进行早期治疗.

    作者:袁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预防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预防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作者:孙新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基础治疗及综合性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吸氧、雾化、祛痰、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70.0%(21/30),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照组接受综合性治疗后,其效果较佳,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红细胞比容、及症状改善较明显,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改善,生活质量的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汝华;孔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11月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两组各80例.单一组静滴奥美拉唑,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静推血凝酶.比较两组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止血时间、平均疗程;患者不适症状.结果 联合组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止血时间、平均疗程短于单一组(P<0.05);两组不适症状相近(P>0.05).结论 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止血,缩短止血时间和疗程,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崔佳宾;王烨;贺天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诊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疗效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在老年人群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 对于高血压临床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与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其防治效果,以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400例高血压患者经过预防性治疗之后,其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为97.50%,,且存在一些治疗与护理问题,需要改进.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加强临床防治,有着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及时发现,进行进行解决.

    作者:隋艳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现状与对策

    由于医疗卫生问题深刻联系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所以,医疗卫生的发展水平不但能够衡量某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还是衡量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而在医疗卫生事业中,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但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还密切联系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如今,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在不断的深化改革,护理事业也随之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本文就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现状与相关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的医疗卫生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肖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足微循环对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前后的意义

    目的 探讨临床上足微循环对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前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CV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曲张静脉电凝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这些患者手术前后的足甲襞微循环检测指标、受累静脉节段评分(VSDS)、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VCSS)、功能障碍评分(VDS)、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并进行分析指导.结果 经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患者术后的血流状态、袢周状态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VSDS、VCSS以及VDS指标评分明显要手术之前有所下降,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以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也明显要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微循环在还咋和CVI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较大,且与临床具体症状密切相关,该项目可以作为临床治疗CVI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指标.

    作者:潘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4月至12月患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26例/组,常规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改善对患者的神精功能损伤,降低患者再出血的风险,有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黎晓娟;徐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栓通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血栓通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的疗效.方法 取2016年3月到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西药组(n=40)和联合组(n=40),对所有西药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治疗,对所有联合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血栓通+胞二磷胆碱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高,联合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血栓通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付计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在外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在外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外科术后疼痛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35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的为A组,35例在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增加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的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感缓解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疼痛感降低程度明显大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外科术后疼痛,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迟桂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策略

    目的 对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0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的医学检验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和掌握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有25例检验结果存在误差,其误差率为15.5%.其中12例由于仪器自身的问题引起、7例由于标本不合格引起、6例由于检验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后期的治疗及康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康春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床旁快速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床旁快速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拟诊为急性冠状综合症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综合评估病情后即行床旁快速检测(POCT组)及检验科抽血送检(检验科组),出院时结合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电话回访综合评估确诊诊断.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时效性、检查结果 及与终确诊诊断的符合率,以评估床旁快速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应用价值.结果床旁快速检测耗时明显短于检验科送检组;两组检测结果(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对比无差异性.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确诊的诊治中,两种检查方法符合度无差异性.结论 床旁快速检测及检验科抽血化验两种方式均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床旁快速检测组耗时短,操作方法简单易行,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获得及时治疗赢得时间.

    作者:曹国军;梅娟娟;周诗晶;王凌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蒙特利尔痴呆量表检测区分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分析认知障碍组不同病变部位与MoCA量表不同认知领域的相关性.结果 脑小血管病病变部位不同,其所致的认知障碍的表现不同,语言能力测试中,基底节组较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回忆测试中,额叶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能力测试中,丘脑组及皮层或皮层下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结论 脑小血管病病变部位不同,损害的认知领域亦不同.

    作者:赵丽静;郜风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降低人类生活质量的不可攻破的难题,在众多疾病中尤其以心血管疾病较为常见,心血管内科相关疾病是已成为引发全球关注的一种疾病,由其引起的后期的并发症在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严重着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工作中,药物或者手术治疗患者心血管疾病,减轻患者痛苦固然重要,但精心、完善护理工作在发挥治疗效果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也是必须的.通过在心血管内科的工作、学习,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有关解决方案进行简要的探讨.

    作者:谷凌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和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肝素、藻酸双酯钠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硝酸酯类的药物对冠心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心电图.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7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使用综合性的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在肺心病的用药基础之上,使用硝酸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善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大小及深度的甲状腺结节超声弹性成像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大小和深度甲状腺结节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效果.方法 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手术患者68例102个甲状腺结节,分析其不同大小和深度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果 .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为83.33%,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深度甲状腺结节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长径小于1 cm的甲状腺结节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唐以银;吴文凤;黄凤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