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探究

赵宏鹏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缺血性心脏病
摘要:目的 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T1、T2、T3、T4、T5时的MAP、HR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强化康复治疗辅助调疏肝络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早期强化康复治疗辅助调疏肝络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强化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调疏肝络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日常活动能力的比较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获得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早期强化康复治疗辅助调疏肝络汤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

    作者:缪艳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EB病毒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EB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E B病毒感染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0%;EBV-DNA拷贝数转阴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佐治EB病毒感染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邢丽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疏血通联合肌氨肽苷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疏血通、肌氨肽苷联合应用对老年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联合应用肌氨肽苷和疏血通)及对照组(应用肌氨肽苷),各50例;比较的治疗效果、血脂、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比较、血脂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疏血通、肌氨肽苷对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意义较大.

    作者:陈艳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探究

    目的 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T1、T2、T3、T4、T5时的MAP、HR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宏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析中医整骨手法在尺桡骨双折治疗中的应用

    现在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大家都很重视,也是家长为头疼的问题.

    作者:李存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患者应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结果 经过对28例患者应用尼可地尔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倪文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养老机构中不同人群对养老护理需求认知的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中不同人群对养老护理需求认知现状.方法 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医院老年病房、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养老院三所机构访问老年人、家属、机构工作人员共300例,对养老护理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项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目前内江市城区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模式,占52%,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分别占27.3%和19.3%;目前较为迫切的需要的养老项目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日间护理等;对养老护士能力需求主要有急救能力、日常生活护理能力、心理护理等方面.结论 养老机构中不同人群对养老护理的需求内容明确,形式多样.本研究为护理职业学校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产教融合培养养老护理人才提供了参考.

    作者:肖瑜;阮履强;李长英;苏先华;曾文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再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

    作者:王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的体会

    目的 探讨分析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西药的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常规西药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 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常规西药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的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怀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式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氢氯噻嗪治疗,治疗组使用氨氯地平、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王川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替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麻醉镇静的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分别用于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麻醉术中镇静,观察两者对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可否用右美托咪定替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术中的麻醉镇静.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心脏外科初次行非停跳冠脉搭桥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和P组(丙泊酚组),各18例.术中麻醉维持D组: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3~0.7μg/kg/h并吸入七氟醚剂量为1.5%~2.5%同时输注瑞芬太尼200 ug/h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P组:术中静脉输注丙泊酚100 mg/h并吸入七氟醚剂量为1.5%~2.5%同时输注瑞芬太尼200 ug/h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两组患者观察指标:(1)分别于切皮前(T0)、切皮时(T1)、锯胸骨时(T2)、前降支(T3)、回旋支(T4)穿钢丝关胸(T5)为时间点,观察并记录各时点MAP、HR、RPP的变化.(2)观察记录患者在ICU的清醒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3)观察记录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的情况,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无明显差异,但P组低血压发生率稍高.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D组较P组平稳,更易调控.术后苏醒拔管丙泊酚组较早,但两组在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P组苏醒期躁动1例,D组无苏醒期躁动.结论 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抑制心肌的兴奋性,血流动力学稳定.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术中无知晓,可以取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术中的麻醉镇静.

    作者:蔡鹏举;谢国柱;刘新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为因素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影响的分析

    目的 分析人为因素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洗消人员分为甲组(进行系统培训与考核的洗消人员)、乙组(没有进行系统培训与考核的洗消人员),对两组洗消人员实验性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采用现场采样监测法进行生物学监测,标本数总计200份,对其生物学监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200份标本中,一共检出22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1%,甲组阳性检出率为0%,显著低于乙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为因素会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造成直接影响.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液体负平衡应用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应用液体负平衡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符合撤机标准后,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液体正平衡,观察组行液体负平衡,对比两组应用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液体日均入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脱机当天液体负平衡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应用液体负平衡的有效性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欣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过程中,使用64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后针对120例患者诊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120例患者中分别包括40例轻度、中度和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其诊断的准确率依次为95.0%,97.5%,97.5%.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分析可见,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较好的确诊价值,因此值得临床用于积极对患者进行判断和治疗.

    作者:戴其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集束化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老年留置PICC导管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4.1‰)明显低于对照组(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老年PICC置管患者中,能够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作者:高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熏眼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熏眼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受的干眼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接受人工眼泪治疗,观察组增加中药熏眼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泪膜破裂的衰减、近视力、远视力、泪液分泌量等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眼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效果明显,并且能对患者的各项症状进行改善.

    作者:王金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药物致转氨酶明显升高的分析探讨

    目的 对药物致转氨酶明显升高的情况进行分析与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药物致转氨酶升高患者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有效处理.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转氨酶均逐渐转为正常.结论 任何药物都有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合理正规用药,加强监测才能减少或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作者:康艳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校大学生胃肠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

    目的 对大学生胃肠道疾病的引发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因患胃肠道疾病进入本校校医院接受诊治的大学生2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具体疾病、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常见胃肠道疾病是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268例大学生中,48.1%由饮食不合理导致,42.9%由精神状态引发,7.5%由用药不合理应用引发,1.5%为其他.结论 大学生胃肠道疾病的主要引发因素的饮食、精神状态,高校相关工作者需进一步将宣教与干预力度加大,以实现此类疾病的有效防治.

    作者:汤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血压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所致心脏结构、血流及功能改变.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8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包括:左房增大60例;左室壁增厚66例,其中室间隔基底段增厚48例,左室壁对称性肥厚18例;左室增大8例;主动脉增宽52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68例,左室收缩功能减低8例;肺动脉高压5例;心包腔积液3例.患者有上述1种及1种以上表现.结论 高血压所致的心脏改变可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超声心动图可作为高血压病人心脏监测的有效、易行的影像学评价方法.

    作者:田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电话随访对使用胰岛素患者糖尿病教育的可行性与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电话随访对使用胰岛素患者糖尿病教育的可行性与效果分析并总结提高电话随访成功率的方法与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在我院入组的糖尿病患者20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项目设定的随访关键周第1、2、4、8、12周予以电话随访,同时进行针对性的糖尿病教育,统计其项目结束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使用胰岛素的依从性和效果分析以及电话随访方式对糖尿病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结果 5次关键周随访期间未脱落患者共203例,全部完成5次随访教育指导的患者48例(占24%),FPG从11.19 mmol/L降至6.66 mmol/L;完成4次随访教育指导的患者38例(占19%),FPG从10.82 mmol/L降至6.70 mmol/L;完成3次随访教育指导的患者47例(占23%),FPG从11.07 mmol/L降至7.07 mmol/L;完成2次以下随访教育指导的患者70例(占34%),FPG从10.91 mmol/L降至7.67 mmol/L.结论电话随访作可促进胰岛素使用患者的依从性提升和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帮助患者安全使用胰岛素并学会自我管理血糖,促进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教育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的一种方式.

    作者:戚以勤;冯琬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