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EB病毒感染的疗效分析

邢丽辉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 小儿, EB病毒感染
摘要: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EB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E B病毒感染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0%;EBV-DNA拷贝数转阴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佐治EB病毒感染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损伤控制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应用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损伤控制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智力的基础上增加损伤控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应用损伤控制是必要的、可行的,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用常规方式治疗(对照组)与常规+马来酸桂哌齐特方式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 常规+马来酸桂哌齐特方式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96.0%优于单纯常规治疗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用常规+马来酸桂哌齐特方式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脑梗塞者.

    作者:陆天明;王欣欣;马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强化康复治疗辅助调疏肝络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早期强化康复治疗辅助调疏肝络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强化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调疏肝络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日常活动能力的比较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获得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早期强化康复治疗辅助调疏肝络汤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

    作者:缪艳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环孢素A治疗膜性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环孢霉素A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肾活检病理确诊为膜性肾病并且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孢霉素A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相关化验指标,观察时间为1年半.结果 23例患者中在治疗6个月时完全缓解率为91.3%,1例用药1年时减量过程中复发,治疗1年时完全缓解率91.3%.结论 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对于治疗膜性肾病效果较好,相对副作用发生机率低,常见为肾功能损害,予以减量后肾功能均可恢复正常,可相应减少激素副作用.

    作者:冉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白城市洮北区6~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调查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6~12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探讨该年龄段口腔流行病学情况,为口腔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资料.方法 参考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白城市洮北区8897名6~12岁适龄儿童进行检查.结果 白城市洮北区6~12岁年龄组,患龋齿率为27.19%,龋均0.62,女生患龋率、龋均率均高于男生,安氏错颌畸形构成比为安氏Ⅰ类76.64%,安氏Ⅱ类13.11%,安氏Ⅲ类10.25%.龋病的治疗率为92.06%,错颌畸形的治疗率为31.17%.结论 白城市洮北区龋病及错颌畸形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率,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口腔健康意识.

    作者:张洪学;陈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析中医整骨手法在尺桡骨双折治疗中的应用

    现在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大家都很重视,也是家长为头疼的问题.

    作者:李存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电子血压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电子血压计测量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2016年2月~4月来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合并症将其分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组.分别使用电子血压计和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每位患者的血压,比较两种方法在不同组中的测量值的差异.结果 两组分别应用电子血压计和台式水银血压计测得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血压计作为一种血压监测工具可以用于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监测.

    作者:提素芳;白广芹;张玛丽;李菲;尹飞;李志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为因素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影响的分析

    目的 分析人为因素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洗消人员分为甲组(进行系统培训与考核的洗消人员)、乙组(没有进行系统培训与考核的洗消人员),对两组洗消人员实验性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采用现场采样监测法进行生物学监测,标本数总计200份,对其生物学监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200份标本中,一共检出22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1%,甲组阳性检出率为0%,显著低于乙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为因素会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造成直接影响.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再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

    作者:王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运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片与红花注射液联合丹参片治疗,疗程7天.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钟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过程中,使用64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后针对120例患者诊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120例患者中分别包括40例轻度、中度和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其诊断的准确率依次为95.0%,97.5%,97.5%.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分析可见,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较好的确诊价值,因此值得临床用于积极对患者进行判断和治疗.

    作者:戴其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关于如何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策略研究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于医院内科临床护理的要求质量也随之增高.医院卫生医疗的重要方面就包含临床护理工作,也是缓解医患矛盾的重要工作之一,而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已经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本文先分类列出并分析了影响着内科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因素有哪些,然后结合内科医护工作的一些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能够提高内科临床护理的质量措施,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唐成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行手术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易鸿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集束化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老年留置PICC导管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4.1‰)明显低于对照组(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老年PICC置管患者中,能够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作者:高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式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氢氯噻嗪治疗,治疗组使用氨氯地平、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王川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重度左心衰并房颤临床研究

    目的 使用胺碘酮对重度左心衰并房颤患者进行治疗,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左心衰合并房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入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房颤转复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ALT升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8.98%,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胺碘酮是治疗重度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有效的一种药物,其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振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患者应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结果 经过对28例患者应用尼可地尔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倪文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熏眼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熏眼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受的干眼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接受人工眼泪治疗,观察组增加中药熏眼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泪膜破裂的衰减、近视力、远视力、泪液分泌量等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眼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效果明显,并且能对患者的各项症状进行改善.

    作者:王金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再予中药祛风当归饮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愈24例(占51.06%),显效13例(占27.66%),有效7例(占14.89%),无效3例(占6.38%),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治愈14例(占29.79%),显效12例(占25.53%),有效9例(占19.15%),无效12例(占25.53%),总有效率为74.47%.两组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王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探究

    目的 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T1、T2、T3、T4、T5时的MAP、HR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宏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