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
目的 通过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分别用于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麻醉术中镇静,观察两者对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可否用右美托咪定替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术中的麻醉镇静.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心脏外科初次行非停跳冠脉搭桥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和P组(丙泊酚组),各18例.术中麻醉维持D组: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3~0.7μg/kg/h并吸入七氟醚剂量为1.5%~2.5%同时输注瑞芬太尼200 ug/h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P组:术中静脉输注丙泊酚100 mg/h并吸入七氟醚剂量为1.5%~2.5%同时输注瑞芬太尼200 ug/h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两组患者观察指标:(1)分别于切皮前(T0)、切皮时(T1)、锯胸骨时(T2)、前降支(T3)、回旋支(T4)穿钢丝关胸(T5)为时间点,观察并记录各时点MAP、HR、RPP的变化.(2)观察记录患者在ICU的清醒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3)观察记录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的情况,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无明显差异,但P组低血压发生率稍高.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D组较P组平稳,更易调控.术后苏醒拔管丙泊酚组较早,但两组在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P组苏醒期躁动1例,D组无苏醒期躁动.结论 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抑制心肌的兴奋性,血流动力学稳定.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术中无知晓,可以取代丙泊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术中的麻醉镇静.
作者:蔡鹏举;谢国柱;刘新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电子血压计测量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2016年2月~4月来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合并症将其分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组.分别使用电子血压计和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每位患者的血压,比较两种方法在不同组中的测量值的差异.结果 两组分别应用电子血压计和台式水银血压计测得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血压计作为一种血压监测工具可以用于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监测.
作者:提素芳;白广芹;张玛丽;李菲;尹飞;李志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电话随访对使用胰岛素患者糖尿病教育的可行性与效果分析并总结提高电话随访成功率的方法与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在我院入组的糖尿病患者20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项目设定的随访关键周第1、2、4、8、12周予以电话随访,同时进行针对性的糖尿病教育,统计其项目结束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使用胰岛素的依从性和效果分析以及电话随访方式对糖尿病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结果 5次关键周随访期间未脱落患者共203例,全部完成5次随访教育指导的患者48例(占24%),FPG从11.19 mmol/L降至6.66 mmol/L;完成4次随访教育指导的患者38例(占19%),FPG从10.82 mmol/L降至6.70 mmol/L;完成3次随访教育指导的患者47例(占23%),FPG从11.07 mmol/L降至7.07 mmol/L;完成2次以下随访教育指导的患者70例(占34%),FPG从10.91 mmol/L降至7.67 mmol/L.结论电话随访作可促进胰岛素使用患者的依从性提升和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帮助患者安全使用胰岛素并学会自我管理血糖,促进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教育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的一种方式.
作者:戚以勤;冯琬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过程中,使用64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后针对120例患者诊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120例患者中分别包括40例轻度、中度和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其诊断的准确率依次为95.0%,97.5%,97.5%.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分析可见,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较好的确诊价值,因此值得临床用于积极对患者进行判断和治疗.
作者:戴其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由于存在导致Ⅲ°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不主张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频发性室性早搏;更不主张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24 h有心率<60次/min的心律失常患者.而主张使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
作者:白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希望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0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参照组,两组人员均接受了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心电图检查,对终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正确率为93.33%(98/105),心电图检查结果正确率为77.14%(81/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43例患者左心室增大,而心电图检查检查出36例患者左心室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具有安全、可靠、准确等优点,使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相应的治疗,从而改善预后,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钟志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所致心脏结构、血流及功能改变.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8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包括:左房增大60例;左室壁增厚66例,其中室间隔基底段增厚48例,左室壁对称性肥厚18例;左室增大8例;主动脉增宽52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68例,左室收缩功能减低8例;肺动脉高压5例;心包腔积液3例.患者有上述1种及1种以上表现.结论 高血压所致的心脏改变可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超声心动图可作为高血压病人心脏监测的有效、易行的影像学评价方法.
作者:田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式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氢氯噻嗪治疗,治疗组使用氨氯地平、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王川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肌氨肽苷联合应用对老年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联合应用肌氨肽苷和疏血通)及对照组(应用肌氨肽苷),各50例;比较的治疗效果、血脂、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比较、血脂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疏血通、肌氨肽苷对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意义较大.
作者:陈艳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中不同人群对养老护理需求认知现状.方法 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医院老年病房、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养老院三所机构访问老年人、家属、机构工作人员共300例,对养老护理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项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目前内江市城区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模式,占52%,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分别占27.3%和19.3%;目前较为迫切的需要的养老项目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日间护理等;对养老护士能力需求主要有急救能力、日常生活护理能力、心理护理等方面.结论 养老机构中不同人群对养老护理的需求内容明确,形式多样.本研究为护理职业学校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产教融合培养养老护理人才提供了参考.
作者:肖瑜;阮履强;李长英;苏先华;曾文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用常规方式治疗(对照组)与常规+马来酸桂哌齐特方式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 常规+马来酸桂哌齐特方式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96.0%优于单纯常规治疗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用常规+马来酸桂哌齐特方式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脑梗塞者.
作者:陆天明;王欣欣;马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在精神疾病急性期间内,激越为普遍常见一种症状,特点诸多,包含发病较急、危害性较大以及预测相对困难等等.对于激越症状的精神疾病病例而言,应该进行激越症状的评估,主要的方式为在精神检查基础上的评估、量表评估.依照患者的症状程度各异,相应的实施药物治疗、非医疗性干预等等治疗方案.
作者:李会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患者应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结果 经过对28例患者应用尼可地尔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倪文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人为因素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洗消人员分为甲组(进行系统培训与考核的洗消人员)、乙组(没有进行系统培训与考核的洗消人员),对两组洗消人员实验性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采用现场采样监测法进行生物学监测,标本数总计200份,对其生物学监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200份标本中,一共检出22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1%,甲组阳性检出率为0%,显著低于乙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为因素会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造成直接影响.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环孢霉素A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肾活检病理确诊为膜性肾病并且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孢霉素A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相关化验指标,观察时间为1年半.结果 23例患者中在治疗6个月时完全缓解率为91.3%,1例用药1年时减量过程中复发,治疗1年时完全缓解率91.3%.结论 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对于治疗膜性肾病效果较好,相对副作用发生机率低,常见为肾功能损害,予以减量后肾功能均可恢复正常,可相应减少激素副作用.
作者:冉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和多支血管病变的相关关系及对多支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多支血管病变组和单支血管组.分析心电图的改变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关系.结果 多支血管病变患者aVL、V6导联ST段出现压低的比例明显高于左前降支的单支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累计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为44.4%,变累计左前降支的单支血管的比例为55.6%,多支血管病变的V4、V5、V6及aVL导联ST段出现压低的比例显著高于左前降支的单支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伴有下壁导联镜像性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前侧壁导联ST的压低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显示为多支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作者:王洪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6~12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探讨该年龄段口腔流行病学情况,为口腔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资料.方法 参考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白城市洮北区8897名6~12岁适龄儿童进行检查.结果 白城市洮北区6~12岁年龄组,患龋齿率为27.19%,龋均0.62,女生患龋率、龋均率均高于男生,安氏错颌畸形构成比为安氏Ⅰ类76.64%,安氏Ⅱ类13.11%,安氏Ⅲ类10.25%.龋病的治疗率为92.06%,错颌畸形的治疗率为31.17%.结论 白城市洮北区龋病及错颌畸形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率,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口腔健康意识.
作者:张洪学;陈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应用液体负平衡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符合撤机标准后,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液体正平衡,观察组行液体负平衡,对比两组应用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液体日均入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脱机当天液体负平衡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应用液体负平衡的有效性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欣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早期强化康复治疗辅助调疏肝络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强化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调疏肝络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日常活动能力的比较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获得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早期强化康复治疗辅助调疏肝络汤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
作者:缪艳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运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片与红花注射液联合丹参片治疗,疗程7天.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钟健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