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王焕杰

关键词:美托洛尔, 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LVESD、LADD及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

    目的 对临床合理用药实施中药炮制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实施中药炮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果 中药炮制直接影响着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炮制在用药中发挥着中药作用,因此应加大对中药炮制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保证药物的作用效果.

    作者:聂圣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探讨养脑方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疗效

    目的 探究养脑方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疗效.方法 对2016年2月~2017年3月进入我院门诊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康复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常规西药和康复治疗的同时使用养脑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愈率58.33%明显优于对照组16.67%的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脑方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变患者脑血液循环,显著提高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提高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

    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利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缬沙坦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为82.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了1例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出现了5例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2.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比较显著,在提升降压效果的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系数比较高,应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效果.方法 研究资料来自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CHF合并VA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单用组(胺碘酮治疗)与联用组(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及VA改善效果.结果 联合用药治疗后,联用组的心功能有效率高达91.7%,显著高于单用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的VA有效率高达96.7%,显著高于单用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HF合并VA患者联合采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心功能等级,改善心功能,缓解心律失常症状,促进疾病康复,临床意义较大.

    作者:唐志爱;郭世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β受体阻断剂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高血压病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断剂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高血压病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组.对照组(未合并高血压),观察组(合并高血压),两组均给予β受体阻断剂治疗.比较两组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效果;美托洛尔耐受量;干预前后患者左心射血分数、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 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近,P>0.05;观察组美托洛尔耐受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左心射血分数、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左心射血分数、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β受体阻断剂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合并高血压病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β受体阻断剂耐受量更高,用药后可更好改善左心室重构.

    作者:薛晓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卡维地洛对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患者戒酒、科学饮食作息、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卡维地洛.比较两组血浆BNP变化、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经治疗血浆BNP水平均下降、6 min步行距离均延长、LVED值均降低、LVEF值均升高,研究组血浆BNP水平、三项心功能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卡维地洛用于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剂量严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荀爱静;朱小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

    目的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工作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1日~2017年3月30日期间,各科室送检标本,对其中耐药菌株的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科室的耐药菌株情况以及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830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微生物阳性标本2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为120株,革兰阳性菌则为90株.共检出50例耐药菌株,其中重症监护室与外科标本中的耐药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儿科以及内科的耐药菌株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检出的耐药菌株中,比例高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使用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合理规划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降低细菌耐药性,加强患者的临床用药效果.

    作者:袁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为探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后,在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达到72.5%,研究组达到9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应用于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之中,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压状况,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陈贵;何顺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冠心方治疗,3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例数35例,有效率92.11%,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7例,有效率71.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袁全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的 探究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 参与研究的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出现了用药问题,占总人数的8.35%;其中存在的用药问题主要包括配伍用药不合理,用法和用量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诊断与患者用药不相符和用药禁忌被忽略,各占总人数的1.67%.结论 心血管科临床医师需要充分重视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加强用药质量管理,降低不良用药现象的发生率.

    作者:王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LVESD、LADD及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王焕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在冠心病患者中分别应用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对心电图的改善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36例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的患者为Ⅰ组,36例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患者为Ⅱ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治疗后,Ⅰ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高于Ⅱ组(P<0.05);治疗后Ⅰ组心电图∑ST、HR、NST、RPP、SBP五项指标均低于Ⅱ组(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对心电图的改善情况优于复方丹参滴丸.

    作者:郭亮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西医的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通过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疗效为88.46%,而对照组的总疗效为70.83%,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症,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医学的不断采纳与推广.

    作者:段喜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4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根据患者自述及检查结果给予适当的基础药物治疗;研究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等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心功能变化值.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SDNN、SDANN、RMSSD、PNN50等心率变异性指标均升高,研究组升高幅度较大,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功能变化值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促进心肌细胞功能的恢复,可作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预防患者心脏猝死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从欣;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住院患者120例,分别采取头孢呋辛钠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便于将患者的痛苦减轻.

    作者:王海又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脑血栓患者76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个小组.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种实施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68%、15.7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74%、2.63%,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脑血栓患者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日~2017年3月20日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可促进疗效的提高,将其心绞痛的发生次数减少,意义重大.

    作者:李润乔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绞股蓝总苷分散片治疗高血脂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 对高血脂患者治疗中应用绞股蓝总苷分散片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用药剂量,把高血脂患者75例分成2组,均以绞股蓝总苷分散片展开治疗,36例以常规剂量治疗为A组,40例提高剂量展开治疗为B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改善程度比A组优越,B组总有效率是95.00%,与A组的77.14%对比较高,且B组无效率、复发率也明显较A组低,两组明显不良反应均未出现(P<0.05).结论 对于高血脂患者的治疗,大剂量绞股蓝总苷分散片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彭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讨干眼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干眼是一种常见慢性眼表疾病.长期干眼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其心理健康,导致血压的昼夜节律失调.而高血压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可能加重患者眼部的不适症状.本文主要通过综述干眼与高血压的诊断、发病机制及治疗,为早期识别、提早预防、早期治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基础.

    作者:赵小静;谢东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TGF-β1在BCS患者血浆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BCS患者和正常人中血浆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选取100例BCS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血液,提取血浆.从血浆中利用ELISA的方法检测TGF-β1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BCS患者的血浆中TGF-β1细胞因子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BCS患者血浆中TGF-β1细胞因子表达较高,有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庄银苹;杨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