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文;王宇鹤;董鸿志;徐世林;赵锋仓;莫芳萍
目的 分析和肽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同期的体检健康人员60名为对照组.所有受试人员均使用双抗体夹心法对和肽素水平进行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浆copeptin水平、血清cTnI浓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和肽素水平的测定,对于早期心肌梗死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有重要意义,可以尽早的检出病症,及时进行治疗.
作者:刘莹;刘跃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采用盐酸胺碘酮治疗(对照组,n=40)与加用炙甘草汤加减方案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观察组心悸、气短、神倦乏力症状积分治疗后经评估均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高延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为探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后,在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达到72.5%,研究组达到9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应用于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之中,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压状况,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陈贵;何顺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肺结核伴发大咯血采用急求护理措施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肺结核伴发大咯血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一般的护理干预措施,予以观察组急救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率(86.36%)比对照组(50.00%)高很多,而再出血率(4.55%)明显比对照组(31.32%)低,存在明显差异,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 对肺结核伴发大咯血患者应用急救护理措施,能有效对患者实施抢救措施,使其临床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
作者:谢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析急诊优质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急诊心绞痛患者7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5例,分别采用急诊优质护理和急诊常规护理,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溶栓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为急诊心绞痛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让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孔芬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瑞格列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录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92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较之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总有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瑞格列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功效,因此,该药物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作者:张万明;陶桂叶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15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洋地黄强心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基础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饭后口服曲美他嗪治疗,20 mg/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效果.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失眠精神不振、恶性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再住院率.结果 研究组对临床症状改善的优良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失眠精神不振、恶心呕吐各1例,对照组发生失眠精神不振1例,恶心呕吐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再住院率为13.3%(10/75),对照组再住院率为21.3%(16/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够有效提高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症状的优良率,且再入院率较低,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丽丽;刘从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巡回护士专科护理小组在心脏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心脏手术患者37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手术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巡回护士专科护理小组在心脏手术中的护理配合价值.结果 巡回护士专科护理小组有效的提高心脏手术护理配合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同时提高了医生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结论 心脏手术中巡回护士专科护理小组的手术配合,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常学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工作,为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0例进行急救护理.结果 在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采用急救护理后,有55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00%,另外,有5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有3例在入院后死亡,在抢救的过程中有2例死亡.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塞中应用急救护理,可起到降低患者死亡率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乌日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衰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发生顽固性心衰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使用中西医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西医治疗.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在实验组中达到无效标准的患者的危险性出现降低.结论 对顽固性心衰的患者使用中医理论治疗以及西医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邵永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中西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均无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梅;何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中医护理在肺癌患者癌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肺癌癌性疼痛患者,将之随机抽取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35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及35例的观察组(中医护理组).采用NRS疼痛缓解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24 h及48 h的疼痛感进行评分比较.同事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NRS评分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24 h及48 h的NRS疼痛评分分别为(5.31±0.44)、(3.38±0.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2±0.58)、(4.91±0.38),组间比有差异(P<0.05);在护理方面,对照组有5例感觉不满意,4例感觉较差,满意度为74.28%,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感觉不满意,满意度为97.14%,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对肺癌癌性疼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且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程明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肩锁关节损伤的MRI影像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MRI影像诊断对所有肩锁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检查或者手术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MRI影像诊断对于诊断肩锁关节损伤的效果.结果 经手术检查或者关节镜检查对损伤分级符合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100%;MRI影像诊断的准确率为97.06%,漏诊率为1.47%,误诊率为1.47%;经MRI影像诊断检查对损伤分级符合率为97.06%,与关节镜检查或者手术检查结果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影像诊断对于肩锁关节损伤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可以提高诊断率,同时MRI的多方位和多序列诊断,为诊断提供可靠地参照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索文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冠心方治疗,3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例数35例,有效率92.11%,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7例,有效率71.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袁全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净化护理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环境采样细菌的培养结果、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以此作为质量控制对血液净化效果的评判标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环境采样细菌的培养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遵循质量控制管理,对于确保血液净化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患者术后主动电极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 入选32例接受主动电极植入的患者,将电极固定于右心室间隔部16例作为间隔部组,右心室心尖部16例作为心尖部组,分别于术中、术后7天和3个月测定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感知,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7天电极阻抗较术中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较术后7天明显下降(P<0.05).间隔组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较术中及术后7天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组术中、术后7天及3个月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术后7天、术后3月感知无明显变化(P>0.05).2组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感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室不同部位主动固定电极参数无明显差异,起搏阈值、感知在术后3个月无明显变化,电极阻抗逐渐降低.
作者:何蕾;郑永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振动排痰机在呼吸科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呼吸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人工拍背排痰,观察组使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比较其咳痰时间和PaO2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咳痰时间为(4.1±0.3)d,PaO2为(1.5±0.2)mmHg,对照组患者的咳痰时间为(6.2±0.6)d,PaO2为(4.6±0.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科患者采用振动排痰机的效果良好,缩短患者的咳痰时间,改善患者的PaO2水平,可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2015年4月16日~2016年4月16日期间)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每组患者各50例,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40/50),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47/50).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的发生类型、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 抽取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记录其血管并发症类型,计算其构成比,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其中,14例发生穿刺点渗血或血肿的情况(37.83%)、9例出现假性动脉瘤(24.32%)、14例发生拔管综合征(37.83%).结论 加强对心血管介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的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干眼是一种常见慢性眼表疾病.长期干眼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其心理健康,导致血压的昼夜节律失调.而高血压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可能加重患者眼部的不适症状.本文主要通过综述干眼与高血压的诊断、发病机制及治疗,为早期识别、提早预防、早期治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基础.
作者:赵小静;谢东成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