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观察

高延梅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 炙甘草汤, 辨证加减,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采用盐酸胺碘酮治疗(对照组,n=40)与加用炙甘草汤加减方案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观察组心悸、气短、神倦乏力症状积分治疗后经评估均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总结人性化服务对于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效果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给实验组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即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的同时再增加人性化的服务,而对照组则只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法.后统计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下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后,实验组各个方面的数据都比对照组的数据高,换句话说,人性化服务的护理手法结合在传统护理方法中可以大大促进心血管患者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服务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不仅丰富了常规护理的内容,同时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这也使得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作者:郭平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治疗快速心律失常采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的临床治疗成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5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小剂量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的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适当剂量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的治疗方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明显比观察组的92.00%要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适当剂量的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对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医学不断采纳与推广.

    作者:张迪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医内科对眩晕患者的诊治思考

    眩晕,病位在脑,是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弄清眩晕的病因病机,可以根寻本,能对眩晕患者的诊治起到良好作用.本文从眩晕病的病因病入手,探索眩晕病的中医疗法,以得出眩晕病在中医内科中的诊治思考策略.

    作者:刘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急诊优质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急诊优质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急诊心绞痛患者7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5例,分别采用急诊优质护理和急诊常规护理,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溶栓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为急诊心绞痛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让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孔芬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脑血栓护理中的优质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对脑血栓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4例接受优质护理的脑血栓患者作为优质组,选择同期接受传统护理指导的4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42例(95.45%)显著高于常规组34例(77.27%),两组护理前的AD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优质组的ADL评分(78.75±10.4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56.64±11.58)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徐红园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冠心方治疗,3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例数35例,有效率92.11%,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7例,有效率71.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袁全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医护理在肺癌患者癌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和分析中医护理在肺癌患者癌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肺癌癌性疼痛患者,将之随机抽取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35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及35例的观察组(中医护理组).采用NRS疼痛缓解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24 h及48 h的疼痛感进行评分比较.同事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NRS评分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24 h及48 h的NRS疼痛评分分别为(5.31±0.44)、(3.38±0.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2±0.58)、(4.91±0.38),组间比有差异(P<0.05);在护理方面,对照组有5例感觉不满意,4例感觉较差,满意度为74.28%,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感觉不满意,满意度为97.14%,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对肺癌癌性疼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且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程明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不同转运模式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采用不同转运模式来院就诊,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以往在我院就诊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92例,其中46例为自行来院就诊,另外46例为120救护车接往医院就诊,分别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总有效率、救治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消失时间、ST段复常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3%,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期间仅有2例出现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消失时间、ST段复常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采用120救护车接往医院就诊方式进行转运,可以有效提高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黄育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针刺联合中药汤剂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对于早期中风偏瘫的患者使用中医的针刺与汤剂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方法 120例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同的基础上中医的针刺和汤剂辅助治疗、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对患者的神经损害程度和运动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运动功能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后2周两组研究对象的运动功能均显著提升,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的针刺和中药汤剂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借鉴与应用.

    作者:高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浆D-二聚体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浆D-二聚体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观察组,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归为对照组;两组入选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浆D-二聚体检测,此后对比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浆D-二聚体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测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均不明显;对照组受检者不同时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而观察组患者慢性期为(477.65±63.69)μg/L,急性期则上升到(6424.31±4036.25)μg/L,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浆D-二聚体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均较高,故值得临床中借鉴和使用,或联合两种方法同时诊断,以期准确反应患者实际情况.

    作者:聂红军;李芬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效果.方法 研究资料来自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CHF合并VA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单用组(胺碘酮治疗)与联用组(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及VA改善效果.结果 联合用药治疗后,联用组的心功能有效率高达91.7%,显著高于单用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的VA有效率高达96.7%,显著高于单用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HF合并VA患者联合采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心功能等级,改善心功能,缓解心律失常症状,促进疾病康复,临床意义较大.

    作者:唐志爱;郭世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下儿童四肢骨折弹性髓内针闭合复位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对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下儿童四肢骨折弹性髓内针闭合复位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临床收治的儿童四肢骨折行弹性髓内针闭合复位术患儿58例,分成观察组(喉罩组)和对照组(插管组),每组患儿2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点的MAP、HR以及患儿苏醒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儿插管与拔管时点的MAP、HR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插管与拔管时点的MAP、HR水平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喉罩用于全麻下儿童四肢骨折弹性髓内针闭合复位术优点明显,是临床理想的麻醉选择.

    作者:陈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在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点,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仅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静点,14天为一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风岭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本科接诊的顽固性高血压病患40例,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都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A组同时加用倍他乐克.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A组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均明显优于B组的75.0%、30.0%,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联合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倍他乐克,有助于降低顽固性高血压病患的血压水平,减轻药物副作用,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作者:纪良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91%比对照组79.31%高,护理后的ALb、PA水平均比对照组升高,hsCRP水平比对照组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娜;于慧艳;董英霞;王新文;沈士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6.15%,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是76.92%,并发症发生率为57.69%,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并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玉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脑电图监测在癫痫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索脑电图监测在癫痫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2016年5月24日至2017年3月24日选取疑似癫痫患者100例,且均实施脑电图监测,随后分析脑电图监测的诊断价值性.结果 从特征角度分析,脑电图对复发性发作患者诊断正确率为60.00%,对简单发作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强直发作患者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失神发作患者诊断正确率为75.00%,对强直阵挛性发作患者诊断正确率为87.50%;而脑电图对癫痫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86.67%、97.14%、13.33%、2.86%.同时连续性监测脑电图阳性率(86.67%)高于门诊短程监测(P<0.05).结论 对癫痫患者实施脑电图监测价值性较高.

    作者:马淑琴;洪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评价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此次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57例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总结.结果 高龄、服药时间(≥3个月)、大剂量用药、消化道病史、未用胃黏膜保护剂与上消化道出血率呈正相关.结论 高龄、服药时间(≥3个月)、大剂量用药、消化道病史、未用胃黏膜保护剂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时极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时需高度重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各项上消化道出血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戴成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老年冠心病病患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无缝隙护理,对两组的心绞痛控制效果、预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病患心绞痛控制效果、预后效果都显著好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病患的护理中,采用无缝隙护理有效控制其疼痛发作状况,有助于预后效果的提高.

    作者:付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脓毒症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胞因子和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和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同时缓解了脓毒症对脏器的损伤,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贺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