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琴;洪芳
目的 探讨对脑血栓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4例接受优质护理的脑血栓患者作为优质组,选择同期接受传统护理指导的4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42例(95.45%)显著高于常规组34例(77.27%),两组护理前的AD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优质组的ADL评分(78.75±10.4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56.64±11.58)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徐红园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采用集束化护理与传统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有效率为74.51%,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率高,降低病人的住院费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特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路径;实验组在应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路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优于对照组的76.2%,在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可以有效安全地优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滨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采用不同转运模式来院就诊,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以往在我院就诊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92例,其中46例为自行来院就诊,另外46例为120救护车接往医院就诊,分别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总有效率、救治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消失时间、ST段复常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3%,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期间仅有2例出现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消失时间、ST段复常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采用120救护车接往医院就诊方式进行转运,可以有效提高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黄育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自愿方式划分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10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多样性护理,比较患者患者临床护理应用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复查依从性、生活依从性等总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提高治疗中依从性及满意度.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CRP与血小板计数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纳入研究范畴,并将其进行分组,其中合并脓毒血症患者为观察组28例,未合并脓毒血症患者为对照组3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RP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的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进行CRP与血小板计数水平的检测,能够有利于疾病的检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敬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工作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1日~2017年3月30日期间,各科室送检标本,对其中耐药菌株的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科室的耐药菌株情况以及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830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微生物阳性标本2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为120株,革兰阳性菌则为90株.共检出50例耐药菌株,其中重症监护室与外科标本中的耐药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儿科以及内科的耐药菌株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检出的耐药菌株中,比例高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使用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合理规划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降低细菌耐药性,加强患者的临床用药效果.
作者:袁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LVESD、LADD及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王焕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患者术后主动电极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 入选32例接受主动电极植入的患者,将电极固定于右心室间隔部16例作为间隔部组,右心室心尖部16例作为心尖部组,分别于术中、术后7天和3个月测定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感知,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7天电极阻抗较术中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较术后7天明显下降(P<0.05).间隔组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较术中及术后7天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组术中、术后7天及3个月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术后7天、术后3月感知无明显变化(P>0.05).2组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感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室不同部位主动固定电极参数无明显差异,起搏阈值、感知在术后3个月无明显变化,电极阻抗逐渐降低.
作者:何蕾;郑永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和肽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同期的体检健康人员60名为对照组.所有受试人员均使用双抗体夹心法对和肽素水平进行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浆copeptin水平、血清cTnI浓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和肽素水平的测定,对于早期心肌梗死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有重要意义,可以尽早的检出病症,及时进行治疗.
作者:刘莹;刘跃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在绝对卧床期间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本人的护理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25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平均卧床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舒适护理干预治疗后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卧床时间上观察组也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期给予患者舒适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患者卧床时间,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张芬;闫旭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在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点,每天1次,连续14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每天1次,连续14天.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优于单用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秋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91%比对照组79.31%高,护理后的ALb、PA水平均比对照组升高,hsCRP水平比对照组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娜;于慧艳;董英霞;王新文;沈士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病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疗法时的佳手术室干预配合技术.方法 选择72例患上结直肠癌且于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进入我院展开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疗法的确诊者,以手术室中干预技术的不同对其分组:A组37例配合施予护理干预,B组35例施予普通干预,统计其手术指标、不适症状临床发生率.结果 A组37例失血量及其手术时长优于B组35例,(P<0.05);A组共3例出现不适症状,B组有10例,(P<0.05).结论 于结直肠癌病例中施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疗法时,于手术室内展开护理干预配合技术十分可靠,推荐应用.
作者:闫旭丽;姜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从现阶段来看,CHD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然而药物仍然是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法.PCI术带来的创伤及痛苦少,疗效可靠,能够短期内恢复.现对国内外PCI术后用药及其研究情况进行综述研究.
作者:王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西医组患者30例给予头孢他定联合去钾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30例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经过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西医组患者73.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明显优于西医组患者46.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骨膜炎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罗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死亡率高、预后差、多见于老年人等特点,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西医在对症治疗慢性肺心病的基础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也有致心律失常等毒副作用.而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时具有毒副作用小,且疗效显著等特点.文章针对国内中医药治疗慢性肺心病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宋彦伟;杨如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本科接诊的顽固性高血压病患40例,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都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A组同时加用倍他乐克.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A组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均明显优于B组的75.0%、30.0%,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联合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倍他乐克,有助于降低顽固性高血压病患的血压水平,减轻药物副作用,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作者:纪良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120例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化分组(60例每组),且分别实施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活动时间(8.51±1.32)h、首次进食时间(15.27±1.42)h、首次入厕时间(9.42±1.22)h、满意度(98.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静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脑血栓患者76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个小组.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种实施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68%、15.7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74%、2.63%,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脑血栓患者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琼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