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芬;闫旭丽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西医的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通过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疗效为88.46%,而对照组的总疗效为70.83%,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症,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医学的不断采纳与推广.
作者:段喜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工作,为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0例进行急救护理.结果 在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采用急救护理后,有55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00%,另外,有5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有3例在入院后死亡,在抢救的过程中有2例死亡.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塞中应用急救护理,可起到降低患者死亡率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乌日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为探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后,在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达到72.5%,研究组达到9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应用于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之中,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压状况,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陈贵;何顺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胸痹心痛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保心宁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益气化瘀祛痰法实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11,P<0.05).结论 临床中对胸痹心痛患者采用中药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永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120例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化分组(60例每组),且分别实施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活动时间(8.51±1.32)h、首次进食时间(15.27±1.42)h、首次入厕时间(9.42±1.22)h、满意度(98.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静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分别为中医辨证治疗及常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作者:高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观察组患者;另选取到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并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对比两组的LV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AD(左房内径)、E/E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大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大运动速度(Ea峰)、LVEF(左室射血分数)指标差异,另对观察组LVDd、LAD、E/Ea、LVEF指标与患者心脏功能分级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包括LVDd、LAD、E/Ea在内的指标分别为(57.33±10.09)mm、(51.28±9.94)mm、(16.03±5.68);对照组相应的为(43.21±9.90)mm、(36.08±10.01)mm、(7.09±3.2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LVEF为(55.41±9.01)%,对照组为(67.84±8.9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随着其心脏功能分级Ⅰ级、Ⅱ级、Ⅲ级的升高,其LVDd、LAD、E/Ea呈逐渐升高趋势,LVEF则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 心脏彩超对于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病症具有显著意义,同时有助于鉴别患者的心脏功能分级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在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点,每天1次,连续14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每天1次,连续14天.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优于单用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秋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采用集束化护理与传统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有效率为74.51%,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率高,降低病人的住院费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断剂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高血压病对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组.对照组(未合并高血压),观察组(合并高血压),两组均给予β受体阻断剂治疗.比较两组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效果;美托洛尔耐受量;干预前后患者左心射血分数、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 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近,P>0.05;观察组美托洛尔耐受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左心射血分数、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左心射血分数、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β受体阻断剂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合并高血压病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β受体阻断剂耐受量更高,用药后可更好改善左心室重构.
作者:薛晓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采用不同转运模式来院就诊,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以往在我院就诊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92例,其中46例为自行来院就诊,另外46例为120救护车接往医院就诊,分别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总有效率、救治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消失时间、ST段复常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3%,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期间仅有2例出现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消失时间、ST段复常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采用120救护车接往医院就诊方式进行转运,可以有效提高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黄育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患例共20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增加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安全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安全管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9.00%),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总体临床护理管理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韩婷;王庆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明确引导式康复训练对于提高脑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实际价值.方法 在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脑瘫儿童中随机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患儿分成常规组和引导组,为常规组患儿应用常规康复训练,引导组患儿应用引导式康复训练.对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包括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言语功能、自理动作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结果 引导组患儿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组间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脑瘫儿童应用引导式康复训练具有显著的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涓;石翠霞;谢瑞娟;邓贇;陈璐;周新盼;杨信才;刘亚玮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治疗,研究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心电图显著得到改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期间,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卢乃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衰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发生顽固性心衰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使用中西医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西医治疗.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在实验组中达到无效标准的患者的危险性出现降低.结论 对顽固性心衰的患者使用中医理论治疗以及西医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邵永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工作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1日~2017年3月30日期间,各科室送检标本,对其中耐药菌株的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科室的耐药菌株情况以及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830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微生物阳性标本2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为120株,革兰阳性菌则为90株.共检出50例耐药菌株,其中重症监护室与外科标本中的耐药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儿科以及内科的耐药菌株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检出的耐药菌株中,比例高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使用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合理规划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降低细菌耐药性,加强患者的临床用药效果.
作者:袁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4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根据患者自述及检查结果给予适当的基础药物治疗;研究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等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心功能变化值.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SDNN、SDANN、RMSSD、PNN50等心率变异性指标均升高,研究组升高幅度较大,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功能变化值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促进心肌细胞功能的恢复,可作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预防患者心脏猝死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从欣;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下儿童四肢骨折弹性髓内针闭合复位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临床收治的儿童四肢骨折行弹性髓内针闭合复位术患儿58例,分成观察组(喉罩组)和对照组(插管组),每组患儿2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点的MAP、HR以及患儿苏醒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儿插管与拔管时点的MAP、HR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插管与拔管时点的MAP、HR水平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喉罩用于全麻下儿童四肢骨折弹性髓内针闭合复位术优点明显,是临床理想的麻醉选择.
作者:陈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西医组患者30例给予头孢他定联合去钾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30例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经过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西医组患者73.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明显优于西医组患者46.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骨膜炎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罗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药敷贴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慢性及迁延性腹泻的疗效分析.方法 本次所研究选自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的慢性及迁延性腹泻患儿82例,将之按照数字表达法分为41例的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组)和41例的(中药敷贴联合推拿治疗组).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同时对其治疗后5 d、10 d的症候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治愈及好转的例数分别为30例(73.17%)、7例(17.07%),总有效率90.24%,对照组患者为19例(46.34%)、10例(24.39),总有效率70.73%,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5 d、10 d的症候积分分别为(4.61±0.57、1.92±0.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8±1.39、3.95±1.06),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改善慢性及迁延性腹泻患者治疗效果为目的,对其采用中药敷贴联合推拿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肯定和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歌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