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胜
目的 探讨通心络与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比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与二者单一使用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96.0%vs 87.5%、7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确切,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选择佳治疗方法的有效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许雪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在该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调脂干预,可以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水平明显降低.使用他汀类药物,使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仍然是目前临床对该疾病实施防治的一个首要目标.二级预防者,即患有冠心病或冠心病等位症的患者,通常情况下都会推荐通过有效方案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尽管其具体作用机理目前仍然处于讨论阶段.临床对于冠心病进行初级预防,即具有明确的冠心病易患因素的患者,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样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从调脂治疗的首要目标、他汀类药物在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在一级预防中的作用、高危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实际效果、调脂治疗次要指标等几个方面入手,对调脂治疗在冠心病预防中的研究进展情况实施综述.
作者:苏文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分别为中医辨证治疗及常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作者:高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治疗,研究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心电图显著得到改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期间,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卢乃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在绝对卧床期间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本人的护理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25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平均卧床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舒适护理干预治疗后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卧床时间上观察组也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期给予患者舒适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患者卧床时间,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张芬;闫旭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术后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临床影响.方法 以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划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是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有着较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肺结核伴发大咯血采用急求护理措施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肺结核伴发大咯血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一般的护理干预措施,予以观察组急救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率(86.36%)比对照组(50.00%)高很多,而再出血率(4.55%)明显比对照组(31.32%)低,存在明显差异,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 对肺结核伴发大咯血患者应用急救护理措施,能有效对患者实施抢救措施,使其临床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
作者:谢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患者戒酒、科学饮食作息、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卡维地洛.比较两组血浆BNP变化、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经治疗血浆BNP水平均下降、6 min步行距离均延长、LVED值均降低、LVEF值均升高,研究组血浆BNP水平、三项心功能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卡维地洛用于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剂量严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荀爱静;朱小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析急诊优质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急诊心绞痛患者7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5例,分别采用急诊优质护理和急诊常规护理,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溶栓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为急诊心绞痛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让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孔芬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利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缬沙坦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为82.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了1例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出现了5例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2.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比较显著,在提升降压效果的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系数比较高,应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高血脂患者治疗中应用绞股蓝总苷分散片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用药剂量,把高血脂患者75例分成2组,均以绞股蓝总苷分散片展开治疗,36例以常规剂量治疗为A组,40例提高剂量展开治疗为B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改善程度比A组优越,B组总有效率是95.00%,与A组的77.14%对比较高,且B组无效率、复发率也明显较A组低,两组明显不良反应均未出现(P<0.05).结论 对于高血脂患者的治疗,大剂量绞股蓝总苷分散片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彭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间隔逐渐旋松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对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完成的择期经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诊疗患者,单纯冠脉造影者按1、2次序随机分成A组(造影对照组)、B组(造影观察组).支架治疗者按1、2次序分为C组(支架治疗对照组)、D组(支架治疗观察组).对照组术后2小时始旋松桡动脉止血器旋帽一圈,每2小时旋松一次一圈,直至完全松开,12小时后去除止血器.观察组术后1小时开始松动压脉器半圈,每半小时一次,连续2至3次,此后每半小时旋松1圈,直至完全松开,直接去除止血器.统计两组在临床舒适度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发生,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出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如手部肿胀、皮肤水泡等并发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后1小时始逐步旋松桡动脉止血器,每半小时半圈至一圈,并适时去除止血器,不增加出血风险,但明显降低与止血器相关术后并发症.
作者:姜国田;史俊康;王娟;孙林;王秀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4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根据患者自述及检查结果给予适当的基础药物治疗;研究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等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心功能变化值.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SDNN、SDANN、RMSSD、PNN50等心率变异性指标均升高,研究组升高幅度较大,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功能变化值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促进心肌细胞功能的恢复,可作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预防患者心脏猝死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从欣;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2015年4月16日~2016年4月16日期间)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每组患者各50例,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40/50),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47/50).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浆D-二聚体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观察组,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归为对照组;两组入选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浆D-二聚体检测,此后对比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浆D-二聚体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测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均不明显;对照组受检者不同时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而观察组患者慢性期为(477.65±63.69)μg/L,急性期则上升到(6424.31±4036.25)μg/L,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浆D-二聚体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均较高,故值得临床中借鉴和使用,或联合两种方法同时诊断,以期准确反应患者实际情况.
作者:聂红军;李芬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临床合理用药实施中药炮制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实施中药炮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果 中药炮制直接影响着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炮制在用药中发挥着中药作用,因此应加大对中药炮制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保证药物的作用效果.
作者:聂圣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工作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1日~2017年3月30日期间,各科室送检标本,对其中耐药菌株的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科室的耐药菌株情况以及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830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微生物阳性标本2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为120株,革兰阳性菌则为90株.共检出50例耐药菌株,其中重症监护室与外科标本中的耐药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儿科以及内科的耐药菌株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检出的耐药菌株中,比例高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使用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合理规划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降低细菌耐药性,加强患者的临床用药效果.
作者:袁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西医组患者30例给予头孢他定联合去钾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30例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经过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西医组患者73.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明显优于西医组患者46.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骨膜炎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罗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在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点,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仅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静点,14天为一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风岭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本科接诊的顽固性高血压病患40例,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都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A组同时加用倍他乐克.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A组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均明显优于B组的75.0%、30.0%,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联合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倍他乐克,有助于降低顽固性高血压病患的血压水平,减轻药物副作用,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作者:纪良彩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