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田;史俊康;王娟;孙林;王秀琴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患者戒酒、科学饮食作息、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卡维地洛.比较两组血浆BNP变化、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经治疗血浆BNP水平均下降、6 min步行距离均延长、LVED值均降低、LVEF值均升高,研究组血浆BNP水平、三项心功能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卡维地洛用于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剂量严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荀爱静;朱小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工作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1日~2017年3月30日期间,各科室送检标本,对其中耐药菌株的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科室的耐药菌株情况以及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830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微生物阳性标本2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为120株,革兰阳性菌则为90株.共检出50例耐药菌株,其中重症监护室与外科标本中的耐药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儿科以及内科的耐药菌株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检出的耐药菌株中,比例高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使用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合理规划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降低细菌耐药性,加强患者的临床用药效果.
作者:袁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在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点,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仅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静点,14天为一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风岭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利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缬沙坦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为82.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了1例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出现了5例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2.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比较显著,在提升降压效果的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系数比较高,应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6.15%,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是76.92%,并发症发生率为57.69%,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并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玉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高血脂患者治疗中应用绞股蓝总苷分散片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用药剂量,把高血脂患者75例分成2组,均以绞股蓝总苷分散片展开治疗,36例以常规剂量治疗为A组,40例提高剂量展开治疗为B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改善程度比A组优越,B组总有效率是95.00%,与A组的77.14%对比较高,且B组无效率、复发率也明显较A组低,两组明显不良反应均未出现(P<0.05).结论 对于高血脂患者的治疗,大剂量绞股蓝总苷分散片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彭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对脑血栓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4例接受优质护理的脑血栓患者作为优质组,选择同期接受传统护理指导的4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42例(95.45%)显著高于常规组34例(77.27%),两组护理前的AD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优质组的ADL评分(78.75±10.4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56.64±11.58)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徐红园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4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根据患者自述及检查结果给予适当的基础药物治疗;研究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等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心功能变化值.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SDNN、SDANN、RMSSD、PNN50等心率变异性指标均升高,研究组升高幅度较大,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功能变化值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促进心肌细胞功能的恢复,可作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预防患者心脏猝死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从欣;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对策.方法 收集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2000例,对所有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和收集,并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进行相应的防范,找出解决办法.结果 在心血管内科实施临床护理时,出现的主要问题为医患交流障碍、住院环境不佳、护理水平较低、患者期望过大以及患者离开病房检查和自行外出活动.结论 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需要针对医患交流障碍和护理水平较低等不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作者:吴小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持续性咳嗽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持续性咳嗽的患儿58例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一般的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盐酸丙卡特罗的治疗方式,并对两组患儿治疗成效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86%,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持续性咳嗽的患儿采用盐酸丙卡特罗的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领域的不断采纳与推广.
作者:谭春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9月~2017年1月输血患者3952例资料,统计交叉配血不合发生率及发生原因,并总结处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输血患者3952例进行分析发现,共出现32例配血不合现象,发生率为0.8%.从原因上看,不规则抗体引发7例,占比21.9%;冷凝聚引发2例,占比6.3%;药物和疾病引发14例,占比43.7%;离心不足引发2例,占比6.3%;纤维蛋白过高引发5例,占比15.5%;标本未混匀2例,占比6.3%.结论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有很多,因此,输血期间尽量自身输血,预防交叉配血引发的不良反应.
作者:汤玮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中选取108例.将全部病人依照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各54例.给予观察组病人实施中西结合治疗,参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及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为92.6%,参照组为79.6%,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此次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57例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总结.结果 高龄、服药时间(≥3个月)、大剂量用药、消化道病史、未用胃黏膜保护剂与上消化道出血率呈正相关.结论 高龄、服药时间(≥3个月)、大剂量用药、消化道病史、未用胃黏膜保护剂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时极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时需高度重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各项上消化道出血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戴成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肩锁关节损伤的MRI影像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MRI影像诊断对所有肩锁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检查或者手术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MRI影像诊断对于诊断肩锁关节损伤的效果.结果 经手术检查或者关节镜检查对损伤分级符合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100%;MRI影像诊断的准确率为97.06%,漏诊率为1.47%,误诊率为1.47%;经MRI影像诊断检查对损伤分级符合率为97.06%,与关节镜检查或者手术检查结果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影像诊断对于肩锁关节损伤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可以提高诊断率,同时MRI的多方位和多序列诊断,为诊断提供可靠地参照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索文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2015年4月16日~2016年4月16日期间)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每组患者各50例,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40/50),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47/50).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脓毒症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胞因子和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和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同时缓解了脓毒症对脏器的损伤,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贺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净化护理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环境采样细菌的培养结果、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以此作为质量控制对血液净化效果的评判标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环境采样细菌的培养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遵循质量控制管理,对于确保血液净化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在不同海拔地区汉族和藏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的水平变化及对比.方法 前瞻性纳入不同海拔地区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8例,其中汉族203例、藏族105例,203例汉族患者中高海拔地区(2200 m以上)104例,低海拔地区(450 m以下)99例.并选择与汉族患者年龄、地区、性别基本相似的汉族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高海拔与低海拔地区的对照组体检者分别有87名或101名.所入选的藏族患者105例均来自高海拔地区,选取同地区、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基本相符的藏族健康体检者109名作为对照组.所选入的所有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均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浆脂质代谢水平的检测,计算出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高、低海拔地区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AIP(0.171±0.078)、(0.111±0.082)均高于相应健康对照组(-0.025±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汉族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AIP高海拔区均高于低海拔区,患者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3)高海拔区藏族患者组AI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4)高海拔区藏族健康组AIP与汉族健康组比较,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海拔的增高,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AIP均升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升高更明显.在高海拔区藏族患者AIP明显高于汉族患者,但健康对照组无差异.
作者:郑建文;王宇鹤;董鸿志;徐世林;赵锋仓;莫芳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以多途径用药治疗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就本院治疗的女性输卵管性不孕患者9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通过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行常规西医治疗,后者则采用中西医结合以多途径用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重度、中度、次中度以及轻度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3.3%、81.8%、84.6%、93.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1.4%、70.0%、66.7%、75.0%(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以多途径用药对女性输卵管性不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幸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脑血栓患者76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个小组.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种实施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68%、15.7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74%、2.63%,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脑血栓患者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琼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