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蓉
目的 研究和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特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路径;实验组在应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路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优于对照组的76.2%,在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可以有效安全地优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滨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与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比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与二者单一使用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96.0%vs 87.5%、7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确切,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选择佳治疗方法的有效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许雪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中医护理在肺癌患者癌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肺癌癌性疼痛患者,将之随机抽取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35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及35例的观察组(中医护理组).采用NRS疼痛缓解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24 h及48 h的疼痛感进行评分比较.同事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NRS评分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24 h及48 h的NRS疼痛评分分别为(5.31±0.44)、(3.38±0.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2±0.58)、(4.91±0.38),组间比有差异(P<0.05);在护理方面,对照组有5例感觉不满意,4例感觉较差,满意度为74.28%,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感觉不满意,满意度为97.14%,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对肺癌癌性疼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且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程明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LVESD、LADD及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王焕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错型输血及溶血反应的治疗处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4例错型输血及溶血反应患者,纳入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7年3月.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实施抗休克处理,积极防治DIC,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并保护肾功能,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者轻度症状比例从8.3%增加至50.0%,重度症状比例从54.2%减少至16.7%;且脉搏降低、血压水平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错型输血及溶血反应患者,应该根据临床症状特点积极治疗处理,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为探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后,在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达到72.5%,研究组达到9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应用于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之中,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压状况,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陈贵;何顺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比较在冠心病患者中分别应用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对心电图的改善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36例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的患者为Ⅰ组,36例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患者为Ⅱ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治疗后,Ⅰ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高于Ⅱ组(P<0.05);治疗后Ⅰ组心电图∑ST、HR、NST、RPP、SBP五项指标均低于Ⅱ组(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对心电图的改善情况优于复方丹参滴丸.
作者:郭亮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以多途径用药治疗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就本院治疗的女性输卵管性不孕患者9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通过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行常规西医治疗,后者则采用中西医结合以多途径用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重度、中度、次中度以及轻度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3.3%、81.8%、84.6%、93.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1.4%、70.0%、66.7%、75.0%(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以多途径用药对女性输卵管性不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幸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临床合理用药实施中药炮制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实施中药炮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果 中药炮制直接影响着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炮制在用药中发挥着中药作用,因此应加大对中药炮制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保证药物的作用效果.
作者:聂圣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间隔逐渐旋松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对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完成的择期经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诊疗患者,单纯冠脉造影者按1、2次序随机分成A组(造影对照组)、B组(造影观察组).支架治疗者按1、2次序分为C组(支架治疗对照组)、D组(支架治疗观察组).对照组术后2小时始旋松桡动脉止血器旋帽一圈,每2小时旋松一次一圈,直至完全松开,12小时后去除止血器.观察组术后1小时开始松动压脉器半圈,每半小时一次,连续2至3次,此后每半小时旋松1圈,直至完全松开,直接去除止血器.统计两组在临床舒适度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发生,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出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如手部肿胀、皮肤水泡等并发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后1小时始逐步旋松桡动脉止血器,每半小时半圈至一圈,并适时去除止血器,不增加出血风险,但明显降低与止血器相关术后并发症.
作者:姜国田;史俊康;王娟;孙林;王秀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偏头痛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给予加巴喷丁,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比较观察两组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加巴喷丁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卡马西平(P<0.05).结论 加巴喷丁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时安全性更高,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文雪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肩锁关节损伤的MRI影像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MRI影像诊断对所有肩锁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检查或者手术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MRI影像诊断对于诊断肩锁关节损伤的效果.结果 经手术检查或者关节镜检查对损伤分级符合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100%;MRI影像诊断的准确率为97.06%,漏诊率为1.47%,误诊率为1.47%;经MRI影像诊断检查对损伤分级符合率为97.06%,与关节镜检查或者手术检查结果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影像诊断对于肩锁关节损伤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可以提高诊断率,同时MRI的多方位和多序列诊断,为诊断提供可靠地参照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索文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从现阶段来看,CHD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然而药物仍然是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法.PCI术带来的创伤及痛苦少,疗效可靠,能够短期内恢复.现对国内外PCI术后用药及其研究情况进行综述研究.
作者:王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在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所使用的无创呼吸机联合经营管道雾化吸入糖皮激素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指数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选取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呼吸机实行无创通气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经管道雾化吸入BUD,对照组则应用甲泼尼龙进行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一定时期治疗之后,其病症均有所改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在异常反应的对比当中,观察组患者产生概率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联合经管道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具有佳治疗效果,并且其异常反应的发生概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努尔麦麦提·如则艾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的实施策略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内分泌科的住院患者1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对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表现出更高的健康教育覆盖率和总满意率,以及更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均与对照组形成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内分泌科具有显著效果,表现出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纪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分别为中医辨证治疗及常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作者:高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前后智商(IQ)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ADHD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以此评估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患儿治疗结束后的FIQ及PIQ值升高(P<0.05)、Conner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改善ADHD患儿FIQ及PIQ值,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推荐使用.
作者:李鹏程;赵雪妮;张磊;杨丽娜;徐洁;孙禄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剖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4年6月~2017年3月本院门诊接诊的4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之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20).实验组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观察两组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效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明显比对照组的20.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舒张压为(84.76±3.14)mmHg、收缩压为(129.86±7.01)mmHg,均明显比对照组的(91.28±2.85)mmHg、(138.42±5.97)mmHg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疗法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可显著提升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周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在不同海拔地区汉族和藏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的水平变化及对比.方法 前瞻性纳入不同海拔地区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8例,其中汉族203例、藏族105例,203例汉族患者中高海拔地区(2200 m以上)104例,低海拔地区(450 m以下)99例.并选择与汉族患者年龄、地区、性别基本相似的汉族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高海拔与低海拔地区的对照组体检者分别有87名或101名.所入选的藏族患者105例均来自高海拔地区,选取同地区、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基本相符的藏族健康体检者109名作为对照组.所选入的所有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均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浆脂质代谢水平的检测,计算出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高、低海拔地区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AIP(0.171±0.078)、(0.111±0.082)均高于相应健康对照组(-0.025±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汉族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AIP高海拔区均高于低海拔区,患者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3)高海拔区藏族患者组AI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4)高海拔区藏族健康组AIP与汉族健康组比较,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海拔的增高,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AIP均升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升高更明显.在高海拔区藏族患者AIP明显高于汉族患者,但健康对照组无差异.
作者:郑建文;王宇鹤;董鸿志;徐世林;赵锋仓;莫芳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联合持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应用单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持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指标均比对照组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谷氨酰胺联合持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董英霞;王新文;于慧艳;张丽娜;于兴兵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