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彦伟;杨如意
目的 探析总结人性化服务对于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效果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给实验组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即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的同时再增加人性化的服务,而对照组则只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法.后统计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下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后,实验组各个方面的数据都比对照组的数据高,换句话说,人性化服务的护理手法结合在传统护理方法中可以大大促进心血管患者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服务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不仅丰富了常规护理的内容,同时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这也使得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作者:郭平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工作,为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0例进行急救护理.结果 在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采用急救护理后,有55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00%,另外,有5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有3例在入院后死亡,在抢救的过程中有2例死亡.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塞中应用急救护理,可起到降低患者死亡率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乌日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3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7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综合性干预,比较两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3%(26/179)和64.25%(115/17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期间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降低.
作者:胥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前后智商(IQ)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ADHD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以此评估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患儿治疗结束后的FIQ及PIQ值升高(P<0.05)、Conner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改善ADHD患儿FIQ及PIQ值,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推荐使用.
作者:李鹏程;赵雪妮;张磊;杨丽娜;徐洁;孙禄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针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所接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挑选80例,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为4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只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实验组的辅以高压氧治疗,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参照组中达到显著的效果为19例,较为有效为15例,无效为6例,有效率为85%,实验组中达到显著的效果为27例,较为有效为12例,无效为1例,有效率为97.5%;在满意度上同样存在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疗效.
作者:朱红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瑞格列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录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92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较之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总有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瑞格列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功效,因此,该药物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作者:张万明;陶桂叶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为探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后,在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达到72.5%,研究组达到9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应用于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之中,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压状况,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陈贵;何顺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的西药管理措施,发现效果不佳,并于2016年2月实施质量改进,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此提升管理质量及药剂的合理应用率.结果 经针对性管理措施实施后,其药物的合理应用率为93.33%,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临床中应加强对西药的合理应用管理,建立健全的用药制度,以此提高用药的安全,保障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梁永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脓毒症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胞因子和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和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同时缓解了脓毒症对脏器的损伤,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贺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脑梗塞后遗症采用地黄饮子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80例患者,根据住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片联合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地黄饮子加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5%,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患者采用地黄饮子加味实施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血液循环,效果比较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温立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住院患者120例,分别采取头孢呋辛钠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便于将患者的痛苦减轻.
作者:王海又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效果.方法 研究资料来自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CHF合并VA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单用组(胺碘酮治疗)与联用组(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及VA改善效果.结果 联合用药治疗后,联用组的心功能有效率高达91.7%,显著高于单用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的VA有效率高达96.7%,显著高于单用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HF合并VA患者联合采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心功能等级,改善心功能,缓解心律失常症状,促进疾病康复,临床意义较大.
作者:唐志爱;郭世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120例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化分组(60例每组),且分别实施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活动时间(8.51±1.32)h、首次进食时间(15.27±1.42)h、首次入厕时间(9.42±1.22)h、满意度(98.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静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析急诊优质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急诊心绞痛患者7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5例,分别采用急诊优质护理和急诊常规护理,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溶栓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为急诊心绞痛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让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孔芬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术后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临床影响.方法 以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划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是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有着较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对于早期中风偏瘫的患者使用中医的针刺与汤剂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方法 120例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同的基础上中医的针刺和汤剂辅助治疗、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对患者的神经损害程度和运动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运动功能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后2周两组研究对象的运动功能均显著提升,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的针刺和中药汤剂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借鉴与应用.
作者:高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高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病情缓解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实施优质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同时也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梁彦娥;王迎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BCS患者和正常人中血浆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选取100例BCS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血液,提取血浆.从血浆中利用ELISA的方法检测TGF-β1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BCS患者的血浆中TGF-β1细胞因子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BCS患者血浆中TGF-β1细胞因子表达较高,有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庄银苹;杨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西医的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通过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疗效为88.46%,而对照组的总疗效为70.83%,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症,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医学的不断采纳与推广.
作者:段喜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联合持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应用单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持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指标均比对照组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谷氨酰胺联合持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董英霞;王新文;于慧艳;张丽娜;于兴兵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