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分析

王和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老年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 探讨和研究动态心电图在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进而证明其在冠心病诊断中存在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治疗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组别,每个组别60人,分别用动态心电图以及传统心电图进行检测,着重观察其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症状.结果 经过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后发现,在60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存在心肌缺血病症的有46例,其中有明显症状的30例,无明显发病症状的16例.其中存在心率失常的患者40例.结论 在运用动态心电图对于老年冠心病检查后,患者的数量增多,说明动态心电图在准确率和精准度上高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上也具有不错的效果,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老年人存在的冠心病症状.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叶酸与老年病相关性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过量、运动量减少、体重超重、肥胖等现象越来越突显,从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病逐年增加,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更为明显.近报道,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超过2.3亿人,约占总人口数13.8亿的16%;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约1.23亿,占高血压总数的49%;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发病率约为27.8%;60岁以上脑卒中我国脑卒中病人700多万发病率每年上升8.7%,脑卒中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以北京为例,60岁以上脑卒中患病率约7.4%.我院肾内科透析患者86例,发现叶酸缺乏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升高与肾功能不全的程度有密切关系.这些疾病共有一个致病因素就是老年人更易缺乏叶酸.本文就简述一下这方面内容.

    作者:杨刚;石映坤;王艳;白自跃;张利芝;鹿婷婷;班伟;王冬颖;高晗;李振录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经定喘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运用定喘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效.方法:从本门诊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性而将8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其中实验组运用定喘汤加减配合哮喘停喷雾剂进行治疗,而常规组运用的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并对比两者小儿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10.00%,而常规组是20.00%,实验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00%,常规组是77.50%,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喘汤加减配合喷雾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广泛运用和推广.

    作者:邓柳贤;邓立新;邓家和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SPECT/CT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

    目的 探究SPECT/CT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共60例,回顾性的分析患者在临床上的一般资料,结合SPECT/CT图像,对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和特征进行科学的评价.结果 SPECT全身平面显像显示60例患者显像剂出现异常浓聚的共有191处,其中81个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得以明确,92处诊断不明确,经过融合SPECT/CT图像以后,均得到了准确的诊断.结论 在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过程中,利用SPECT/CT图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通过将临床病史和影像学特征结合起来,可以对骨折时间进行准确的判断.

    作者:翟嵩超;崔诗晗;陈雷;赵春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浅谈安理申联合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观察附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安理申联合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13年~2016年我院门诊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给予安理申联合奥氮平治疗,随访观察时间为2个月~4年.治疗前后采用简明智能状态检查(mmse),老年痴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及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安理申联合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障碍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费用低.结论安理申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的精神行为障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林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康复疗法;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针灸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患者HAMD、BI以及CSS评分均改善明显,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杜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护理人文关怀对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对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武汉某三甲医院行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人文关怀组78例与传统护理组7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状态焦虑(SAI)评分,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的差异.结果 人文护理组手术当天与出院当天的SAI评分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结论 实施人文关怀可提高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降低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负性心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素芬;王昭昭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针灸应用在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针灸治疗.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徐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探讨年龄≤40岁女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40岁女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临床上≤40岁以胸痛为主诉的女性住院患者21例,临床确诊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进行冠脉造影,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在危险因素中,以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吸烟比例居多;(2)临床特点中:典型的心绞痛患者为11例;不典型的心绞痛为6例;4例确诊为急性心梗.(3)冠脉造影特点:在21例胸痛患者中,8例是心肌桥;13例是血管狭窄,其中单支病变患者8例;三支病变患者5例;轻度狭窄5例,中度狭窄2例;重度狭窄6例.结论 年龄≤40岁女性胸痛患者21例中,经冠脉造影检查,13例确诊为冠心病,其中4例为急性心梗,9例为心绞痛;8例确诊为心肌桥.

    作者:刘巧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论医疗管理对老年病与保健关系

    在物质生活空前发达的当下,老年人患病的概率却在不断增大,关于老年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老年人的保健工作是现在医疗机构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医疗管理的角度出发,围绕老年病和保健这一话题,就医疗管理对老年病与保健关系做浅层的探讨.

    作者:魏昌;董琰;付华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阴道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40例,采用双盲法把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例患者单独采用酮康唑治疗,为单独组,另外20例患者采用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为联合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可以使临床有效率提高,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邢美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居民生活品质的不断进步,各种疾病的困扰也是与日俱增.所以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结果要求越来越高.根据目前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骨科的病人大部分都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身体受到的伤害,这些情况大部分都是不可预见的属于意外的情况,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病人没有准备,所以病人的心情会比较复杂.而且对于骨科的病人一般都会不同程度的失去自理的能力,需要一定的照顾,这就使得对骨科病人的护理格外的重要.此次选取了我院100名病人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对这些病人进行分组实验并进行不同的护理服务,并根据不同护理服务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从而总结出好适合骨科护理的办法.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人体塑化标本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人体塑化标本取代福尔马林浸泡标本改善人体解剖实验教学环境的新型标本,被广泛应用在人体解剖学与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已经成为教学标本的主流,对临床医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围绕人体塑化标本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作者:陈铁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和研究动态心电图在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进而证明其在冠心病诊断中存在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治疗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组别,每个组别60人,分别用动态心电图以及传统心电图进行检测,着重观察其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症状.结果 经过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后发现,在60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存在心肌缺血病症的有46例,其中有明显症状的30例,无明显发病症状的16例.其中存在心率失常的患者40例.结论 在运用动态心电图对于老年冠心病检查后,患者的数量增多,说明动态心电图在准确率和精准度上高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上也具有不错的效果,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老年人存在的冠心病症状.

    作者:王和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时,使用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为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为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此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同时两组有效率比较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较高,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 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均能够对患者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但是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小,且利于患者情况的改善,终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作者:聂宏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MS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MSCT头颈部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前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的术前及术后MSCTA影像资料,并与术中DSA图像对比.结果 20例患者中颈内动脉栓塞4例,大脑中动脉栓塞5例,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栓塞5例,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栓塞2例,椎基底动脉栓塞4例,判定责任血管术前CTA与术中DSA结果均基本一致,患者术后CTA责任血管再通者12例,部分再通7例,1例取栓失败者仍闭塞.结论 MS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前及术后随访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彩华;孙敏;苏秦;鞠斌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快捷流程化护理措施的抢救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快捷流程化护理措施的抢救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7月~2017年1月接受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量表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快捷流程化的护理措施,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接诊到确诊再到专科治疗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死率与致残率明显比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快捷流程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抢救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作者:陈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心脑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研究心脑血管内科中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对其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之间收治的心脑血管内科患者103例,进行回顾式的用药研究,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探究患者在用药时出现的问题.结果 经过回顾式的研究,发现103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的用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占研究对象总数的10.68%,其中常见的用药问题为用药禁忌被忽略、用法用量不正确以及诊断与用法不相符[1]等问题.结论 针对心脑血管内科中常见的用药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是当前心脑血管内科临床治疗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作者:何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索注射尤瑞克林对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60例,随机均分(n=30)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尤瑞克林0.15PAN单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滴速≤1 ml/min,1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中,28例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21例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7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胸闷、心悸等临床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结果未出现异常,结论 注射用尤瑞克林对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立荣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方法 针对罹患有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共计66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另一组常规应用阿斯匹林、硝酸甘油治疗,对比其治疗结果的不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指标变化情况明显,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好.

    作者:周天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70例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为28.6%,两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舒适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琍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