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156例临床分析

韩炳鑫;孙雪丽;吴春莲;颜文娟

关键词:婴幼儿, 肺炎支原体, 大叶性肺炎
摘要:目的 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56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发病明显有增长趋势,部分合并细菌、病毒感染,临床症状重,病程长,易出现肺部以外的并发症,查体体征不典型,治疗不及时预后差等.结论 临床遇到婴幼儿高热不退,有咳嗽、喘憋,但肺部体征不明显患儿,要及时行胸片检查,以免漏诊.胸片示大叶性肺炎,化验肺炎支原体感染,要足量,及时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出现肺部以外的并发症,对症治疗亦很重要.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急诊治疗临床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急诊治疗临床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间诊疗的9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依据诊断标准确诊后,对90例患者均实施胺碘酮治疗,观察患者治疗临床效果.结果 90例患者中,窦性心动过速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持续性房颤治疗总有效率为88.23%、阵发性房颤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室性早搏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总药物不良反应例数为15例,包含血压下降3例、恶心呕吐6例、肝功能损伤3例、甲状腺功能骤减3例.结论 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病症治疗中,胺碘酮属于常见备选药物,具有治疗效果优、安全性高的优势,适用于临床救治工作.

    作者:史洪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超声、CT和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超声、CT和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17日到2016年12月17日我院肠梗阻患者100例,对其分别采用超声、CT和X线诊断,后分析其检查结果 .结果在梗阻诊断及梗阻部位方面,超声与CT无明显差异(P>0.05).在肠绞窄及梗阻原因方面,CT明显优于超声(P<0.05).而超声与X检查在梗阻诊断、梗阻部位、肠绞窄、梗阻原因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肠梗阻患者采用超声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将其与CT进行联合诊断,给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研究.

    作者:汪国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升阳益胃汤用于慢性肾衰竭脾虚湿盛型水肿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探析

    目的 分析在慢性肾衰竭见脾虚湿盛型的水肿患者治疗中应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效果.方法 选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见脾虚湿盛型的水肿患者92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参照组与治疗组,每一组患者46例,参照组患者采取金水宝胶囊治疗,治疗组使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24 h的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都发生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比较显著,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肾衰竭见脾虚湿盛型的水肿患者治疗中应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作者:程文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基于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的研究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频繁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社会恐慌,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食品安全形势十分的严峻,文章就基于食品安全及食品监督管理有关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研究.

    作者:蒋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 将45例尿毒症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随机分为HD、HDF、HD+HP、PD4组,分别于血液净化前、血液净化12W后,观察患者PTH、β2-MG、SCV的变化,分析PTH和β2-MG与SCV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12W后HD组PTH和β2-MG无明显改变,但HDF组病例、HD+HP组病例、PD组病例的PTH和β2-M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W治疗,HDF组病例、HD+HP组病例、PD组病例的SCV增加值明显高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和β2-MG分别与SCV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改善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上HDF、PD与HD+HP疗效相当.均明显优于HD组病例,患者PTH值以及β2-MG值及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之间存在联系.

    作者:张丽娟;沈良儒;陆伟伟;朱丽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多支血管病变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PCI治疗策略选择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主要治疗,由于大部分患者伴有多支血管病变,致使预后较差.因此,针对本病患者有三种PCI策略,即梗死相关动脉与≤1个非梗死相关动脉行PCI、梗死相关动脉行急诊PCI、梗死相关动脉行PCI后择期对非梗死相关动脉行PCI.据报道,梗死相关动脉行PCI后择期对非梗死相关动脉行PCI对患者的预后改善情况较其他两者策略优,因此,本文对多支血管病变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PCI治疗策略予以分析.

    作者:刘桂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小板相关因子和hS-CRP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索血小板相关因子和hS-CRP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实验对象,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后,根据心肌梗死溶栓分级分为两组,即无复流组和正常血流组.结果 正常血流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16.58±2.78)×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10.56±2.45)、血小板分布宽度(17.86±2.39)、血小板聚集率(52.33±3.75)均低于无复流组(P<0.05).同时从单变量角度分析,犯罪血管长度≥20 mmOR值为1.746,P值为0.000,血管负荷量OR值为1.642,P值为0.004,高敏C反应蛋白>18 mg/LOR值为1.523,P值为0.000,收缩压<100 mmHgOR值为1.452,P值为0.000,IRA开通时间≥8hOR值为1.302,P值为0.000.结论 hS-CRP、血小板相关因子均可作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徐淑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临床输血中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临床输血中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拟输血的2400例患者,对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有10例,其中男性阳性率30%低于女性阳性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妊娠史或输血史患者阳性率20%明显低于既往有妊娠史或输血史患者阳性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MNS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冷抗体、自身抗体例数分别为4例、3例、1例、2例.结论 临床输血中不规则抗体筛查所存在的应用价值十分显著,有利于患者输血过程的有效安全,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并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我们抽取了牙体牙髓患者50(60颗牙)例进行研究和比对,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比对.结果 根据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采取了适当填充,而对照组则采取欠量填充以及超量填充,根据两组治疗结果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结论分析同根管填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不同的影响,观察组在填充治疗中有效率比较高而且疼痛少,所以在治疗牙体牙髓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填充,避免欠量填充和超量填充.

    作者:许丽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取2015年10月18日~2017年1月21日我院5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脑心通胶囊.观察两组血脂、血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8±1.02)mmol/L、(4.79±0.82)mmol/L、(127.40±3.82)mmHg、(78.81±3.72)mmHg.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比、纤维蛋白原分别为(39.71±3.02)%、(7.90±1.23)mPa/s、(3.01±0.45)g/L,相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采取脑心通胶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魏雪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急诊护理分析

    目的 临床分析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急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采取抗休克和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方式,给予快速输液,尽给予早期手术治疗与手术处理.结果 开展临床急诊护理,70例患者均成功抢救,实施急诊护理之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没发生一例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外伤性肝破裂患者,采取早治疗和早手术方式,实施临床急诊护理,能有效提升成功抢救率,使患者生命质量明显提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牟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障碍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目的 讨论对老年抑郁障碍进行药物治疗时选用度洛西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抑郁障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选用度洛西汀治疗,每天40~60 mg,8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来评定治疗效果,不良反应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来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无效4例、进步8例、显效17例、痊愈21例;有效率92%,显效率76%.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结论 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安全性高,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脂肪肝诊断中肝功能和血清学标本水平检验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肝功能和血清学标本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脂肪肝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正常人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实验对象的肝功能及血清学指标情况,并对两组所得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检验,观察组所有患者ALT、AST指标水平(24.01±334.76)U/L、(22.42±340.58)U/L明显高于对照组(48.58±209.62)U/L、(47.41±205.44)U/L(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TG、TC、LDL-C、HDL-C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过临床实践检验,发现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清血标本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可以作为脂肪肝早期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具有临床推广性.

    作者:裴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比较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观察组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比对照组使用匹林治疗的效果要好,使用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德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016年期间的387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进行病原菌研究及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214例(55.3%),革兰阳性杆菌76例(19.64%).革兰阴性杆菌普遍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低,革兰阳性杆菌普遍对万古霉素耐药性低.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当然也含有一定比例的真菌等,因此应对其引起注意.

    作者:方智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结核菌素试验联合胸部X线透视在我校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在我校入学新生体检肺结核筛查中应用结核菌素试验联合胸部X线透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入学新生5000名,全部学生均接受结核菌素试验联合胸部X线透视检查.结果 5000名入学新生通过结核菌素试验显示阳性率为9.24%,胸部X线透视显示肺部病灶检出率为0.72%.女学生的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为12.03%,男学生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5.05%;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男学生胸部X线显示肺部有病灶率比例为27.72%,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女学生胸部X线显示肺部有病灶比例为2.22%.结论 对于高校入学新生肺结核的筛查,结核菌素试验联合胸部X线透视是重要方法,通过联合筛查能够使隐性结核感染患者被及时发现,实现学校结核病患者的尽早发现以及有效控制,控制大学内肺结核的传播.

    作者:李晓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在肝胆外科护理中,是否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肝胆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每一组除了所使用的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外,没有其他明显的影响因素.一组采用较普通的护理模式,而另一组则采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的试验结果 进行对比,并把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不同护理模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作为观察的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都明显要比对照组要好.结论 在肝胆外科的治疗中,采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更有效果.

    作者:祝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和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4例,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和试验组(74例,实施预防保健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将两组护理后血压情况进行比较,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预防保健和护理,可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智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教师应该学会适应,在工作中应该注重实践,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教师作为教育主体,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利用信息化思维设计教学内容,掌握一些基本的软件,比如PPT.用一些电子产品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作者:李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初产妇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估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应用于初产妇中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260例于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进入本院产科的初产妇,以干预工作差异予以分组,甲组133例行护理干预,乙组127例行传统干预,在对其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及干预满意度作综合评定.结果 甲组133例中阴道分娩122例,新生儿评分(9.28±0.51)分,干预满意度97.74%,均优于乙组127例初产妇(P<0.05).结论 产科给予初产妇专业护理时,选择施予护理干预较为可靠,值得视作首选措施.

    作者:罗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