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刘生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联合稳心颗粒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相等数量的两组,均给予基线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每次9 g,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变化等疗效.结果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稳心颗粒能明显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比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佳.
作者:张瑞芬;苏和;黄新生;于宏晶;李嵘嵘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确诊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4例为2组,30例单独以常规方法治疗展开治疗为对照组,24例以常规方法治疗、急诊抢救联合展开治疗为观察组,观察组,对照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62%、总有效率97%显著比对照组43%、77%优越(P<0.05).结论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关联理论国内早由杨平提出,指翻译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将推理过程明示出来,另一方面还应该将动态顺应过程明示出来.翻译包括原文、译文文本两个文本,作者、译者、译入语读者三个涉者,话语产生、理解两个过程.文化缺省早由王东风提出,只作者和意向读者将共同拥有的背景文化知识省删,以为经济交际提供便利.文本中普遍存在文化缺省,其英译处理情况对整个译本质量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医西传及其他典籍的英译事业中,《黄帝内经》英译研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将异质文化的持续性及完整性保留下来,就应该有机结合多种译法.本研究首先从静态文化缺省、动态文化缺省两个方面研究了关联理论视阈下中医文献英译中的文化缺省,然后从初构法、省略法、置换法、阐释法、创新法五个方面对关联理论视阈下中医文献英译中的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爽;李庆杰;陈阳;关晶晶;张春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针刺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2月在宜昌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常规药物治疗和针刺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2.16%vs72.55%];就MMSE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就ADL评分、ADAS-cog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雨萌;叶攀;谭爱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与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骨折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均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后分别在术后的第1、3个月进行VAS评分的测定,并在术后第6、12个月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的测定.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VAS评分,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同期相比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股骨与粗隆骨折患者的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宿宿;刘媛媛;岳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氟康唑注射液与制霉菌素粉剂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6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制霉菌素粉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在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治疗质量.
作者:吴劲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成对照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观察组施以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方式,比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经过麻醉后,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等麻醉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有效缩短患者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麻醉效果较为突出,可推广.
作者:王蓓蓓;包全堂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各疾病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a组与护理b组,每组各75例.医护人员对护理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管理,而对护理b组则仅提供常规护理.待护理周期结束时,统计并对比两组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风险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常规护理服务条件下,护理b组中发生12例护理纠纷事件、13例风险事件、护理满意度为66.67%(50/75);而在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管理服务条件下,护理a组发生2例护理纠纷事件、2例风险事件、护理满意度为94.67%(71/75).对比可见,护理a组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优越于护理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十分良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同时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以得到广大疾病患者的一直认同.
作者:赵巧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方法 对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辨证施治.结果 两组患者经综合治疗措施后,治疗组治愈33例(73.3%),基本治愈9例(20.0%),手术治愈3例(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22例(78.9%),基本治愈8例(17.8%),手术治愈15例(33.3%),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具有疗效好、无复发,且能免除患者手术之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荣增;崔继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规护与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复发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少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减少复发次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丛红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陈旧性骨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的130例患者均所收治的踝关节陈旧性骨折患者,130例患者均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两组研讨,65例对照组,65例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牵引和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3.85%比对照组81.54%明显要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61%比对照组21.54%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治疗踝关节陈旧性骨折疾病时可将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作为首选方式之一,疗效突出,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大.
作者:孙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下肢静脉曲张的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n=40)与B组(n=40),A组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B组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少于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更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苏权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5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回顾分析患者的诊断影像学图像,记录其各主要血管段的狭窄情况、狭窄程度等.结果 60例患者经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共检出93段血管段狭窄的情况,以LAD和RCA狭窄率高,分别占53.33%和56.67%.其中单支病变患者35例(58.33%),2支病变患者17例(28.33%),3支病变患者8例(8.33%),以单支病变为主.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分别有55支(22.92%)、64支(26.67%)、30支(12.50%),以中度狭窄为主.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不仅操作无创、简单,而且扫描范围广、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能对冠脉病变进行有效定位、定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立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体检儿童指血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儿童200例,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5种微量元素进行科学的检测,在此基础上对检测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 镁和铜元素并未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缺锌和缺铁的发病率高,其次为幼儿组;学龄组缺钙率高,其次为学龄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了能够让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发育,除了及时的添加辅食和合理膳食之外,还应该通过对微量元素的及时检测,来实时的补充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作者:彭国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患者经过大量输血治疗后其血液检验指标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了解与分析.方法 对52例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进行大量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后血清钾(K+)、血清钠(Na+)、血清钙(C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原时间(PT)等基本指标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结果 输血治疗前后患者K+和Na+以及FIB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输血治疗后,其PLT与Ca++水平降低,PT与APTT有所增加,与输血治疗前相应指标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 对于大量输血治疗患者进行血液检验指标以及影响因素的监测,有利于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与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妊高症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48例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硫酸镁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P<0.05).结论 对妊高症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戴锦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方法 以我院产妇8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42)与研究组(n=42),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 研究组产妇对护理模式的总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常规组78.57%的总满意度,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理想,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古丽其玩尔·阿不力克木;布左拉·买买提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急进高原部队官兵血常规正常参考范围,更好的实施部队高原驻训卫勤保障.方法选取我部216名男性官兵为受试对象,分别在进入高原前(海拔1600 m)、急进高原后(海拔4200 m)7 d和30 d进行静脉采血,分析进驻高原后各时间点及返回驻地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上高原前比较,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和进驻高原时间的延长,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值都显著增加,但白细胞(WBC)值、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值、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值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掌握急进高原驻训官兵血常规相关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对我军卫勤保障措施的制定和高原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存盛;雷乃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社区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95%,所以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观察组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血糖.结论 这说明观察组的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的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能更好的治疗糖尿病患者.
作者:王国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126例,按照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方法、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纠纷、不良事件与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1.59%(1/63)低于对照组11.11%(7/63),风险事件发生率3.17%(2/63)低于对照组12.70%(8/6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6.83%(61/63)高于对照组85.71%(5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应用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对控制不良事件、护理纠纷事件可发挥重要作用,且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应在护理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