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巧英
目的 评价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入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行胺碘酮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加行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加行厄贝沙坦药物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药物应用于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程莫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在医院的药事管理重点也从传统的物转变为人的管理.而药品库房管理作为医院药事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本文就药品库房管理在医院药事管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作者:光旭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剂在治疗干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特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干眼患者50例,按照双盲法分成观察组25例(50眼)和对照组25例(50眼).对照组给予硫酸软骨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金因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相比较对照组的80%,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剂于干眼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应用于推广.
作者:袁鹏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60例口腔修复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口腔修复方式,实验组采用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30例患者的口腔修复有效率为96.67%,远高于对照组30例患者的80.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修复前对患者行牙周整复,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同时还能使口腔修复的美观性得到保障,值得推广.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三草降压汤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性眩晕疗效.方法 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性眩晕患者62例,给予三草降压汤治疗.结果 62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32例(占51.61%),显效14例(占22.58%),有效9例(占14.51%),无效7例(占11.29%),总有效率为88.71%.结论 三草降压汤对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性眩晕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何智;龙潘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患者70例,均采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胸椎Cobb角及胸椎JOA评分.结果 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胸椎Cobb角及胸椎JOA评分依次为(6.87±1.08)、(39.15±4.08)°和(4.38±0.58).手术后6个月依次为(2.68±0.51)、(19.71±2.47)°、(8.07±1.02),各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疼痛的缓解和神经损伤症状的恢复,并且有一定的后凸矫形功能.
作者:宋宝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心血管病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并发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提供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6年8月PICC并发静脉血栓患者24例的护理方法,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适当抬高并限制患肢剧烈活动,遵医嘱抗凝治疗,局部热敷治疗等.结果 24例患者均血管再通,无严重并发症,并顺利拔管.结论 高龄、意识不清患者是PICC并发静脉血栓预防和观察的重点对象;规范PICC的护理操作,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急进高原部队官兵血常规正常参考范围,更好的实施部队高原驻训卫勤保障.方法选取我部216名男性官兵为受试对象,分别在进入高原前(海拔1600 m)、急进高原后(海拔4200 m)7 d和30 d进行静脉采血,分析进驻高原后各时间点及返回驻地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上高原前比较,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和进驻高原时间的延长,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值都显著增加,但白细胞(WBC)值、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值、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值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掌握急进高原驻训官兵血常规相关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对我军卫勤保障措施的制定和高原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存盛;雷乃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患者经过大量输血治疗后其血液检验指标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了解与分析.方法 对52例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进行大量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后血清钾(K+)、血清钠(Na+)、血清钙(C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原时间(PT)等基本指标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结果 输血治疗前后患者K+和Na+以及FIB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输血治疗后,其PLT与Ca++水平降低,PT与APTT有所增加,与输血治疗前相应指标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 对于大量输血治疗患者进行血液检验指标以及影响因素的监测,有利于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与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相同,对照组加用美托洛尔,研究组加用卡维地洛.对比(1)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月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及左室射血分数.(2)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月LiHFe评分.(3)两组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左室射血分数及LiHF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6月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左室射血分数及LiHF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美托洛尔,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作者:邱凌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分析门诊药房应用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的效果.方法 对本人所在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应用自动化叫号系统、自动发药机系统、智能存取系统等一系列自动化药物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在门诊病房应用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药物平均调配发放时间大大缩短,药物分配日平均失误数大大减少.结论 门诊药房应用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失误率,改善了药房环境,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高效的药学服务,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系统和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军;康向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氟康唑注射液与制霉菌素粉剂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6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制霉菌素粉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在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治疗质量.
作者:吴劲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用于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均采用瑞舒伐他汀钙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剂量为10 mg,观察组剂量为20 mg,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用于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孙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对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黄疸性肝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8.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能有效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凯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心血管相关的各种疾病,随着时间的增长转变成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可能性会逐步增加亟待提高诊治水平.近年来,CHF的诊断、分期有了新的观点;基于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多药联合,大大降低了CFH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心脏同步的治疗则以此为基础,比如将心率除颤器植入患者心脏,用机械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这些措施进一步改善了病情.CHF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干细胞移植.在本文中,将围绕诊断CHF、对患者的多方面治疗以及国内外新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李连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通过对脊柱侧弯手术的配合12例,总结脊柱侧弯的手术配合方法,认为掌握脊柱侧弯的手术步骤和术中配合要点,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以及与医生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区红霞;王福涓;邓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各疾病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a组与护理b组,每组各75例.医护人员对护理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管理,而对护理b组则仅提供常规护理.待护理周期结束时,统计并对比两组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风险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常规护理服务条件下,护理b组中发生12例护理纠纷事件、13例风险事件、护理满意度为66.67%(50/75);而在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管理服务条件下,护理a组发生2例护理纠纷事件、2例风险事件、护理满意度为94.67%(71/75).对比可见,护理a组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优越于护理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十分良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同时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以得到广大疾病患者的一直认同.
作者:赵巧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一种肺部慢性疾病,根据相关资料得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显著上升的趋势,该病在发病的初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在治疗过程中西医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糖皮质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是从治疗效果上来看,仅仅能对患者的气道炎症进行控制,但是并没有抗纤维化的作用,并且患者治疗后不良作用较多,预后效果不佳.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临床致死率较高,从近年来的临床治疗病历分析,患者确诊后存活5年以上的患者仅仅只有30%到50%左右,近年来国内许多中医专家学者致力于中医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应的进展,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治疗中的中医治疗方法的运用效果与研究概况.
作者:刘莎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讨论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特布他林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喘息性肺炎78例,分成对照组39例,实验组3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特布他林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1%,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治疗中,采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特布他林联合氧气雾化治疗方案明显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较快,住院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姜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白塞病心脏及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白塞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诊.方法 选取白塞病出现心脏及血管损害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 123例患者中27例出现心脏及血管病变,其中5例出现心脏损害,占9.8%,男女比为4:1,心肌梗死3例,瓣膜病变1例,心室内血栓形成1例;22例出现血管损害,占43.1%,男女比为2.1:1,静脉血栓14例,动脉血栓4例,同时累及静脉及动脉4例,下肢静脉血栓多见,共15例,其余为上肢静脉血栓(2例),髂静脉血栓(2例),腔静脉血栓(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2例),肾静脉血栓(1例),腹主动脉瘤(2例),冠状动脉瘤(2例),肺动脉瘤(2例),股动脉血栓(1例),下肢动脉血栓(1例),4例为单发部位血栓,其余均有2处及以上部位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临床表现均好转.结论 白塞病心脏及血管病变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多个学科,临床医师应加深对白塞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马丹;侯睿宏;崔银风;张莉芸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