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目的 探讨健脾化湿汤联合中药清肠栓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内服健脾化湿汤治疗(对照组,41例)与健脾化湿汤联合中药清肠栓治疗(观察组,41例)的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接受了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为95.1%,对照组为7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时,可采用健脾化湿汤联合中药清肠栓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溃疡愈合.
作者:孙守忠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预防医院感染中强化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门诊接受治疗的的患者11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5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进行强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强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出现医院感染的机率.
作者:杨红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对桃红四物汤治疗UAP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到我卫生院就诊的UAP患者64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2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32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症状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西医治疗对比,桃红四物汤治疗UAP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
作者:罗先天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护理环节应用护患沟通的临床作用.方法 经数字随机方法将其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5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护患沟通,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上升(P<0.05).护患纠纷事件显著减少(P<0.05).结论 在高血压护理环节中,应用护患沟通能让护患纠纷事件有效减少,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凤华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对运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抗生素治疗)与观察组(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用的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总有效率为94%,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比较差异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开展治疗时,应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联合的方法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伴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TA表现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肌桥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为研究组,并将同期接收的另外30例无心肌桥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组间CTA表现特征.结果 组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单纯硬斑、单纯软斑、混合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年龄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发病年龄偏轻,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及斑块性质、分布状况与无心肌桥冠心病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作者:谭雷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分期治疗肛周肿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到2017年4月的肛周脓肿患者20例,然后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观察组的10例施行一次性肛周肿胀根治术,对照组的10例施行传统分期手术治疗法.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愈合率为92%,肛周疼痛0级则50%,术后肛门功能正常则90%,其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一次性根治术来治疗肛周脓肿患者,其方式不仅操作简单,效果还比分期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要更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朱华峰;殷培东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对老年女性肺腺癌伴脑转移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与替莫唑胺治疗方式展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老年女性肺腺癌伴脑转移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替莫唑胺胶囊口服应用,观察组采取口服应用吉非替尼药物,每日1次,治疗周期均为两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26.67%,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应数值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女性肺腺癌伴脑转移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药物展开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应用替莫唑胺药物治疗方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杜伟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回顾性研究膳食种类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五年间小儿哮喘患者,使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调查问卷共发出482份,收回有效问卷468份,回收率达97%.结论 儿童哮喘与膳食种类有较大相关性.
作者:陈立波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注射停留时间、拔针方法对胰岛素笔针头溢液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胰岛素注射剂量≤10 U、11~20 U、>20 U,并取快速拔针法(A)与慢提取分次拔针法(B),对不同注射停留时间下溢液情况观察.结果 注射停留时间9 s、13 s、17 s时不同注射剂量溢液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同注射停留时间、不同注射剂量,两种方法应用下溢液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拔针方法注射停留时间佳为9 s、13 s、17 s,慢提取分次拔针注射停留时间佳控制为8 s、12 s、16 s.不同注射剂量,两种拔针方法应用下慢提取分次拔针溢液次数少于快速拔针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笔针头在不同拔针方法、注射停留时间下溢液情况有一定差异,临床操作中需引起注意,把握佳注射用量、拔针方法与注射停留时间.
作者:孟令荣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思路.方法 采用我院2015年~2016年期间在本院选择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56例,均已接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针对患者初诊时的临床资料分析,整理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史等基本情况,将正畸治疗前后的X线摄影进行对比.结果 安氏Ⅱ类检出率与安氏Ⅰ类、安氏Ⅲ类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Ⅰ类与安氏Ⅲ类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发病原因太多,但多数发病率较高的均为女性,都输患者经过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口腔正畸治疗后骨质得到了很大改善,使得骨关节恢复生理功能.
作者:金辉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对急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手术室护士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急诊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中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上述的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后出现不同程度恐惧的比较分析中,观察组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对急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理恐惧的发生,促进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作者:李红慧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在儿童创伤性窒息伴肺挫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收治的儿童创伤性窒息伴肺挫伤患者8例,对他们进行急救护理,观察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中有4例患者痊愈,2例转入普通病房和2例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在住院1~3周后,所有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患者死亡.结论 在儿童创伤性窒息伴肺挫伤中应用急救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并且减少创伤性后遗症的产生.
作者:童钰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在小儿感染类型判定中联合血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CPR)检验的有效性.方法 选在我院治疗的细菌感染患儿4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病毒感染患儿46例作为参照组,全部患儿都联合血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CPR)检验,观察检验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CRP浓度与WBC计数结果异常率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大,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即存在统计的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感染类型判定中联合血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CPR)检验,能够准确检验出患儿体中CRP浓度与WBC计数结果的异常,值得应用.
作者:霍同如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对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51例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完善各项检查,调整患者全身状况,术后进行体位及活动指导、脑高灌注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伤口观察、呼吸道护理、抗凝治疗护理.结果 51例患者术后经彩超复查,均显示颈动脉通畅程度良好.术后未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全面评估、术后进行严密监测和护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先兆,及时处理以预防术后并发症,对确保手术疗效和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作者:陶振荣;谢永富;邹秋红;赵志青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盐酸帕罗西汀与氟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共10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TESS评分不断下降,各时段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时,应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有助于增强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姚艳苓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前者施以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治疗,后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达96.6%,比对照组高,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联用方式,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可推广.
作者:张明;杜海斌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莫西沙星应用于成人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146例患者被选入本组研究,入组患者选择起止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6月.入选组患者被分为2组实施对比研究,分为对照组(n=73)和研究组(n=73).其中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开始退热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观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经临床治疗效果判定,在显效、有效的患者方面,研究组分别有40例和31例,对照组分别有37例和3例.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均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但莫西沙星在加速退热,促进体温恢复正常,缩短患者住院观察时间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作者:于建华;任国升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在治疗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的时候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80例,根据手术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采用普通治疗方式的对照组以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的实验组,每组40例.一段时间以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为(25.4±15.6),对照组为(17.4±7.2),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之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于提升患者意识好转率以及临床表现具有积极的意义,只要利用合理,这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钱良涛 刊期: 2017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