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程延彬;于欢庆

关键词:中医治疗, 咳嗽变异型哮喘, 复发率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68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方法将患者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中医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用于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足浴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可行性

    目的 探究中药足浴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将这8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药足浴联合西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常规西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达到97.5%,而中药足浴联合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达到85%,观察组患者的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足浴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效果明显,治疗效果显著得到提高,给糖尿病足患者带来了福音.

    作者:刘志强;岳云霞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妊高症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措施对妊高症疗效影响.方法 以我院产科收治的42例妊高症孕产妇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对照、均分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行妊高症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与对照组相同,同时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通过对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护理满意度等5组与临床效果关系密切的数据比较,观察组之数据显著优于比对照组之数据(P<0.05).结论 在治疗妊高症临床上,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和剖宫产,提高新生儿与孕产妇生命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雪;孟祥娟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护理临床应用的效果,选取了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进行治疗的传染患者50例,并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的是普通护理,观察组采用的是通过健康教育的护理,两组进行对比了解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终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满意的达到97%,而对照组只有哦73%(P<0.05).因此,只有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之上增强健康教育才能利于疾病的控制和患者的情绪,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龚晗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甲氨蝶呤结合柳氮磺吡啶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结合柳氮磺吡啶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4月17日~2016年4月17日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9例.参照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结合柳氮磺吡啶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4%,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5%,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7.8%,参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25.6%,对比P<0.05.结论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采用甲氨蝶呤结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其疗效更加确切,相比非甾体类抗炎药而言,治疗有效率更高,对于患者预后也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张永洁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68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方法将患者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中医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用于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程延彬;于欢庆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CT与MRI诊断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探讨CT与MRI在诊断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是的表现以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所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CT和MRI俩种诊断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为CT组(26例)和MRI组(32例),分析比较俩组不同的检测方对不同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2组患者的不同发病时间和检出率.结果 在患者中MRI总共检测出51例,占总患者的87%高于CT检测的合格率.并且MRI对于亚急性期、慢性期患者的诊断更为敏感,其敏感性显著高于CT(P<0.05).结论 MRI和CT都是检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有效诊断方法,但对于早期诊断的各种类型的病症MRI的检出率高于CT,更加的有效,建议在临床诊断那种结合两种方法提高对脑梗死患者病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吕庆飞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清胃活血汤、法莫替丁联合治疗急性胃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急性胃炎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研究组急性胃炎患者给予清胃活血汤、法莫替丁联合治疗,两组均经上述对应方案治疗1周.结果 两组治疗完成率100.00%.研究组急性胃炎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9.80%、对照组仅为71.43%(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胃脘痛、呕血、食欲下降等各分项积分及总积分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胃炎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清胃活血汤联合西药法莫替丁联合治疗急性胃炎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利于使患者获得理想用药安全性的基础上保障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定荣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参照组为75.00%(30/40),差异显著(P<0.05);较之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刘桂萍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桃红四物汤治疗心绞痛(不稳定性)疗效观察

    目的 对桃红四物汤治疗UAP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到我卫生院就诊的UAP患者64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2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32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症状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西医治疗对比,桃红四物汤治疗UAP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

    作者:罗先天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颈型颈椎病的影像诊断和评价

    目的 对颈型颈椎病的影像再认识,深化对其规律的了解.方法 对77例颈型颈椎病表现为:曲度改变、间隙改变、骨质增生.椎体不稳.结果 曲线改变50例,其中曲度变直23例,局部变直18例.反曲:7例.曲度过大2例.结论 颈型颈椎病临床症状充分.影像表现有时却不十分典型,甚至十分轻微.但也有其共性的东西,需要密切结合临床,细致追查颈椎外伤史,认真观察,时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李树功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醋延胡索溶液对离体灌流蛙心收缩力和心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醋延胡索溶液对离体灌流蛙心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取40只蟾蜍制备离体灌流蛙心,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组的醋延胡索提液(15、20,30 mg/ml).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各组给药前和给药后离体蛙心收缩力和心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醋延胡索低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率和心肌收缩力有明显的降低(P<0.05),中、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相比,心率和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灌注低浓度15 mg/mL的醋延胡索溶液对离体蟾蜍心脏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影响较大,而分别灌注中20 mg/mL、高浓度30 mg/mL的醋延胡索溶液时离体蟾蜍心脏心率明显减慢,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说明醋延胡索溶液对离体蟾蜍心脏具有负性心肌作用.

    作者:邓彪;刘代荣;杜小东;黄书丹;刘露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 研究在治疗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的时候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80例,根据手术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采用普通治疗方式的对照组以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的实验组,每组40例.一段时间以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为(25.4±15.6),对照组为(17.4±7.2),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之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于提升患者意识好转率以及临床表现具有积极的意义,只要利用合理,这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钱良涛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06例存在错颌畸形情况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组,53例)与采取非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53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均大于对照组,磨牙位移小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开展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时可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廖科;刘兰兰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纳洛酮联合胞磷胆碱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 对纳洛酮联合胞磷胆碱在重症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医院中选取重症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胞磷胆碱,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治疗上加入纳洛酮,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7%,显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由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均为严重的异常反应(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胞磷胆碱在重症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异常反应较小,安全性高,对于脑梗死患者连带的继发性脑功能损害有可逆转性.

    作者:努尔麦麦提·如则艾提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重症感染患者ICU的治疗时间进行随机分组,M组和N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慢性病史材料、感染部位、多种器官功能障碍(MODS)、SOFA评分、乳酸水平、APACHE-II评分等几个方面的差异.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乳酸水平、SOFA评分、APACHE-II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种器官功能障碍(MODS)、乳酸水平、SOFA评分、APACHE-II评分是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里;文艳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思路研究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思路.方法 采用我院2015年~2016年期间在本院选择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56例,均已接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针对患者初诊时的临床资料分析,整理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史等基本情况,将正畸治疗前后的X线摄影进行对比.结果 安氏Ⅱ类检出率与安氏Ⅰ类、安氏Ⅲ类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Ⅰ类与安氏Ⅲ类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发病原因太多,但多数发病率较高的均为女性,都输患者经过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口腔正畸治疗后骨质得到了很大改善,使得骨关节恢复生理功能.

    作者:金辉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针灸应用于高血压肥胖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 本次主要对针灸应用于高血压肥胖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在中医院针灸科收集的高血压肥胖患者80例病案,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生化检验情况以及血脂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肥胖的患者采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唐安斌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高血压护理环节护患沟通的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护理环节应用护患沟通的临床作用.方法 经数字随机方法将其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5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护患沟通,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上升(P<0.05).护患纠纷事件显著减少(P<0.05).结论 在高血压护理环节中,应用护患沟通能让护患纠纷事件有效减少,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凤华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现状及药学服务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现状及药学服务干预.方法 采用2016年在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药学服务干预方法,收集到的资料与实际病情做为药学评估,根据上诉的资料来给患者拟定一套治疗方案,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药学服务干预之后血糖有效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中采用药学服务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高血糖,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临床药物也得到提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钦仆;冀桂香;夏效琳 刊期: 2017年第2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统计治疗效果.结果 4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45例患者符合治疗有效标准,治疗有效率为95.74%,复查心电图结果显示患者病情均显著改善,47例患者共置入49枚支架,PTCA联合支架植入术的有41例,单纯支架植入术的1例,其余5例均单纯行PTCA.45例符合治疗有效标准的患者均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LVEF均>50%,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率较高,且并发症较少,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冰 刊期: 2017年第2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