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溶栓治疗的效果

谷兰;谷艳

关键词:高龄急性心肌梗塞, 溶栓治疗, 效果
摘要:目的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应用溶栓治疗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5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CK、CKMB指标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67%(58/60),较比对照组83.63%(46/55)治疗效果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CKMB、CK指标较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溶栓治疗的效果较好,临床指标改善明显,利于患者的预后,降低脑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目的 研究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沟股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腹沟股疝手术患者80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40名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对照组(40名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术后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者手术方法各有各自的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杜向阳;李新艳;李本勇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2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指标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健康,提升患者疾病控制能力,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应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有梅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心血管病的不合理应用

    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在心血管病的治疗过程中,中西药物的联合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在使用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心血管病的时候,只有采取合理的方式,那么才能有效的对疗效进行提升,从而避免一些不良反应的产生.如果联合应用的方式不正确,那么不仅会增强不良反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疗效.本篇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就是心血管病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中西药时存在的问题.

    作者:施伟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 本次对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缓和按照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均给予依达拉奉药物实施治疗,而实验组给予依达拉奉+高压氧的方法实施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确切有效,该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高压氧治疗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以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因此此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艳军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行程序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高血压患者行程序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菲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对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接诊的90例阵发性房颤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剂量给予胺碘酮治疗,实验组应用小剂量的胺碘酮结合比索洛尔给予治疗,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的病患治疗后的总有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在安全性方面对照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所存在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阵发性房颤病患的治疗中应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孙玉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参麦降糖颗粒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参麦降糖颗粒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格列吡嗪治疗,观察组采用参麦降糖颗粒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BG、P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参麦降糖颗粒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并对比急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B组与A组,各20例.B组应用开放治疗急性阑尾炎,A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A组与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率更佳,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付宝鼎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86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且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修复方式,实验组给予正畸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正畸治疗技术可以更好的强化患者的口腔修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效果,因此,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郝艳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母乳喂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综述了近十年国内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指出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作者:熊思思;雷美容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预防保健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预防保健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用常规保健干预,观察组用预防保健干预,对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BG、2 hPBG、SBP、DBP水平变化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经预防保健干预后,其血糖、血压水平控制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许佳程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查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受检者70例,采用血涂片镜检和血液分析仪化验,从而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血液分析仪的不足之处,从而得出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结果 受检者在通过血液分析仪检验中异常35例,其中经过血涂片镜检发现其中真阳性有18例,假阳性17例.经过血液分析仪检验其中正常的有35例,通过血涂片镜检发现假阴性4例,真阴性31例.血液分析仪检验敏感性为81.82 %,特异性为64.58%,诊断符合率为70%.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通过血涂片分析,可以使诊断准确性提高,对患者身体情况可以了解的更加准确,在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茹先姑·卡得尔;米开热木·木合太尔;易婷曲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体力活动及影响因素探究

    目的 研究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体力活动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心血管患病者活动干预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12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出院后的体力活动进行分析.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体力活动量的结果将患者的体能锻炼和耐力锻炼情况作为分析指标.结果 120例患者体能锻炼方面需加强,中位度M=0,耐力锻炼时间基本能够达到标准要求,中位度M=189.结论 保健人员应抓住医院、家庭过渡期的关键阶段从而积极开展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干预研究,依据心血管病活动指南,按照患者的体能水平制订个体化的体力活动方案,目的让患者获得大的健康益处.

    作者:许龙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的价值

    目的 本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和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和复发率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治疗痛苦小,易接受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类多潜能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通过诱导分化成为神经干细胞,在治疗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诱导方法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杜佳蕾;张曦元;万娜;葛斌;李璐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胃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轴突导向因子4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讨论胃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轴突导向因子4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术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HIF-1α和Sema4D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对HIF-1α和Sema4D表达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HIF-1αmRNA 和Sema4D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HIF-1α和Sema4D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会加速胃癌浸润和转移,可作为判定患者预后的参考.

    作者:李彦冬;丁希艳;邵旭辉;张艳杰;王艳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连续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相关指标及提高生活能力的价值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及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的价值.方法 将62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格法为分组依据分成连续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连续护理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用连续护理干预,在出院前3天及出院后3个月收集两组患者资料,包括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甘油三酯(TG),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测定,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出院以及住院护理满意度.结果 出院后3个月,连续护理组患者的BI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但两组患者BI指数评分提高幅度及出院前3天两组BI指数评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连续护理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值与出院前3天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出院前3天两组指标无差异(P>0.05),且对照组出院前3 d与出院后3个月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住院及出院护理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提高生活能力,患者满意度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参照价值.

    作者:靳丽;刘斌;高晓慧;刘丹;魏玉花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实行丁苯酸软胶囊治疗方法.对比组两组患者治疗后BI指数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BI指数由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丁苯酞软胶囊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刘树新;杨晓瑜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结果分析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于治疗复杂性和非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根据临床研究的有关数据表明,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有着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篇文章主要通过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结果数据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于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是否具有相对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黄亮;李远平;张英毅;祝琴;赵雪云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连伽胸合并血气胸的急诊处理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连枷胸合并血气胸的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30例连枷胸合并气血胸的相关临床资料.男16例,女14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2.36±5.6岁.把30名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把受伤后两小时内接受手术的患者定位观察组患者,把6小时至3天接受手术的患者定位对照组患者.终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下床时间、疼痛程度以及其他情况来比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不同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通气时间和下床时间平均在(92.3±8.7)h,对照组的通气时间和下床时间平均在(85.6±9.6)h.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胸廓畸形痛和神经痛的比例并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和死亡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急诊肋骨内固定术联合治疗连枷胸和血气胸能够很好地消除相关胸壁软化的反应,并且也能够将其呼吸系统的功能一并改善,终减少其并发症的产生,让疾病患者得以更好地恢复.

    作者:严召喜;李亚杰;熊远政;冯进 刊期: 2017年第2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