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杜向阳;李新艳;李本勇

关键词:腹腔镜, 腹股沟疝修补, 无张力疝修补术
摘要:目的 研究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沟股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腹沟股疝手术患者80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40名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对照组(40名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术后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者手术方法各有各自的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护理评分为(88.9±5.8)分,对照组患者的综合护理评分为(71.5±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室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唐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降低差错率临床观察

    目的 针对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降低差错率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提高,护理差错率、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降低差错率,提升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韩玉琴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的 总结分析门诊心内科临床用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门诊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诊疗的患者198例的用药情况进行观察和随访,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198例患者,诊断错误10例,用药不合理36例,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5.05%和18.18%,用药不合理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13例,忽略用药禁忌7例,超量用药7例,药物配伍不合理4例、病患没有遵医嘱用药3例,减量用药2例,分别占不合理用药的36.11%、19.44%、、19.44%、11.11%、8.33%和5.56%.结论 门诊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用药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用药不合理现象,应从等多方面加以解决,以提高对心血疾病的诊疗效果.

    作者:张秀红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目的 研究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沟股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腹沟股疝手术患者80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40名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对照组(40名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术后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者手术方法各有各自的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杜向阳;李新艳;李本勇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

    我国自199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来,高校加大了对执业医生资格考试的重视程度,如何利用该考试科学指导教学工作,是当前高校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措施.

    作者:姜岩;张秋丽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分析

    偏头痛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一侧头疼痛,同时伴随恶心、呕吐的症状,当受到光刺激时症状会加重,西医临床有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案,但是药物副作用反应较多,并且不能完全治愈,增加了本病的治疗难度.为了减少在治疗中的副作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法逐渐应用到治疗当中,不仅提升了治疗有效率还降低了治疗中的副作用,为此本文就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旨在寻找偏头痛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国忠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高血压患者实施健脾平肝降压汤配合西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健脾平肝降压汤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两组,氨氯地平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健脾平肝降压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0.85±5.29)mmHg、(70.25±5.28)mmHg,均低于对对照组的(148.98±8.98)mmHg、(88.92±6.89)mmHg(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1.67%(P<0.05).结论 健脾平肝降压汤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万雪花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神经内科100例头晕患者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100例患者头晕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次采用了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头晕的患者,运用随机方法抽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将患者的个人基本资料收集好,并整理清楚患者患病的时间及相关症状,均使用对症药物治疗,在三个月内观察患者的治疗结果并做好记录.结果 经过药物治疗,治疗组有效9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23%;观察组有效18例,显效36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65.0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治疗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晕主要为脑部功能受到阻碍才致使的眩晕,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复杂的疾病太多,使得治疗效果达不到成效,病情也总是反反复复,医生要观察好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针对病情做相关性的检查,合理使用药物,使患者的头晕得到恢复.

    作者:李冬英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经食道心脏超声在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食道心脏超声在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隐源性青年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患者行经食道心脏超声,对照组30例患者行经胸壁心脏超声,比较两组患者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诊断的准确度.结果 实验组检测出28例患者,准确度为93.3%.对照组检测出23例患者,准确度为76.8%.结论 经食道心脏超声的准确度高,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努尔哈依夏·阿合曼;沙丽哈·尼合买提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探究生物医学电子仪器中干扰和噪声的防止对策

    由于生物医学电子仪器在应用过程中,因各种因素产生的干扰与噪声越来越多,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解决有效的防止和降低生物医学电子仪器中的干扰和噪音已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章满红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胃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轴突导向因子4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讨论胃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轴突导向因子4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术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HIF-1α和Sema4D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对HIF-1α和Sema4D表达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HIF-1αmRNA 和Sema4D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HIF-1α和Sema4D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会加速胃癌浸润和转移,可作为判定患者预后的参考.

    作者:李彦冬;丁希艳;邵旭辉;张艳杰;王艳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产房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产房助产士对其护理,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6.7%)比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1.7%)低;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7%)则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3.3%),且这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房助产士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雪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各25例.均进行尿酶静脉溶栓治疗,0.9% 100 mL生理盐水与1.0x106U尿激酶,持续静脉滴注30 min.比较分析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前,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为(12.32±4.33)分,心源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为(12.43±4.3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为(6.21±2.43)分显著低于心源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为(9.78±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源性脑梗死组中,皮肤黏膜出血为1例,脑疝患者为1例.心源性脑梗死组中,皮肤黏膜出血为4例,脑疝患者为3例.可得,心源性脑梗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显著高于非心源性脑梗死组发生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性脑梗死中应用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疗效理想,治疗非心源性脑梗死疗效更为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李鹤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藏医养生保健对疾病的预防分析

    藏医是我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3000多年.藏医认为人体内有三大因素(隆、赤巴、培根)支配七种物质(饮食精微、肉、血、脂肪、骨、骨髓、精)和三种排泄物(大便、小便、汗液),三大因素维持体内的平衡,如果打破平衡就会产生各种疾病.藏医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不仅能够养生保健、防治疾病,还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周毛吉;卡着杰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11~7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7至11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抽取2016年01月01日至2017年06月30日期间7~11岁且已进行疫苗接种的1796例儿童进行研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参与实验的1796名7至11岁儿童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记录不同年龄段未感染儿童表面抗体阳性率.结果 7岁儿童的血清抗-HBs阳性率为43.26%,8岁儿童的血清抗-HBs阳性率为50.52%,9岁儿童的血清抗-HBs阳性率为62.06%,10岁儿童的血清抗-HBs阳性率为56.49%,11岁儿童的血清抗-HBs阳性率为55.39%.研究中的数据与儿童性别,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7岁儿童的血清抗-HBs阳性率为43.26%,其抗体水平低,7~11岁的平均抗体为53.544%,检测不到抗体的儿童为848名,建议7岁儿童在入学前进行乙肝抗体检测,对于检测不到抗体或血清抗-HBs阳性水平较低的儿童建议再次进行疫苗接种.

    作者:李贵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

    目的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2016年11月间心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心源性猝死病因.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中所有老年患者终结果均发生心源性猝死,其中包括冠心病患者8例、肺心病患者3例、急性心肌炎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8例.患者在入院后2~3周猝死率高,有14(58.33%)例患者在期间猝死,并且患者在夜间猝死率较高,猝死率为16(66.67%).结论 高血压、心力衰竭、基础性心脏病等相关合并症是心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心内科老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当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病症的老年患者引起重视,并对心源性猝死患者危险性保持高度警惕,并在治疗过程中评估患者的相关病因,加强对患者的监督力度,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崔贞南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实行丁苯酸软胶囊治疗方法.对比组两组患者治疗后BI指数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BI指数由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丁苯酞软胶囊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刘树新;杨晓瑜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全麻加胸椎旁阻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机体免疫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全麻加胸椎旁阻滞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 取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均采用手术治疗,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椎旁神经组织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及对机体免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术后7d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全麻联合胸椎旁阻滞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强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参麦降糖颗粒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参麦降糖颗粒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格列吡嗪治疗,观察组采用参麦降糖颗粒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BG、P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参麦降糖颗粒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对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接诊的90例阵发性房颤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剂量给予胺碘酮治疗,实验组应用小剂量的胺碘酮结合比索洛尔给予治疗,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的病患治疗后的总有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在安全性方面对照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所存在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阵发性房颤病患的治疗中应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孙玉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