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张雪平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 产后出血, 预防和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产房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产房助产士对其护理,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6.7%)比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1.7%)低;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7%)则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3.3%),且这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房助产士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2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指标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健康,提升患者疾病控制能力,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应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有梅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降低差错率临床观察

    目的 针对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降低差错率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提高,护理差错率、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降低差错率,提升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韩玉琴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蒙药熏眼、口服加睑板腺按摩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蒙药熏眼、口服加睑板腺按摩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2名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开展蒙药熏眼、口服加睑板腺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药熏蒸、口服加睑板腺按摩对于干眼症的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为;张秋丽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的影响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主要健康保障场所,并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使人们对合理用药的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理用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研究将针对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提出了有效的合理用药途径,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性支持.

    作者:王军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重症肌无力行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的近期效果评价及研究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行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重症肌无力患者100例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行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重症肌无力手术近期效果;操作时间、失血情况、气管插管拔除时间、胸管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重症肌无力手术近期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失血情况、气管插管拔除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肌无力行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的近期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可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汪长戈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查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受检者70例,采用血涂片镜检和血液分析仪化验,从而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血液分析仪的不足之处,从而得出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结果 受检者在通过血液分析仪检验中异常35例,其中经过血涂片镜检发现其中真阳性有18例,假阳性17例.经过血液分析仪检验其中正常的有35例,通过血涂片镜检发现假阴性4例,真阴性31例.血液分析仪检验敏感性为81.82 %,特异性为64.58%,诊断符合率为70%.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通过血涂片分析,可以使诊断准确性提高,对患者身体情况可以了解的更加准确,在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茹先姑·卡得尔;米开热木·木合太尔;易婷曲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产房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产房助产士对其护理,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6.7%)比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1.7%)低;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7%)则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3.3%),且这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房助产士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雪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无缝隙护理在提高鼻窦炎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无缝隙护理在提高鼻窦炎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月医院收治的鼻窦炎手术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为(82.8±6.3)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1±4.1)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56%(P<0.05).结论 在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护理中,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有花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心理护理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对眼碱烧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模式对其身心状况的影响结果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接收诊治的眼碱烧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以往经常应用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身心状况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眼碱烧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模式,护理结果显著,对患者身心状况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促使患者的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显著减缓,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

    作者:肖艺梅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抗骨质疏松药联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3例,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仅给于抗生素处理;观察组34例,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再给予抗生素以及抗骨质疏松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更短,术后100天的骨密度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抗骨质疏松药联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显著疗效,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蔚文;戴玥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

    目的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2016年11月间心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心源性猝死病因.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中所有老年患者终结果均发生心源性猝死,其中包括冠心病患者8例、肺心病患者3例、急性心肌炎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8例.患者在入院后2~3周猝死率高,有14(58.33%)例患者在期间猝死,并且患者在夜间猝死率较高,猝死率为16(66.67%).结论 高血压、心力衰竭、基础性心脏病等相关合并症是心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心内科老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当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病症的老年患者引起重视,并对心源性猝死患者危险性保持高度警惕,并在治疗过程中评估患者的相关病因,加强对患者的监督力度,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崔贞南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美多巴联合盐酸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帕金森病临床治疗中采用盐酸司来吉兰与美多巴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2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进行美多巴药物治疗,实验组36例,进行美多巴与盐酸司来吉兰药物联合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8.9%,显著地高于对照组66.7%(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盐酸司来吉兰与美多巴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凤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臭氧大自血疗法常见干扰因素及处理

    臭氧大自血疗法是一种通过抽出自体血液200 mL加注同体积的臭氧,臭氧浓度从20%开始,每两次递加5%,10次浓度递增至40%,经充分混合后再静脉回输的疗法.可充分发挥臭氧的医学作用,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调节身体亚健康.我院自2014年开展本项疗法,共施行治疗687次.保证治疗的效果,需充分考虑操作人员,仪器,病患三方面的干扰因素并给予积极处理.

    作者:王汾玲;张凤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11~7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7至11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抽取2016年01月01日至2017年06月30日期间7~11岁且已进行疫苗接种的1796例儿童进行研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参与实验的1796名7至11岁儿童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记录不同年龄段未感染儿童表面抗体阳性率.结果 7岁儿童的血清抗-HBs阳性率为43.26%,8岁儿童的血清抗-HBs阳性率为50.52%,9岁儿童的血清抗-HBs阳性率为62.06%,10岁儿童的血清抗-HBs阳性率为56.49%,11岁儿童的血清抗-HBs阳性率为55.39%.研究中的数据与儿童性别,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7岁儿童的血清抗-HBs阳性率为43.26%,其抗体水平低,7~11岁的平均抗体为53.544%,检测不到抗体的儿童为848名,建议7岁儿童在入学前进行乙肝抗体检测,对于检测不到抗体或血清抗-HBs阳性水平较低的儿童建议再次进行疫苗接种.

    作者:李贵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高位截瘫并发多发性压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高位截瘫并发多发性压疮患者进行护理,降低压疮的发生率,为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中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高位截瘫并发多发性压疮患者共22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压疮高危评价量表对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监控、进行前瞻性会诊、在制定压疮个体预防方案给皮肤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工作.结果 对22例高位截瘫并发多发性压疮患者均采用压疮高危评价量表对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评价,其中,分数高于18的患者有3例,分数在13到分之间(包含18分)的患者有8例,分数小于13分(包含13分)的患者有5例,发生Ⅱ压疮的患者总共有3例,且均痊愈出院,发生Ⅲ压疮的患者总共有3例,均好转出院.结论 在对位截瘫并发多发性压疮患者采用压疮高危评价量表对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评价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概率,持续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吴磊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的 总结分析门诊心内科临床用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门诊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诊疗的患者198例的用药情况进行观察和随访,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198例患者,诊断错误10例,用药不合理36例,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5.05%和18.18%,用药不合理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13例,忽略用药禁忌7例,超量用药7例,药物配伍不合理4例、病患没有遵医嘱用药3例,减量用药2例,分别占不合理用药的36.11%、19.44%、、19.44%、11.11%、8.33%和5.56%.结论 门诊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用药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用药不合理现象,应从等多方面加以解决,以提高对心血疾病的诊疗效果.

    作者:张秀红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张育清老师从脾论治糖尿病经验

    目的 总结张育清教师从脾论治糖尿病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从张育清老师临床学习,总结其临床经验,归纳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结果 张育清老师认为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脾虚,提倡采用益气健脾方法进行治疗;结论 张育清老师根据糖尿病发病机制为脾虚,从脾论证,疗效显著.

    作者:李双喜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论常见中西药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

    目的 分析常见中西药联用导致不良反应产生的影像因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6月间在本院接受中西药联用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00例,统计数据信息,分析原因并给出对策.结果 发生重度、中度、轻度不良反应的患者分别为40例(20%)、44例(22%)、116例(58%);中西药注射液联用的分类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9%,与其他三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用的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但也不免发生不良反应,为此应对其加强监管,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冯艳;犹毅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分析

    偏头痛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一侧头疼痛,同时伴随恶心、呕吐的症状,当受到光刺激时症状会加重,西医临床有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案,但是药物副作用反应较多,并且不能完全治愈,增加了本病的治疗难度.为了减少在治疗中的副作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法逐渐应用到治疗当中,不仅提升了治疗有效率还降低了治疗中的副作用,为此本文就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旨在寻找偏头痛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国忠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病因调查及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病因调查.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源性猝死老年患者4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全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总结其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病因.结果 患者中,其心源性猝死病因为:肺心病3例(7.5%)、冠心病21例(52.5%)、高血压心脏病6例(15.0%)、急性心肌炎4例(10.0%)、其他病6例(15.0%);日常危险因素为:情绪激动12例(30.0%)、大量饮酒8例(20.0%)、剧烈运动11例(27.5%)、吸烟5例(12.5%)、无明显原因4例(10.0%).结论 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病因相对较多,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急性心肌炎等,而负性心理情绪及不良生活习惯等也会导致心源性猝死,因而需加以重视和防治.

    作者:文勃 刊期: 2017年第2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