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平
目的 分析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行程序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高血压患者行程序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菲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所收治的3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150例,常规组患者运用三联疗法,而实验组则增加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溃疡的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8.00%,常规组是86.67%,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比较,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降低患者溃疡的复发率,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许为杨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到2017年1月本院接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状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明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了近年来复方中药制剂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中治疗各内科系统和神经系统方面的应用,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近五年来文献中的相关文章.结果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已广泛应用于各系统疾病,有效率高,疗效稳定.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临床运用非常广泛,能安全有效的用于各系统疾病的治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龚雅婷;韩舰华;宋颖;吴巧玲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讨论胃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轴突导向因子4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术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HIF-1α和Sema4D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对HIF-1α和Sema4D表达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HIF-1αmRNA 和Sema4D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HIF-1α和Sema4D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会加速胃癌浸润和转移,可作为判定患者预后的参考.
作者:李彦冬;丁希艳;邵旭辉;张艳杰;王艳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在急诊治疗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案和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患者100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1:1:1:1的比例分为Ⅰ、Ⅱ、Ⅲ、Ⅳ组,使用药物:异搏定、心律平、胺碘酮、普罗帕酮,观察被研究者复律时间、复律成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指标.结果 观察Ⅰ、Ⅱ、Ⅲ、Ⅳ组被研究者复律时间,Ⅱ、Ⅲ组(P<0.05),有显著差异,复律成功率与药物不良反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根据患者本身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并加以救治.
作者:任春青;李东辉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2016年11月间心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心源性猝死病因.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中所有老年患者终结果均发生心源性猝死,其中包括冠心病患者8例、肺心病患者3例、急性心肌炎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8例.患者在入院后2~3周猝死率高,有14(58.33%)例患者在期间猝死,并且患者在夜间猝死率较高,猝死率为16(66.67%).结论 高血压、心力衰竭、基础性心脏病等相关合并症是心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心内科老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当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病症的老年患者引起重视,并对心源性猝死患者危险性保持高度警惕,并在治疗过程中评估患者的相关病因,加强对患者的监督力度,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崔贞南 刊期: 2017年第27期
藏医是我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3000多年.藏医认为人体内有三大因素(隆、赤巴、培根)支配七种物质(饮食精微、肉、血、脂肪、骨、骨髓、精)和三种排泄物(大便、小便、汗液),三大因素维持体内的平衡,如果打破平衡就会产生各种疾病.藏医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不仅能够养生保健、防治疾病,还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周毛吉;卡着杰 刊期: 2017年第27期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可同时获得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和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参数,是当前心脏核医学检查中常用的方法.此法可重复性强,在临床应用广泛,为评价心肌活力、评价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高燕峰;潘建英;赵子龙;王泽民;武娟;周茂荣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预防保健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用常规保健干预,观察组用预防保健干预,对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BG、2 hPBG、SBP、DBP水平变化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经预防保健干预后,其血糖、血压水平控制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许佳程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行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重症肌无力患者100例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行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重症肌无力手术近期效果;操作时间、失血情况、气管插管拔除时间、胸管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重症肌无力手术近期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失血情况、气管插管拔除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肌无力行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的近期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可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汪长戈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综述了近十年国内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指出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作者:熊思思;雷美容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产房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产房助产士对其护理,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6.7%)比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1.7%)低;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7%)则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3.3%),且这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房助产士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雪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针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情况,对血浆NT-proBNP与CRP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索.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治疗6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心衰,分为心衰组和非心衰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NT-proBNP与CRP联合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 心衰组与非心衰组NT-proBNP、CRP水平差异显著(P<0.05);NYHA各级NT-proBNP、CRP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与CRP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检测和分级.
作者:范晓玲;陈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甲氧氯普胺对脑梗死鼻饲患者卒中后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脑梗死鼻饲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用甲氧氯普胺,对比两组患者卒中后肺炎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氧氯普胺对脑梗死鼻饲患者卒中后肺炎效果较好,适合应用.
作者:蒙健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胆囊切除术后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45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n=23)与常规组(n=22).两种患者采用相同的胆囊切除术.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术后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的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显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妍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评价培美曲塞联合顺铂(CP)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数据库资源,纳入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等设计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结果 CP方案的中位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与CG方案相当,有效率和两年生存率优于CG方案;在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脱发的发生率上低于CG方案(P<0.05),而在恶心呕吐、疲乏、皮疹和肝毒性的发生率方面两方案无差异(P>0.05).结论 CP方案与CG方案相比,疗效稍占优势,不良反应较低,尤其在血液学方面,CP方案毒性反应更低.
作者:何山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排序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周边虹膜切除手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抗青光眼药物的用药量和治疗前后的眼压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抗青光眼药物的用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眼压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被当作一线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段幸亭;谢家绪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对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接诊的90例阵发性房颤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剂量给予胺碘酮治疗,实验组应用小剂量的胺碘酮结合比索洛尔给予治疗,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的病患治疗后的总有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在安全性方面对照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所存在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阵发性房颤病患的治疗中应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孙玉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CT鉴别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SP)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成MP组,选取同时段合并链球菌属感染肺炎的25例患儿组成MP+SP组,对两组患儿均行CT检查,观察影像学表现出现.结果 MP组患儿胸部CT出现支气管充气相、气肿比例与MP+SP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MP组CT表现中磨玻璃影比例、网状影比例、支气管壁增厚比例、支气管血管舒增厚比例都多于MP+SP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CT表现以病变肺叶大片实变影、支气管管壁增厚为特征性表现,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可从CT表现进行鉴别.
作者:王艳峰 刊期: 2017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