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非非
目的 探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将4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肥厚组,将40例高血压非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非肥厚组;观察入选者24小时动态血压并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水平,包括24 hSBP、24 hSSD等均显著较高,且和高血压非左心室肥厚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较高.
作者:李战国;刘万宁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针对冠心病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的具体效果加以摸索.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所接收冠心病患者56例,于组内抽选28例,单结合常规模式展开各方面护理,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在给予优质护理,即观察组.就护理具体效果加以分析.结果 结合整体统计可以发现,在优质护理的作用下,观察组在整体护理优良率、护理满意度连同并发症方面都存在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在其恢复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该部分患者护理效率,起到促进其恢复的效果.
作者:马会勤;史臻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护理中风险管理的运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治疗护理的心血管病患者140例分为2个护理组,探讨1组中70例患者均采取常规心血管护理,而探讨2组70例患者则在探讨1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施风险管理.经护理2周后统计观察两组患者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不良情绪的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给予对比检验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 探两组心血管病患者均顺利配合完成相关护理措施,统计探讨2组患者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4.29%(3/70)、不良情绪发生率7.14%(5/70)均显著低于探讨1组的15.71%(11/70)、21.43%(15/7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1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29%(66/70),显著高于探讨1组的77.14%(54/7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护理中积极实施风险管理能够促进风险事件及不良情绪事件发生率的明显降低,并且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即提升护理满意度,故而值得在心血管护理过程中灵活运用风险管理措施.
作者:哈斯其其格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救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组给予血栓通联合奥扎格雷钠输注.分组治疗后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和治疗后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治疗并适当的护理,对于减轻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素青;魏美玲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耳鼻喉科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选自我院收治的耳鼻喉科疾病患者150例,均进行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对耳鼻喉科疾病患者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海莲 刊期: 2017年第30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中将大程度减少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及死亡的危险作为临床治疗的主要目标,而中西医结合疗法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进行相应论述.
作者:赵联秀;祁轶斐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7.1271,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针灸推拿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清国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采用行气活血中药配合西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25例)与研讨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情况,并对治疗后两组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讨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下降幅度均较参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发现,研讨组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疗效发现,研讨组的疗效(92%)优于参照组的疗效(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行气活血中药配合西药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还改善了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志霞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29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29例作为研究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65.52%),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早日康复的信心,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海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个体化的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影响.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60例本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对于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比较明显,在以后的临床中要普及和借鉴.
作者:陈爱萍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ICU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11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美托洛尔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5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在心功能恢复情况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52例,有效率94.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44例,有效率80.0%(P<0.05).结论 针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西任古丽·孜能;刘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配合退翳明目汤对角膜上皮修复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60例(76只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术后进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退翳明目汤,观察患者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4.7±0.3)天,对照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6.3±1.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0.0%,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5.2%,相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退翳明目汤治疗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上皮可以缩短其修复时间,减少复发率.
作者:邱莹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研究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和HBV-DNA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方法 取样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检验以及HBV-DNA定量检验,分析对比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表明,1、4、5阳性率与1、3、5比较有差异,1、4、5阳性率与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DNA检验可清晰明确病毒是否有复制发生,联合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以及HBV-DNA检验,可准确诊断乙型肝炎疾病,有效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染、复制,为之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作者:涂秋华;易桂莲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社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患者3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药物与自我管理,干预组予以社区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差异.结果 对比干预组与参照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干预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予以家庭医生社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寻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只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的过程中实施护理配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成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手术护理配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青海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方法在慢性充血性心衰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本院接受慢性充血性心衰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方法.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比较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方法应用到慢性充血性心衰治疗中,优化了心功能指标,提升了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赵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通过对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从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中西医发病机制、中医辨证分型关系与A型行为相关性进行综述,总结目前研究方向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作者:何美娟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前的自我管理能力状况.方法 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三九脑科医院126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发病前的自我管理状况素的调查.结果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体水平为(79.34±21.58)分,呈低等水平.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医护人员可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水平高低及其影响因素来进行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和干预,从而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预防或减少脑出血的出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栋春 刊期: 2017年第30期
近年来,H型高血压的患者人数不停的递增,诸多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两者的协同作用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了.本文试从中医的角度来阐述H型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辨证分型与治疗进展.
作者:冯伟;徐驲;刘中勇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对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的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所实施的护理方案不同分为综合组和一般组,分别为24例.一般组行常规护理,综合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10.25±1.12)d显著低于一般组(16.64±1.47)d,综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4例(16.67%)显著一般组11例(45.83%),综合组的护理满意度23例(95.83%)明显高于一般组18例(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行综合护理指导,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史臻;马会勤 刊期: 2017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