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霞
目的 研究桃红四物汤和高压氧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及IL-6含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抽取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90例疾病患者,并且按照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手段,将其实施平均分组,即A组(桃红四物汤联合高压氧,30例)、B组(桃红四物汤,30例)C组(高压氧、3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疼痛改善情况、血清TNF-α和IL-6含量.结果 相比B、C组,A组的血清TNF-α、IL-6含量下降得比较显著(P<0.05);相比B、C组,A组的运动性疼痛评分、压痛点疼痛评分下降得比较显著(P<0.05);相比B、C组,A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显著(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和高压氧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指数高,此法值得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医治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俸道荣;盘晓荣;覃一玨 刊期: 2017年第30期
胃肠外科收治的患者人数较多,病种多、急症多、急诊手术多、管路多.护士工作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护理安全问题突出.护理安全指在实施护理安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功能上和机体结构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管理者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不安全因素,隐患.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分析我院胃肠外科临床护理工作,排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找出应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刘丽杰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克拉霉素联用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治疗胃炎的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均予以传统治疗,观察组施以克拉霉素联用替硝唑治疗,疗程完成后比对两组患儿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小儿胃炎时使用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方式,可有效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根治率,可推广.
作者:全伟欣;杨延彬;申静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辨证施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6例进行随机分为两组,生脉散组38例,对照组38例,均以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充分休息、抗病毒、营养心肌、促进心肌细胞代谢、合并心律失常纠正心律失常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上加服生脉散加减汤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38例,显效2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0%.对照组38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31%.治疗组疗效优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散加减配合常规西药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得到惊人的疗效.
作者:钟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接受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接受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共8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接受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俊 刊期: 2017年第30期
分子印迹技术是继HPLC、HPCE高效分离色谱技术之后异于亲和色谱的一种新型亲和分离技术.初起源于生物免疫学中,为一种依赖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识别原理制备聚合物(MIP)以实现分子精准识别的技术.这种人工合成分子识别系统与生物识别系统(如酶和受体等)、化学识别系统(如环糊精等)的分子识别功能相似[1].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关键是选择与模板分子对应所需要的功能单体、交联剂等物质.评价印迹功能效率则依据印迹聚合物的色谱行为分析其对分子的键合强度和选择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这种构造预定性、特异识别性使该技术在药物分离分析、固相萃取、仿生传感器等的广泛应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作者:何玉琴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2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结果 经治疗4周后,研究组临床缓解18例(29.03%),显效21例(33.87%),有效17例(27.42%),无效6例(9.68%),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临床缓解14例(22.58%),显效19例(30.65%),有效12例(19.35%),无效17例(27.42%),总有效率为72.58%.两组比较,研究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周庆胜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研究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和HBV-DNA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方法 取样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检验以及HBV-DNA定量检验,分析对比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表明,1、4、5阳性率与1、3、5比较有差异,1、4、5阳性率与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DNA检验可清晰明确病毒是否有复制发生,联合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以及HBV-DNA检验,可准确诊断乙型肝炎疾病,有效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染、复制,为之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作者:涂秋华;易桂莲 刊期: 2017年第30期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工作的开展,医疗机构的发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面对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大.在医院开展的工作中,为了能够实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标,需要充分关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本文将简要分析,加强心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更好的促进加强心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并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辛晓兰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配合退翳明目汤对角膜上皮修复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60例(76只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术后进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退翳明目汤,观察患者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4.7±0.3)天,对照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6.3±1.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0.0%,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5.2%,相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退翳明目汤治疗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上皮可以缩短其修复时间,减少复发率.
作者:邱莹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及分析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总结病原菌种类以及耐药性.结果 病原菌检测结果中120例痰液标本中,分离菌株所占比例高的依次为G-杆菌51.6%;G+球菌43.3%;真菌5.1%.G-杆菌耐药率较高,复发新诺明表现为部分耐药,G-杆菌中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完全用药,真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低.结论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耐药菌株较之于其他菌种来说相对常见,因此想要有效提高临床用药治疗效果,就需要合理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作者:易桂莲;戴玥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对比心律失常病症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的不同效果并对比其在血清hs-CRP方面的作用结果.方法 抽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心律失常病症患者56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展开临床治疗,观察组采取胺碘酮展开临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血清hs-CR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相比于对照组对应数值78.57%,升高趋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相应治疗手段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相较于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4%,相比于对照组对应数值7.14%,下降趋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律失常病症应用胺碘酮开展治疗,相比于应用普罗帕酮,治疗结果更加显著,对血清hs-CRP水平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孙华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方法在慢性充血性心衰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本院接受慢性充血性心衰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方法.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比较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方法应用到慢性充血性心衰治疗中,优化了心功能指标,提升了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赵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ITP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者20例,利用亲和层析柱分离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以此为抗原刺激单个核细胞,对比IL-6、抗GPⅡb/Ⅲa IgG抗体的产生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抗GPⅡb/Ⅲa 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PⅡb/Ⅲa抗原刺激,可增加GPⅡb/Ⅲa IgG抗体的产生,因此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掌握老年人高血压危象发生时的症状及急诊抢救措施,并探讨和总结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护理体会.方法 整理与分析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结论 及时有效的急诊救治、护理与积极的健康教育等因素是协助和保障高血压危象患者有效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秀云 刊期: 2017年第30期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脑卒中疾病患者不断增多.脑卒中之后有30%以上的概率会发生神经相关并发症.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中卒中治疗水平,本文详细分析卒中后神经相关并发症的中西医药物治疗进展,希望可以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性帮助.
作者:董春桃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治疗,观察组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住院时间(5.1±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4±1.3)d(P<0.05).结论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效果明显,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申亚楠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采取脑脉泰联合益肾健脑汤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的相关表现.方法 选取58例患有老年痴呆的患者,分组后分别使用常规治疗、脑脉泰与益肾健脑汤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由评分结果可判定,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75,而对照组仅有58.6%,用药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的少于对照组,因此组间数据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采取脑脉泰联合益肾健脑汤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伟浩;谷鑫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个体化的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影响.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60例本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对于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比较明显,在以后的临床中要普及和借鉴.
作者:陈爱萍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治疗中,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2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与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观测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葛家元 刊期: 2017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