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中的作用

杨丽丽

关键词: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 抗血小板抗体, 产生, 作用
摘要:目的 研究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ITP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者20例,利用亲和层析柱分离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以此为抗原刺激单个核细胞,对比IL-6、抗GPⅡb/Ⅲa IgG抗体的产生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抗GPⅡb/Ⅲa 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PⅡb/Ⅲa抗原刺激,可增加GPⅡb/Ⅲa IgG抗体的产生,因此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研究组30例,参照组30例.研究组的患者施予兰索拉唑治疗,参照组患者施予甲氰咪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病症复发率为3.33%较参照组的20.00%低,两组患者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67%较参照组的76.67%高,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9,P<0.05).结论 兰索拉唑对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病症的治疗效果较甲氰咪胍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特日格乐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循证护理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循证护理对改善胆囊结石病患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份到2017年4月份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病患100例进行干预分析,根据所用干预方法将其均分为基础干预组与循证护理组,前者行基础的手术干预,后者在进行基础手术干预同时行循证护理.对比2组胆囊结石病患术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循证护理组病患术后的疼痛评估、疼痛平均持续时间与生活质量都要比基础干预组病患好,组间对比(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降低胆囊结石病患术后疼痛感,缩短术后疼痛的平均持续时间,改善胆囊结石病患的生活质量,效果良好.

    作者:戴非非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中医对冠心病A型行为的认识

    通过对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从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中西医发病机制、中医辨证分型关系与A型行为相关性进行综述,总结目前研究方向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作者:何美娟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应用个体化护理改善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个体化的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影响.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60例本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对于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比较明显,在以后的临床中要普及和借鉴.

    作者:陈爱萍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钻孔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肿56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钻孔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肿的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5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内患者28例,采用钻孔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方式进行治疗,而对于对照组的28例患者则通过常规的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钻孔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方式进行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比常规的治疗方式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安全快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光辉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目的 针对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110例高血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55)和个体化延续护理组(n=55),常规护理组采取基础临床护理,出院前进行常规指导;个体化延续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和出院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个体化延续护理组护理干预后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吴庆峰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将4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肥厚组,将40例高血压非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非肥厚组;观察入选者24小时动态血压并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水平,包括24 hSBP、24 hSSD等均显著较高,且和高血压非左心室肥厚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较高.

    作者:李战国;刘万宁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研究分析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340例手术全麻患者,随机(抽签、就诊序号等方法)将34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加强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对应的护理方式后,实验组患者中,10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中,40例不满意,满意度为76.47%.对照组中,10例患者发生舌后坠,3例发生呼吸抑制,2例发生呼吸遗忘,3例出现呼吸道分泌物聚集.3例出现喉痉挛和水肿.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5%显著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给予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加强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魏狐生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宁泌泰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Meta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宁泌泰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方式对慢性前列腺炎展开M E TA分析,并探究治疗结果.方法 选10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抗生素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宁泌泰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方式,并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给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相比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6.0%,提升趋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表征、排尿表征、生活质量等方面,两组相较于治疗前,均表现为显著改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用宁泌泰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

    作者:罗晓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曲美他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分析

    曲美他嗪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独特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代谢水平与心肌缺血缺氧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曲美他嗪的临床应用效果,对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学应用进展进行了研究分析.

    作者:罗玲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观察对比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效果

    目的 讨论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4例,分成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降脂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中,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万宁;李战国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于2016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随机选取60例,分为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以及观察组进行法莫替丁+硫糖铝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快,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硫糖铝以及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肠胃炎患者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加快,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廉云华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和HBV-DNA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和HBV-DNA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方法 取样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检验以及HBV-DNA定量检验,分析对比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表明,1、4、5阳性率与1、3、5比较有差异,1、4、5阳性率与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DNA检验可清晰明确病毒是否有复制发生,联合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以及HBV-DNA检验,可准确诊断乙型肝炎疾病,有效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染、复制,为之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作者:涂秋华;易桂莲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及分析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总结病原菌种类以及耐药性.结果 病原菌检测结果中120例痰液标本中,分离菌株所占比例高的依次为G-杆菌51.6%;G+球菌43.3%;真菌5.1%.G-杆菌耐药率较高,复发新诺明表现为部分耐药,G-杆菌中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完全用药,真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低.结论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耐药菌株较之于其他菌种来说相对常见,因此想要有效提高临床用药治疗效果,就需要合理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作者:易桂莲;戴玥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综合护理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接受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接受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共8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接受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俊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用于临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运用观察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6年7月~2017年7月所接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运用观察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效果良好,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角度,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申静;全伟欣;杨延彬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综合疗法用于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分析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综合疗法用于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的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00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50例.两组患者都服用(口服)复方芦丁,维生素C,双嘧达莫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服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分别于服药后的2,4,6周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服药2周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6.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4.0%;服药4周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4.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2.0%;服药6周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综合疗法在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洋;杨先志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整体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共选择10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整体护理措施干预,两组护理干预时间均为4周.结果研究组在生活质量评分、FPG、2h PG等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血糖水平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故值得推广.

    作者:郑莹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从阴引阳火针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研究

    目的 探究从阴引阳火针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6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中医针刺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从阴引阳火针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4,P<0.05).结论 采用从阴引阳火针对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的下肢痉挛状况,减少患者的痛苦,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朋源凤;贾泽坤;江娜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西医组和中医组,各49例,对西医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西医对症治疗,对中医组患者实施中医对症治疗.对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西医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中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医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结论 与实施西医对症治疗相比,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不仅控制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病情,而且还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严相俊 刊期: 2017年第3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