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美他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分析

罗玲

关键词:曲美他嗪, 心血管疾病, 药理学
摘要:曲美他嗪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独特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代谢水平与心肌缺血缺氧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曲美他嗪的临床应用效果,对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学应用进展进行了研究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药流后行清宫术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很多现代女性观念也极为开放,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伴侣,加上对正常妊娠知识的匮乏,意外怀孕的人数逐年增多,孕早期行药物流产(简称:药流)无疑成了避孕失败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而清宫术则为药流不全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本文综述了关于药流后行清宫术的适宜人群、时机选择及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及新成果,希望可以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作者:陈春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6.02.01日至2017.03.01日在本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2例,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31例/组.分别实施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照组)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观察组).将两组的各项围术期指标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穿刺所需时间(9.05±2.16)min、X线曝光时间(46.28±20.10)min更长,手术所需时间(32.51±3.25)min、术后卧床休息时间(2.76±1.59)h更短,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是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有效.

    作者:赵勇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高血压肾病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及相关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坏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应用中文版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对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治疗的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16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获取EQ-VAS得分,分析EQ-VAS得分与患者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同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全组患者EQ-VAS得分与EQ-5D健康描述系统评价相符合.患者住院期间经过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干预后,临床指标控制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更易出现焦虑状态,欧洲五维健康量表(中文版)能够有效地反映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生存质量.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高血压对肾脏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贺娅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的70例患者,将其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例,发生率为2.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为9例,发生率为2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状造影术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后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吉海年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脑脉泰联合益肾健脑汤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采取脑脉泰联合益肾健脑汤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的相关表现.方法 选取58例患有老年痴呆的患者,分组后分别使用常规治疗、脑脉泰与益肾健脑汤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由评分结果可判定,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75,而对照组仅有58.6%,用药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的少于对照组,因此组间数据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采取脑脉泰联合益肾健脑汤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伟浩;谷鑫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对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进行PICC置管术的出现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在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护理之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病情,同时也可以提升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于小翠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行气活血中药配合西药应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观察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采用行气活血中药配合西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25例)与研讨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情况,并对治疗后两组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讨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下降幅度均较参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发现,研讨组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疗效发现,研讨组的疗效(92%)优于参照组的疗效(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行气活血中药配合西药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还改善了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志霞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谈中药炮制工艺与临床应用

    中医的炮制技术能够充分体现传统中药的技艺是非常核心和集中的体现,已在中医长期医疗实践中发展.中药炮制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药物的治疗和治疗的需要,以及药物的性质和配药、配制的不同要求而形成的一门药学技术.基于此,本文针对中药炮制工艺研究对现实工作的促进具有几方面的体现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相关的讨论.

    作者:宋书兰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针刺治疗偏头疼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偏头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40例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为92.86%,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x2=4.386,P<0.05).结论 利用中医针刺治疗方式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调节患者的脑血流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江娜;贾泽坤;朋源凤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老年人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掌握老年人高血压危象发生时的症状及急诊抢救措施,并探讨和总结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护理体会.方法 整理与分析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结论 及时有效的急诊救治、护理与积极的健康教育等因素是协助和保障高血压危象患者有效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秀云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地黄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地黄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方法 共选择中风后失眠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基础治疗、地黄饮子加减口服及穴位贴敷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结果 研究组痊愈7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1.79%;两组效果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黄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中风后失眠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

    作者:张美景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分析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行为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饮食依从度和服药依从度,均比对照组患者高,以上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乳头肌功能失调、心室壁瘤、栓塞、乳头肌断离、心脏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比对照组患者的17.65%(6/34)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配合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夕英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针对冠心病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的具体效果加以摸索.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所接收冠心病患者56例,于组内抽选28例,单结合常规模式展开各方面护理,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在给予优质护理,即观察组.就护理具体效果加以分析.结果 结合整体统计可以发现,在优质护理的作用下,观察组在整体护理优良率、护理满意度连同并发症方面都存在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在其恢复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该部分患者护理效率,起到促进其恢复的效果.

    作者:马会勤;史臻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治疗中,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2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与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观测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葛家元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护理组41例及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共观察4周.结果 护理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49%.两组效果比较,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故值得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和HBV-DNA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和HBV-DNA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方法 取样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检验以及HBV-DNA定量检验,分析对比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表明,1、4、5阳性率与1、3、5比较有差异,1、4、5阳性率与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DNA检验可清晰明确病毒是否有复制发生,联合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以及HBV-DNA检验,可准确诊断乙型肝炎疾病,有效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染、复制,为之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作者:涂秋华;易桂莲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将4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肥厚组,将40例高血压非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非肥厚组;观察入选者24小时动态血压并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水平,包括24 hSBP、24 hSSD等均显著较高,且和高血压非左心室肥厚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较高.

    作者:李战国;刘万宁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不同透析时间尿毒症患者左室功能评价

    目的 通过采用对不同透析时间尿毒症患者进行左室收缩功能评价.方法 选取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30例根据不同透析时间将其分为3组:①透析时间<1年(A组)10例;②1年≤透析时间≤3年(B组)10例;透析时间>3年(C组)10例.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N组);采集并储存清晰的心尖四腔、心尖三腔、心尖两腔及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二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并测量左室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径向以及环向的应变峰值.结果 本研究中病例组各组整体纵向应变峰值及短轴整体径向应变峰值均较对照组减低,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环向应变峰值测量:B组与对照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准确地对不同透析时间尿毒症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进行早期评价,帮助临床医生对于长时间透析造成左室功能损害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

    作者:赵芳;芦芳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芒针透刺督脉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疾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芒针透刺督脉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脑卒中痉挛性瘫疾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针刺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芒针透刺督脉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能力.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t=4.278,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为(76.35±22.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71±2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65,P<0.05).结论 利用芒针透刺督脉治疗方式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疾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肌张力,对于促进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贾泽坤;朋源凤;江娜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中医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研究进展

    西医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缺乏确实有效的治疗药物,而中医药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各医家对舒张性心衰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玉婷;李婷;肖玉琼;冷建春 刊期: 2017年第3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