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腹产术后腹胀的影响因素研究与临床护理

蒙琳

关键词:剖腹产术, 腹胀, 影响因素,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 探究剖腹产术后腹胀的影响因素研究与临床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的剖腹产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剖腹产术后腹胀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后对其中的30例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观察组),其余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排气时间.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3.33%)、排气时间(18.232.64)h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的腹胀发生率(26.67%)、排气时间(39.434.1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剖腹产术后腹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饮食因素、麻醉因素、平滑肌收缩因素,采取相应的疼痛护理、饮食护理、按摩护理、平滑肌护理等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并降低腹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剖腹产术后腹胀的影响因素研究与临床护理

    目的 探究剖腹产术后腹胀的影响因素研究与临床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的剖腹产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剖腹产术后腹胀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后对其中的30例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观察组),其余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排气时间.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3.33%)、排气时间(18.232.64)h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的腹胀发生率(26.67%)、排气时间(39.434.1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剖腹产术后腹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饮食因素、麻醉因素、平滑肌收缩因素,采取相应的疼痛护理、饮食护理、按摩护理、平滑肌护理等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并降低腹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蒙琳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宁泌泰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Meta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宁泌泰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方式对慢性前列腺炎展开M E TA分析,并探究治疗结果.方法 选10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抗生素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宁泌泰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方式,并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给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相比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6.0%,提升趋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表征、排尿表征、生活质量等方面,两组相较于治疗前,均表现为显著改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用宁泌泰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

    作者:罗晓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中医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研究进展

    西医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缺乏确实有效的治疗药物,而中医药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各医家对舒张性心衰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玉婷;李婷;肖玉琼;冷建春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纳入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52例为对照组,5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确切,一来可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二来可改善冠心病典型症状,治疗方案安全可靠,有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春静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在骨折术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在骨折术后临床护理中,总结并阐述护理干预路径对患者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特选取我院接收的骨折术后疼痛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整体护理干预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展开护理之后,在术后24 h、术后48 h的舒适评分、疼痛评分上,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8%,差异显著.结论 在骨折术后疼痛患者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帮助患者及早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华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将中医中药治疗手段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我院接收并应用内治法、外治法及内外兼治法给予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各42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将给予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再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1例.观察并比较内治法、外治法及内外兼治法三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给予内治法展开治疗患者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外治法展开治疗患者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给予内外兼治法展开治疗患者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医中药治疗手段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治中,治疗效果显著,其中中医中药治疗手段包含内治法、外治法及内外兼治法三种,三种治疗手段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症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段锦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研究慢性心衰患者利用中药黄芪水煎剂联合西医治疗的效果

    目的 研究慢性心衰患者利用中药黄芪水煎剂联合西医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78例研究样本均选自于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中,分为两组,利用西医治疗的39例为对照组,利用中药黄芪水煎剂联合西医治疗的另外39例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以后血浆ANP、NPY含量及左心室LvDs、LvDd、LVEF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利用中药黄芪水煎剂联合西医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推广.

    作者:刘平宁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将4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肥厚组,将40例高血压非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非肥厚组;观察入选者24小时动态血压并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水平,包括24 hSBP、24 hSSD等均显著较高,且和高血压非左心室肥厚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较高.

    作者:李战国;刘万宁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与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29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29例作为研究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65.52%),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早日康复的信心,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海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地黄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地黄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方法 共选择中风后失眠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基础治疗、地黄饮子加减口服及穴位贴敷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结果 研究组痊愈7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1.79%;两组效果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黄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中风后失眠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

    作者:张美景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老年人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掌握老年人高血压危象发生时的症状及急诊抢救措施,并探讨和总结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护理体会.方法 整理与分析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结论 及时有效的急诊救治、护理与积极的健康教育等因素是协助和保障高血压危象患者有效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秀云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生脉散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8例

    目的 探讨中医药辨证施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6例进行随机分为两组,生脉散组38例,对照组38例,均以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充分休息、抗病毒、营养心肌、促进心肌细胞代谢、合并心律失常纠正心律失常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上加服生脉散加减汤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38例,显效2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0%.对照组38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31%.治疗组疗效优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散加减配合常规西药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得到惊人的疗效.

    作者:钟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西医组和中医组,各49例,对西医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西医对症治疗,对中医组患者实施中医对症治疗.对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西医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中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医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结论 与实施西医对症治疗相比,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不仅控制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病情,而且还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严相俊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整体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共选择10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整体护理措施干预,两组护理干预时间均为4周.结果研究组在生活质量评分、FPG、2h PG等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血糖水平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故值得推广.

    作者:郑莹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6.02.01日至2017.03.01日在本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2例,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31例/组.分别实施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照组)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观察组).将两组的各项围术期指标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穿刺所需时间(9.05±2.16)min、X线曝光时间(46.28±20.10)min更长,手术所需时间(32.51±3.25)min、术后卧床休息时间(2.76±1.59)h更短,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是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有效.

    作者:赵勇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分子印迹技术是继HPLC、HPCE高效分离色谱技术之后异于亲和色谱的一种新型亲和分离技术.初起源于生物免疫学中,为一种依赖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识别原理制备聚合物(MIP)以实现分子精准识别的技术.这种人工合成分子识别系统与生物识别系统(如酶和受体等)、化学识别系统(如环糊精等)的分子识别功能相似[1].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关键是选择与模板分子对应所需要的功能单体、交联剂等物质.评价印迹功能效率则依据印迹聚合物的色谱行为分析其对分子的键合强度和选择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这种构造预定性、特异识别性使该技术在药物分离分析、固相萃取、仿生传感器等的广泛应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作者:何玉琴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ITP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者20例,利用亲和层析柱分离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以此为抗原刺激单个核细胞,对比IL-6、抗GPⅡb/Ⅲa IgG抗体的产生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抗GPⅡb/Ⅲa 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PⅡb/Ⅲa抗原刺激,可增加GPⅡb/Ⅲa IgG抗体的产生,因此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于2016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随机选取60例,分为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以及观察组进行法莫替丁+硫糖铝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快,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硫糖铝以及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肠胃炎患者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加快,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廉云华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舒张性心衰的疗效观察研究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舒张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本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舒张性心衰患者68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应采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舒张性心衰,改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和内皮素指标,降低C反应蛋白和脑钠素,实现提升舒张性心衰治疗效率的目的.

    作者:校彩娜;裴喜娥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分析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行为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饮食依从度和服药依从度,均比对照组患者高,以上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乳头肌功能失调、心室壁瘤、栓塞、乳头肌断离、心脏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比对照组患者的17.65%(6/34)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配合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夕英 刊期: 2017年第3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