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热除痹汤治疗急性痛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刘志刚

关键词:清热除痹汤, 急性痛风, 治疗效果,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清热除痹汤对于急性痛风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42例急性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给予依托考昔片进行治疗;观察组2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清热除痹汤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模拟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通过清热除痹汤来进行急性痛风患者的治疗,拥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通窍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对体内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活血通窍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对体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的选取我院2001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8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9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活血通窍汤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血通窍汤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它能够有效的减少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发作次数,降低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高晏峰;白俊峰;韩纯刚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老年人腹股沟疝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探究老年人腹股沟疝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10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外科手术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实施护理之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老年人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促进其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雪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门静脉高压症经介入放射技术治疗的疗效探析

    目的 探究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用介入放射技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治疗结果.方法 选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介入放射技术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在院治疗时间及门静脉压测量数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在院治疗时间及门静脉压测量数值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用介入放射技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该方式具备术后创伤较小的优势,同时对患者治疗进程的加快具有积极作用,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高,患者接受度较高.

    作者:沈雅平;任育昕;杨熙园;周振;吕哲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清热除痹汤治疗急性痛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清热除痹汤对于急性痛风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42例急性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给予依托考昔片进行治疗;观察组2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清热除痹汤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模拟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通过清热除痹汤来进行急性痛风患者的治疗,拥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志刚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重视磁共振成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心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具有较高患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即使采用当前先进、完善的治疗方案,仍存在超过50%的幸存者生活无法自理.磁共振成像(MRI)通过对患者体外高频磁场作用,经体内物质向周围环境辐射能量产生信号,实现诊断疾病的效果,不仅有助于检查患者脑血流情况,同时可对患者脑结构改变等清晰呈现,故MRI心血管疾病诊断中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就以MRI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表现予以阐述,提升临床与患者对MRI诊断作用的重视度.

    作者:林芳;吴屹;彭小菊;何娟;龚志强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07月~2017年07月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0例,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5例,研究组在常规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左旋精氨酸予以进一步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4.29%,显著高于常规组77.14%的总有效率,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疗效优良,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保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食管胃交界部固有肌层来源黏膜下肿瘤内镜下切除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目的 探讨对食管胃交界部固有肌层来源黏膜下肿瘤内镜下切除方法的选择与评价.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内镜下切除治疗27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对患者所采取的内镜切除方法、成功切除率及是否在术后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本组研究所选取的27例患者,成功完整剥离肿瘤25例(92.59%),其中26例接受了内镜粘膜下挖除,1例接受无腹腔镜辅助内镜全层切除.术后病理提示,23例为平滑肌瘤,3例为间质瘤,1例为间质脂肪瘤.对所有患者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有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结论 对食管胃交界部固有肌层来源黏膜下肿瘤采取内镜切除治疗,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具体的切除方法需依据患者的肿瘤临床特征来进行选择.

    作者:赵雨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针药相须治疗颈椎病——附50例临床小结

    目的 针药相须治疗颈椎病,结合临床辩证用药,疗效显著.方法 本组颈椎病患者50例,都经过临安市各大医院治疗乏效者,笔者采用针药相须为用,针刺、拔罐、艾灸大椎、陶道诸穴,加之辩证分型用药,设15天为一疗程,并设定经临安市各大医院治疗乏效为对照,肯定其治疗效果.结果 50例颈椎病患者经1~2个疗程的治疗,无效者仅2例.有效率为9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相须,辩证用药,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冯永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 讨论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中风偏瘫后遗症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ADL评分以及F-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中风偏瘫后遗症治疗中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光晓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定喘汤合平喘贴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00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定喘汤联合平喘贴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特收集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100例.对照组100例患儿采用西医常规抗感染及抗炎、止咳对症治疗,治疗组100例患儿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定喘汤及平喘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咳嗽、肺部啰音、气喘等主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儿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84%(P<0.05)且咳嗽、肺部啰音、气喘等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定喘汤与平喘贴联合应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可显著减轻患儿症状,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相比疗效更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冯敏;胡义保;杨扬;柴文芝;胡艳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对比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降脂效果

    目的 分析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降脂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7例进行对比治疗.实验组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33例.其中,给予实验组患者瑞舒伐他汀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血脂达标总体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此外,比较两组患者并发心血管事件概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TC达标率、LDL-C达标率、LDL-C/TC达标率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基础上,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对照组略低,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心血管事件总体概率略低于对照组,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提高冠心病临床降脂临床疗效,其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丽蓉;王孝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川崎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目的 探究对小儿川崎病症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其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小儿川崎病症患儿94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小儿川崎病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手段,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入院一周、两周、三周及四周后血小板数值及平均血小板体积.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治疗一周后,其血小板数值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待患者入院治疗两周、三周及四周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数值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川崎病症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相较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手段,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血小板参数具备积极的干预作用.

    作者:曾敏;魏崇;李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哺乳期乳腺脓肿微创引流与开放性切开引流术在哺乳期乳腺脓肿治疗中的对比

    目的 对比哺乳期乳腺脓肿微创引流与开放性切开引流术在哺乳期乳腺脓肿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对象为我院2010年1年~2017年8月收治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115例,以治疗方式分组为:对照组用开放性切开引流术,观察组用乳腺脓肿微创引流;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哺乳期乳腺脓肿微创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感轻,切口小并快速愈合.

    作者:陈俊海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综合性护理、健康教育联合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17例,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综联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综联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6.6%明显好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的恢复速度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具有较优的效果,可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 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乌司他丁,探究分析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从我院选取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共13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0例,运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不采用乌司他丁,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乌司他丁.结果 在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细胞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保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乌司他丁应用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可起到保护患者心肌细胞的作用.

    作者:朱一帆;陈鑫;徐明;王睿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左西孟旦在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的应用,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设重度心力衰竭老年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21例行常规米力农治疗,观察组21例行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较之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心率等指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6%VS23.81%)(P<0.05).结论 左西孟旦应用于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中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与心率表现,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作者:杨春悦;苏丹;吕振乾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个性化护理对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对化疗肺癌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本院肺癌患者28例,全部患者均在化疗中接受个性化护理,分析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生活质量良好率为46.43%,护理前良好率21.43%.结论 对化疗肺癌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

    作者:陈梅;王秀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躁狂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于躁狂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变情况展开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躁狂症患者60例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临床样本),重点从患者血管内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值几方面收集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并选取同一时段内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同样收集其相关指标作为空白对照,借此综合分析躁狂症患者与其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基本信息、临床病史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管内径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FMD、NO值均显著降低,同时vWF、ET-1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与健康患者相比,躁狂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表现出显著变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损坏,这对于临床诊断与科学用药提供了科学指导.

    作者:栾栋梁;曲辅政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分级检验在血脂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将分级检验应用在血脂检验中,对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我院中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受血脂检验的患者1800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集6 ml的血液样本,一式两份,对其分别进行拉网式检验和分级检验,终对检验的血脂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采用拉网式检验和分级检验的情况下,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值、载脂蛋白B值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而在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方面的检验结果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采用分级检测的情况下,可以对患者的高血脂进行准确的高血脂进行准确的检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的价值,值得广泛关注和推广.

    作者:欧阳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60例(患牙181颗)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前本组患者前牙覆盖距离(6.3±1.3)mm、牙周袋深度(5.0±1.2)mm、牙周出血指数(94.3±5.5)%、前牙覆颌深度(5.3±1.1)mm,治疗后分别为(2.6±1.0)mm、(3.4±0.9)mm、(25.3±5.4)%、(2.2±0.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应用于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早期改善患者牙齿排列、出血、牙周袋深度,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作者:吴晓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