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胃交界部固有肌层来源黏膜下肿瘤内镜下切除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赵雨春

关键词:黏膜下肿瘤, 食管胃交界部, 固有肌层, 内镜切除
摘要:目的 探讨对食管胃交界部固有肌层来源黏膜下肿瘤内镜下切除方法的选择与评价.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内镜下切除治疗27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对患者所采取的内镜切除方法、成功切除率及是否在术后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本组研究所选取的27例患者,成功完整剥离肿瘤25例(92.59%),其中26例接受了内镜粘膜下挖除,1例接受无腹腔镜辅助内镜全层切除.术后病理提示,23例为平滑肌瘤,3例为间质瘤,1例为间质脂肪瘤.对所有患者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有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结论 对食管胃交界部固有肌层来源黏膜下肿瘤采取内镜切除治疗,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具体的切除方法需依据患者的肿瘤临床特征来进行选择.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化肝煎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化肝煎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片0.85一日2次口服)和观察组(化肝煎加减),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检测治疗前后影像脂肪肝、ALT、AST、FPG、TG、LDL-C并进行比较.结果 化肝煎组治疗后复查肝脏超声检查显效及有效共31例,有效率77.5%,盐酸二甲双胍片29例,有效率72.5%,两组疗效无差异.化肝煎组治疗后影像脂肪肝、ALT、AST、FPG、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化肝煎加减能明显改善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病变,降血脂、血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徐蕾;李达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康复护理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对其肢体肌力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采用康复护理训练对患者肢体肌力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方案患者,观察组患者为康复护理训练护理方案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肢体肌力、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采用康复护理训练,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肢体激励功能.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门静脉高压症经介入放射技术治疗的疗效探析

    目的 探究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用介入放射技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治疗结果.方法 选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介入放射技术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在院治疗时间及门静脉压测量数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在院治疗时间及门静脉压测量数值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用介入放射技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该方式具备术后创伤较小的优势,同时对患者治疗进程的加快具有积极作用,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高,患者接受度较高.

    作者:沈雅平;任育昕;杨熙园;周振;吕哲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期间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分析其对于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疗法)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各5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1.28±0.42)分<(2.37±0.84)分]和HAMD评分[(10.11±2.02)分<(15.49±3.29)分]相对更低(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5.98±1.85)h<(10.74±2.46)h、首次排气时间(10.69±2.16)h<(18.85±3.24)h以及首次排便时间(21.34±4.02)h<(30.13±5.17)h相对更短(P<0.05),其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90.57%>77.36%)相对更高(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马建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危重休克患者的急诊急救措施与治疗体会

    目的 探究急诊危重休克患者急救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7年7月31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休克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抢救措施.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肾功能及抢救成功的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MAP、SCr、BUN、CysC水平及APACHE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76%.结论 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综合抢救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容量和患者急性生理状况,避免了疾病对患者肾功能的损害,是患者抢救成功的前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定期产检在预防胎盘早剥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定期产检在预防胎盘早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孕妇160例,其中进行定期检查的孕妇有80例设立为观察组,不进行定期检查的孕妇80例设立为常规组.结果 常规组中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25%,观察组中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的过程中孕妇定期检查能够及时清除地对胎儿的发育情况进行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危险的发生,降低胎盘早脱的情况,有利于胎儿的正常分娩.

    作者:吴俊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护理探讨

    目的 观察、分析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中,总结并阐述其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特选取我院接收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优质护理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无痛护理干预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疾病、病情方面的比较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在规律用药、定期检查的环节上,两组无差异;干预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善,但是实验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人均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实验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无痛护理模式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作者:曾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本文主要就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对于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5例,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亚胺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进行老年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借助于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方法的应用,其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马光红;阎庆娟;张文香;毛坚丽;曹文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羚角钩藤汤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羚角钩藤汤联合钙离子拮抗剂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成A、B两组,其中A组作为对照,给予离子拮抗剂治疗,B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羚角钩藤汤治疗,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A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使用羚角钩藤汤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具有可观疗效,值得提倡与推广.

    作者:戴生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蒙药三味檀香胶囊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蒙药三味檀香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依据治疗用药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分别接受蒙药三味檀香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单一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检查结果均少于治疗前;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78.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蒙药三味檀香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高,安全性有保障,可以广泛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劳格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及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显效5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显效37例,有效2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1.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田成海;张立春;贾旭迪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成人胫骨远端内侧锁定板在大龄儿童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成人胫骨远端内侧锁定板在大龄儿童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大龄儿童股骨远端骨折患儿,共80例.按照1:1比例,将80例大龄儿童股骨远端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成人胫骨远端内侧锁定板,n=40)与对照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n=40).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胫骨远端内侧锁定板在大龄儿童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赖蔚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经数字随机原则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多样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护理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提供多样性护理干预,能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显著改善,让其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

    作者:徐凤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小儿消化不良治疗中应用雷尼替丁结合多潘立酮的疗效评

    目的 分析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结合运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通过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常规组(80.0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是16.67%,常规组是30.00%,治疗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结合运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中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陈建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对比

    目的 总结酮替芬、孟鲁司特分别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采用酮替芬治疗,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酮替芬相对于孟鲁司特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自建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天麻定风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应用天麻定风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天麻定风汤.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颈动脉内膜厚度为(1.72±0.59),颈动脉斑块为(0.73±0.32)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TC为(6.54±0.61)mmol/L,TG为(2.68±0.24)mmol/L,HDL-C为(1.27±0.21)mmol/L,LDL-C为(4.18±0.36)m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TC、HDL-C与LDL-C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应用天麻定风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杨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索分析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等病情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对患者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的消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斌;李建民;王如珠;林杰;顾爱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免疫抑制剂联合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目的 观察与研究免疫抑制联合中药治疗再生障碍贫血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2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再生障碍贫血疾病的患者60例,随后将这60例患者等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免疫制剂治疗,免疫制剂主要为环孢霉素A(英文简称为CsA),而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免疫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补肾中药治疗处方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而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且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分析情况均明显改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提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免疫制剂联合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青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将脑梗塞患者118例作为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n=59)与对照组(n=59).对照组单独阿斯匹林治疗,试验组联合阿斯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疗效及NHISS评分.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55/59),对照组为81.3%(48/59),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NHIS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阿斯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王云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将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一年后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结果 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后,观察组疾病的发生率为15%,远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 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的床效比较显著,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病症,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应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仲召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