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徵;孙秀丽;吴红梅;韩晓文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的施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施行价值明显,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盖永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评分为(10.5±1.0)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评分为(7.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作者:雷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妊高症患者分娩期心理状态,进一步实施有效干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高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明确妊高症患者分娩期心理状态的情况下,有必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进而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郐晓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推拿治疗方式,参照组患者实施针刺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治疗3周时间,对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疼痛测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以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用推拿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感,并且提升肩关节的运动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纪松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孕产妇42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全面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基础护理。结果实验组母婴生命体征要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妊高症的低于对照组孕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在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中有一定的效果,本实验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国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未合并心脑血管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对比疗效。结果在嗜甜食、低血压发生频率≥1次/月、近1年有血糖发作、吸烟四项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血糖达标率两项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89.58%,对照组为9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诸多,临床有必要针对患者加强血糖监测、血压控制,同时根据合并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进一步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许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大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的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大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唤醒患者的求生欲望;同时严格注意患者的血压,严防患者在手术前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状况出现,告诫患者不能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时进行手术准备;在手术之后,严格注意患者血压的高低,注意患者疼痛部位、时间等的变化,严防患者出现心肌梗、冠心病等。结果通过严格观察,以及及时的治疗,患者未因并发症而影响到疗效。结论大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的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赵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讨论低分子肝素和银杏达莫对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配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源性脑栓塞,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金国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与右旋糖酐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予以尼莫通+复方丹参+左旋糖酐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左旋糖酐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71.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与右旋糖酐治疗脑梗塞的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具有极高的临床选择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贵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心脏患者的非心脏手术前的麻醉前准备以及心血管危险性的估计。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实施非心脏手术的心脏病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并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对患者诊疗进行调节,观察患者术中是否发生心肌缺血等不良并发症。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术前精心准备,以及对心血管危险性的估计以及预防,患者无1例发生因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结论在心脏患者在实施非心脏手术的时候,要对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尽量避免可能导致血管危险的因素,做好充分的麻醉前准备可以有效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柳跃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老年患者31例,患者均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其治疗前后肌力自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结果针对患者个性化的综合治疗后可以发现,患者在治疗后肌力得到提升,生活基本可以得到自理,预后得到改善。结论通过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围术期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肌力,改善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以及预后,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玉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脾胃气虚住院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能有效提高疗效,降低病情复发率,且临床并发症较少,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艳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复苏后低温林格液诱导亚低温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恢复自主循环之后,马上静脉输注4℃的林格液诱导降温,让患者体温降到32~34℃;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体外降温法诱导降温;两组患者都用亚低温治疗仪维持24 h之后缓慢恢复体温;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达到人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实施低温林格液诱导低温治疗与护理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可以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仉玉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2月~9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将患者按照挂号的编号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展开探讨。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儿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律失常患儿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控制患儿疾病的进展,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艳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慢性阻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中苏子降气丸联合多索茶碱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多索茶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苏子降气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苏子降气丸与多索茶碱片联合作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中,疗效优于多索茶碱片单独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呼树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老年患者普外科手术后心率失常的监护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2015年6月我院就诊的>65岁的行普外科手术操作的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患者的护理,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特殊方法监护普外手术的老年患者中有发生心律失常患者7例。结论老年患者在普外科手术后采用有效的监护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方法对临床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赵玮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活血利水的中药组方对于狼疮性肾炎的疗效,以探讨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质量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成中医组以及中西医结合组,各31例。中医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而中西医结合组则在中药的基础之上加用注环磷酰胺治疗。分别在患者治疗后的第6个月以及第12个月进行复查,并且对于复查的结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为84.11%,显著低于中西医结合组的9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热养阴、活血利水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对于狼疮性肾炎畸形有效的控制,对于提高疗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冷少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心肌病(DDM)诊断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为扩张性心肌病(DCM组),35例为缺血性心肌病(ICM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形态结构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对两组心脏形态结构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功能进行对比,归纳如下,心尖部室壁厚度:DCM组变薄不明显,ICM组明显变薄;左室外型:DCM组球形,ICM组左室增大,形态规则;室壁运动幅度:DCM组弥漫性减低,ICM组节段性运动减低;室壁增厚率:DCM组降低,ICM组节段性运动减低;瓣膜关闭不全:DCM组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以及肺动脉瓣,ICM组二尖瓣;心功能:DCM组EF (左室射血分数)、FS(短周缩短率)降低非常明显,ICM组EF、FS有降低,不明显。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应用,可通过区分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尖部室壁厚度、左室外型、室壁运动幅度、室壁增厚率、瓣膜关闭不全组织以及心功能来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谢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普外科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88%(P<0.05)。结论普外科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实施综合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郑淑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针对小儿哮喘临床缓减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探讨其终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即抽样方法将其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终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经过相应的治疗病情均有所缓减,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哮喘疾病一般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方法,但对小儿的身体免疫环境与肺部器官造成的破坏较大,如药量用量不佳,则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并发症,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疗效更加显著,且中药具有调节患儿功能器官的作用,可以帮助患儿后期获得更佳的恢复,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崔桂杰;孙爱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