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张平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关系
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非冠心病的健康者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与对照组HCY、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子.试验组与对照组HCY、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体内的HCY和hs-CRP状况经治疗后显著下降,同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并引起人们的重视.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对两组的血浆TNF-α和hs-CRP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血浆TNF-α水平为(346.3±42.5)ng/L,hs-CRP为(5.6±0.4)mg/L,对照组血浆TNF-α水平为(100.5±12.8)ng/L,hs-CRP为(0.7±0.1)mg/L,由以上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血浆TNF-α、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组的血浆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组的TNF-α和hs-CRP水平(P<0.05),心功能Ⅲ级组的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Ⅱ级组的TNF-α和hs-CRP水平(P<0.05),心功能Ⅱ级组的血浆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组的血浆TNF-α和hs-CRP水平(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NF-α和s-CRP升高,升高的水平和心功能有关.

    作者:孙君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相关micro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相关micro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病情不同将其分为Ⅰ组(稳定型心绞痛)和Ⅱ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各30例.另选取同期来院检查的健康者30名作为Ⅲ组.检查内容包括血细胞参数、生化指标,同时在冠脉造影检查下对Ⅰ、Ⅱ组行Gensini评分.结果 Ⅰ、Ⅱ、Ⅲ组组间血细胞参数、生化指标对比;Ⅰ、Ⅱ两组的冠脉造影结果;I组患者的microRNA与Gensin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患者的microRNA与Gensin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相关microRNA有表达,同时microRNA与冠脉狭窄有关,血小板中microRNA在诊断冠心病问题上可作为一种生物标记物而存在.

    作者:赵运梅;李琳;高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对临床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对临床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的手段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加用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对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7%,消化道出血发生率6.52,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39%,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通过服用麝香保心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并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振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长QT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1 定义长QT间期综合征(LQTS)是以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为基础而诊断的,可伴T波及ST段改变,临床上则表现为易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s de Pointes,Tdp)、室颤等,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黑矇、晕厥,甚至猝死.

    作者:胡宇才;阮燕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自愿的原则对照组33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其它33例接受单纯西医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副作用小,经济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仁凯;付学凯;孙天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分析PCX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行足细胞标志蛋白(PCX)检测,并探讨PCX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DN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个亚组,各32例,亚Ⅰ组正常蛋白尿、亚Ⅱ组微量白蛋白尿与亚Ⅲ组大量白蛋白尿,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96名作为对照组,均行尿沉渣PCX检测,观察比较PCX的表达水平.结果 DN组患者尿沉渣中PCX表达水平(24.6±7.53)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PCX表达水平(4.75±1.24)μg/L;亚Ⅰ组、亚Ⅱ组、亚Ⅲ组PCX表达水平分别为(19.2±4.85)μg/L、(23.8±5.39)μg/L、(29.4±8.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患者尿沉渣中存在高水平的PCX表达,白蛋白尿水平越高,则PCX表达越高,监测PCX有助于DN患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与病变程度评估.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医外治三联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分析膝骨性关节炎中医外治三联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注射透明质酸钠进行治疗,B组采取中药熏敷、手法弹拨、压腿锻炼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7.5%,B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现轻度皮肤过敏反应患者1例,其余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外治三联法治疗疾病,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应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郑大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头晕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头晕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运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眩晕缓解时间为(5.15±2.66)天、耳鸣缓解时间为(4.15±1.58)天、平衡障碍缓解时间为(4.25±2.65)天,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后循环缺血性头晕患者而言,运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信息技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极大的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对医院医保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医保支付方式、异地结算等方面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医院的挂号、就诊等各个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医院医保管理的重要性,以信息技术如何在医保管理中应用.

    作者:司存武;孙海昕;郭艳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256层螺旋CT检查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分析

    目的 浅析256层螺旋CT检查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256层CT心脏血管成像(CTA)和经胸部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的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证实.将TTE、CTA结构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CTA检查和TTE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94.51%、89.01%,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CTA检查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在诊断及三维立体成像效果方面的优势明显优于超生心动图检查,对小儿先心病术式选择有指导意义.

    作者:杨房;翟波;别彩荣;郑景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心率、血压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率、血压,并缩短其住院时间.

    作者:孙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住院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并探讨影响心理韧性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对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结果 调查对象心理韧性得分为(46.44±16.55)分.其中坚韧性、自强、乐观三个维度的得分依次为(23.33±9.09)分、(15.66±5.93)分、(7.45±2.82)分;不同的年龄、职业、工作状态、文化程度之间心理韧性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发作次数也影响了患者心理韧性;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有工作状态、文化程度和脑卒中发作次数.结论 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较低,工作状态、文化程度和患脑卒中次数是住院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护理工作需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促进其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作者:马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4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取肠胃外营养治疗方法,试验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血清IgA水平和血清IgG水平.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较对照组的78.87%高,血清IgA水平和血清Ig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伟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94例与对照组93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硫糖铝+雷尼替丁治疗;研究组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与单纯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79.5%相比,我院自拟中药方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总有效率91.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对照组复发21例,研究组复发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西药治疗胃溃疡的复发率分别为9.5%、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自拟中药方辅助硫糖铝+雷尼替丁治疗胃溃疡可提高治疗疗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急性中风患者接受中医内科治疗的疗效探究

    目的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急性中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中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性中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内科治疗手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以及总有效率等方面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内科治疗急性中风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疗效,且疗效显著.

    作者:李新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检验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对高血压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分为观察1组(Ⅰ期患者)22例、观察2组(Ⅱ期患者)27例,观察3组(Ⅲ期患者)16例,并选取同期到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4名作为对照组.运用散射比浊法,对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以及尿转铁蛋白(TRF)水平进行测定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TRF、α1-MG以及MA水平有一定提高,且随着高血压病程的严重而提高,其中观察1组患者的α1-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与观察3组TRF、α1-MG以及MA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α1-MG以及MA水平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十分敏感,联合检测能够促使阳性率的显著提高.

    作者:杜文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合猪苓汤配合西药治疗阴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阴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包括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保肝,利尿,加强营养等方面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加减进行中西医治疗.比较观察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指标变化、疗效.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49.83±5.62)分、(49.45±4.4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21.32±3.45)分、(40.83±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PTA、ALB值均升高,AST、ALT、STB值均降低,治疗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炙甘草汤合猪苓汤配合西药治疗阴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对于患者的长期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云涛;孙绍科;范树中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丛集性头痛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丛集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患有丛集性头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了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经过2周的治疗以后,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研究组改善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均没发生不良反应与器官功能异常现象.结论 使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丛集性头痛,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对人体无明显的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文骞;徐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75岁以上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选择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方法对75岁以上房颤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75岁以上房颤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房颤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通过对比出现血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以突出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价值.结果 在出现血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75岁以上房颤患者,临床选择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出现出血概率以及出现血栓概率显著降低,终显著提高75岁以上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雪洋;褚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分析检测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分析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研究组;并从同期健康检验人员中抽选40名,将其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尿微量蛋白,比对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尿微量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对于评估病情、早期治疗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