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康复锻炼与中药导入护理

赵颖

关键词:中药离子导入护理,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康复锻炼
摘要:目的 分析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康复锻炼与中药导入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11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与中药导入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康复锻炼与中药导入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产生的疼痛感,并能够将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提高,值得广泛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脂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脂伴Ⅱ型糖尿病患者效果及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脂伴Ⅱ型糖尿病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及降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结果 观察组TC、LDL、TG显著低于对照组,H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T、CRP著低于对照组,N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脂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有较好保护作用.

    作者:谭顺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探讨及对策研究

    目的 对临床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集的血液标本5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对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 5000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250份(5%),其中不合格的类型主要包括血量不足、抗凝不全、溶血现象等,这些问题较为普遍,除此之外,不合格原因还有样本放置时间不合理、盛放样本的器皿不合适.结论 为减少临床样本血液不合格数量和比例,应该从完善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入手,持续提高检验工作者的操作规范和专业素质,全面提高血液合格率.

    作者:王永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加强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对比护理前与护理后患儿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之后患儿的肺功能指标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高峰流量(PEFR)水平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结论 给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其肺功能状况,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蕊;周玉梅;徐瑞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MRI不同序列扫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诊断中采用MRI不同序列扫描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磁共振进行扫描.结果 在常规的诊断后,患儿的阳性率为90.63%,在运用常规的磁共振检查,共检查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患儿19例,在运用磁共振结合MRI不同序列扫描,共检查出缺氧缺血患儿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磁共振检测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序列扫描,可以提高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江文婷;汪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后,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后,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焦虑评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姜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了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医学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脑血管治疗的90名患者,随机将其等量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除了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外,还要加入介入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恢复率为8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比对照组的25%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护理应用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能明显提高患者恢复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地奥心血康胶囊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地奥心血康胶囊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地奥心血康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缩短,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比较突出,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方面更具临床意义,预后较好.

    作者:张裕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采用中西结合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采用中西结合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腹泻患儿6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单药组与联合组,单药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3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难治性腹泻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汉卿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月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用量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月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用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较为可观.

    作者:蔡昶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药通心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通心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 择取我院近期收治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43例,中药组以通心散治疗,西药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中药组的治疗有效率97.67%,西药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72%,中药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通心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纪耀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冠心病介入术后康复管理

    冠心病的临床干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三种,但实际上心脏康复治疗的作用在冠心病患者的管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临床上对冠心病还是重在疾病的下游治疗,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工作还很不完善、很不到位.本文谈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的价值、目前面临的困惑以及如何规范开展心脏康复管理工作.

    作者:赵明中;郝晓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银丹心脑通和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银丹心脑通与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科室内2015年1月~2016年3月心衰患者80例选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衰治疗,研究组予以银丹心脑通和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LVEF、LVF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弹脑心通与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在在治疗心衰中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多奈哌齐应用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于2013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105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1例)和实验组(54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和多奈哌齐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CDR评分、ADL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和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奈哌齐应用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肖桂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眩晕病患者21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方案,试验组采取联合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谷聪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温阳化饮法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温阳化饮法对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温阳化饮法治疗,对比两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身体领域及情绪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完成4周治疗后,观察组身体领域及情绪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4周治疗时间内,两组间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CHF患者的治疗中,中医温阳化饮法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

    作者:殷守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ICU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ICU行机械通气治疗对重症肺心病呼吸衰竭的疗效和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近年来本院ICU收治的重症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及治疗后的转归情况,分析临床治疗体会.结果 研究对象治疗后PaO2和FEV1/FVC%显著增高,PaCO2和呼吸困难评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含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好转出院67例(95.71%),死亡3例(4.29%).死亡原因均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ICU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救治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应用ECMO治疗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一例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临床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抢救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1例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体外膜肺治疗,治疗期间做好病情观察与监测、做好患者肢体循环以及出血、栓塞、溶血、感染、基础护理等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患者顺利康复.结论 严密的病情监测和有效的护理是体外膜肺治疗暴发性心肌炎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魏小然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塞的护理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与观察对脑梗塞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近一年内收治的124例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方式,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3个月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治疗脑梗塞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洁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小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分析小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TAPVC患儿18例,对其采取术前常规护理,术后衔接性护理及预防性护理,总结本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 术后患儿并发肺部感染4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并发肺出血2例,应用东莨菪碱改善微循环、调整呼吸机使用后好转;所有患儿在精心治疗及优质护理后,均恢复良好并康复出院.结论 合理的护理方法可显著提高本病的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晓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冠心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接受我社区管理的冠心病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接受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降低风险因素.

    作者:刘慧萍;穆红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