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孝龙;张恒;史晓俊
目的 对中西医治疗冠心病的互补性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翻阅相关研究资料对中西医互补应用在冠心病相关治疗中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与结论 借助中西医的互补性,可以在再灌注后出现的心肌无再流、再灌注损伤和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等治疗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有进一步提高再灌注疗法疗效的可能性.
作者:王欢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保证患者获得更佳疗效,并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守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分析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后迷走神经异常反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90例,其中46例患者发生迷走神经异常反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迷走神经异常反射的因素.结果 患者的精神状态、术前禁食时间、穿刺途径、拔管时间是影响迷走神经异常反射的主要因素,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状态紧张、术前禁食时间>4 h、经股动脉穿刺、术后立即拔管会引起迷走神经异常发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后迷走神经异常反射的相关因素包括精神状态、术前禁食时间、穿刺途径、拔管时间,术中、术后应积极规避这些危险因素,避免迷走神经异常发射的发生.
作者:何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高血压病护理、饮食护理及预防护理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3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术后病情恢复良好,患者满意率高达100.0%.结论 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术后病情的早期恢复,效果理想.
作者:曹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消风汤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对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的疗效,并分析消风汤方组中各味中药对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的临床治疗机制.方法 74例急性荨麻疹风热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给予消风汤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对照组给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7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风汤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闫婵娟;陈璐;陈乐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草药制剂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骨髓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M组和N组,各55例.M组采用中草药制剂进行冲洗治疗,N组采用普通药物进行冲洗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M组患者的疗效高于N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N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草药制剂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使患者的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近年来脓毒症休克的发病率仍然不断增高,随着临床治疗技术及方法的发展与推广,其病死率有所降低,但脓毒症休克仍然是重症医学研究的重点.体温异常是脓毒症休克的特点之一,体温变化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体温监测操作非常简单方便.因此对脓毒症休克体温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亚低温治疗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这为脓毒症休克患者体温过高的有效控制提供了可能,但亚低温治疗对脓毒症休克临床裨益的大小,目前尚缺乏相关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证实.而针对脓毒症休克自发性低体温的调节措施,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作者:袁丁;万有栋;朱瑞雪;孙同文;高艳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危急综合征,死亡率较高.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包括积极有效的院前、院内急救,专业的确定性和(或)创伤控制手术,合理恰当的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感染的预防,实用的监测手段以及标准一体化的护理流程.
作者:高艳霞;密重庆;万有栋;袁丁;孙同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障碍正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伴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葡醛内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护肝宁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约为96.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比两组ALT、AST及GGT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可有效提高该病症的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异常情况,故值得推广.
作者:曾永和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分别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30例.单一组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种麻醉后的效果、血压情况、持续时间及起效时间等.结果 经不同麻醉后,联合组的效果优于单一组,且麻醉后起效时间快,术中无体动,血压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高血征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效果比硬膜外麻醉效果好,不仅起效时间较快,术中无体动,减少了术中牵拉,而且维持血压在稳定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月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中应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存在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的孕妇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定义为实验组,然后选取另外3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然后对其检查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通过病理检查后发现,实验组患者中发病部位位于隔叶及后叶下移比较常见,尤其是隔叶非常明显.同时还发现实验组患者的MTD指标高于对照组,而TV-心尖/TV-房顶、TV-心尖/MV-心尖、ARV/ALV、ARV/ARV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临床诊断过程中为其提供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对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有效的检查,而且还能为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良好的借鉴,从而确保患儿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邹翰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分析预防性冠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对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初发并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于PCI术前静脉滴注替罗非班,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PCI术前预防性冠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对照组患者则行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血流计帧数(LTFL)、ST段回落情况、CK-MB峰值及IRA无复流情况,同时比较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PCI术后IRA分布(3.92%)及CK-MB峰值(187±62)明显低于对照组(19.61%;288±115),其TIMIⅢ级血流比例(100.0%)、校正TIMI帧数(27±3)及ST段回落>50%比例(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84.31%、22±1、76.47%),且其术后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96%、7.84%、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7.65%、29.41%、23.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冠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可有效改善STEMI患者的冠脉微循环及心肌灌注,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直接PCI术后心肌梗死面积,对改善心功能有积极意义.
作者:崔广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肝素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10天后,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替罗非班和肝素钠联合用药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预后疗效好.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肝素钠能够有效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且预后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士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通心络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00例.按照先后入院的顺序方式分成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以银杏叶片为服用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以通胶囊为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两者治疗期均为三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复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运用、推广.
作者:呼思毓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探讨糖尿病足治疗新途径.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以芪参益气滴丸,1包/次,3次/d,口服;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加2 mL注射用水溶解后肌肉注射,1次/d,观察4周后评估疗效.并应用肌电图测定治疗前后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测定治疗前后双侧动脉、双侧胫后动脉、双侧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结果 两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具有更高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MNCV、SNCV均较前有改善,组内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可提高总有效率和治愈率,疗效确切,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新途径,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玲;吴爱华;牛尤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观察2组护理前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一般生活功能(12.6±3.5)分、社会心理功能(22.8±6.4)分、工作状况(9.3±2.9)分、医疗情况(10.6±6.1)分、体力(19.5±9.4)分、病情(19.6±7.3)分,对照组一般生活功能(6.2±1.7)分、社会心理功能(12.4±4.8)分、工作状况(4.2±2.0)分、医疗情况(4.8±2.3)分、体力(9.5±3.6)分、病情(8.5±3.2)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为(35.6±10.3)分,SDS评分为(35.9±12.5)分,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为(46.8±12.3)分,SDS评分为(47.0±13.6)分,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王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感染后咳嗽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单一的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低于观察组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感染后咳嗽的患者予以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疗效显著,且疗效显效快,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维娟;叶珊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小儿厌食症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儿童厌食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90例.其中参照组的患儿口服吗丁啉悬液及胃蛋白酶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采用参苓白术颗粒进行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厌食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且患儿的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体重增加情况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5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22%,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的厌食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还能改善患儿的自生活质量,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沙新奂;马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本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8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8周后观察患者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阿托伐他汀钙片可降低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少.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改善妊娠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对照组妊娠结局总不良率(30.95%)高于观察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