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与分析

张守爱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保证患者获得更佳疗效,并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辛伐他汀对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血脂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血清铁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TC、TG、LD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并对血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牛炳英;李博;王芙蕊;武江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草药制剂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中草药制剂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骨髓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M组和N组,各55例.M组采用中草药制剂进行冲洗治疗,N组采用普通药物进行冲洗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M组患者的疗效高于N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N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草药制剂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使患者的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心绞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老年心绞痛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预防性冠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对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分析预防性冠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对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初发并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于PCI术前静脉滴注替罗非班,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PCI术前预防性冠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对照组患者则行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血流计帧数(LTFL)、ST段回落情况、CK-MB峰值及IRA无复流情况,同时比较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PCI术后IRA分布(3.92%)及CK-MB峰值(187±62)明显低于对照组(19.61%;288±115),其TIMIⅢ级血流比例(100.0%)、校正TIMI帧数(27±3)及ST段回落>50%比例(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84.31%、22±1、76.47%),且其术后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96%、7.84%、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7.65%、29.41%、23.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冠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可有效改善STEMI患者的冠脉微循环及心肌灌注,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直接PCI术后心肌梗死面积,对改善心功能有积极意义.

    作者:崔广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个体护理计划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个体护理计划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心脏搭桥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护理,分析两组应用效果及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SA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总满意率97.14%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搭桥术中实施个体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从而提高疗效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气虚血瘀型胸痹心痛运用养阴益气活血汤治疗的分析

    目的 探讨气虚血瘀型胸痹心痛采用养阴益气活血汤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诊的气虚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113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采用养阴益气活血汤治疗)和对照组57例(采用丹红注射液的方法治疗).结果 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组间疗效对比,观察组94.64%优于对照组78.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轻微头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当前气虚血瘀型胸痹心痛临床治疗过程中,养阴益气活血汤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春巧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脓毒症休克的体温控制

    近年来脓毒症休克的发病率仍然不断增高,随着临床治疗技术及方法的发展与推广,其病死率有所降低,但脓毒症休克仍然是重症医学研究的重点.体温异常是脓毒症休克的特点之一,体温变化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体温监测操作非常简单方便.因此对脓毒症休克体温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亚低温治疗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这为脓毒症休克患者体温过高的有效控制提供了可能,但亚低温治疗对脓毒症休克临床裨益的大小,目前尚缺乏相关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证实.而针对脓毒症休克自发性低体温的调节措施,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作者:袁丁;万有栋;朱瑞雪;孙同文;高艳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的效果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放疗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放疗联合中药的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食管癌,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原发性失眠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究原发性失眠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本院就诊的PI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以同一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PI组患者血清TNF-α的表达水平为(47.10±4.91)pg/mL,健康对照组血清中TNF-α的表达水平为(31.60±2.12)pg/mL,PI组患者血清中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的表达水平与原发性失眠有密切的关系,但是TNF-α在原发性失眠中的研究尚少,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为临床治疗和应用提供更有利的价值.

    作者:罗爱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探究缬沙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缬沙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成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远高于对照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任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掌握率97.6%高于对照组的总掌握率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增强疾病知识,对预后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刘莹;崔丽萍;王彩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替罗非班联合肝素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肝素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10天后,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替罗非班和肝素钠联合用药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预后疗效好.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肝素钠能够有效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且预后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士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探讨糖尿病足治疗新途径.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以芪参益气滴丸,1包/次,3次/d,口服;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加2 mL注射用水溶解后肌肉注射,1次/d,观察4周后评估疗效.并应用肌电图测定治疗前后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测定治疗前后双侧动脉、双侧胫后动脉、双侧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结果 两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具有更高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MNCV、SNCV均较前有改善,组内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可提高总有效率和治愈率,疗效确切,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新途径,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玲;吴爱华;牛尤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厌食症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儿童厌食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90例.其中参照组的患儿口服吗丁啉悬液及胃蛋白酶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采用参苓白术颗粒进行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厌食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且患儿的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体重增加情况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5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22%,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的厌食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还能改善患儿的自生活质量,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沙新奂;马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20例进行分组研究,即甲组与乙组,每组60例.甲组采取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乙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甲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76.67%,低于乙组的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疗效,效果剖为显著,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朴东振;朱哲;罗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创伤性休克救治的研究进展

    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危急综合征,死亡率较高.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包括积极有效的院前、院内急救,专业的确定性和(或)创伤控制手术,合理恰当的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感染的预防,实用的监测手段以及标准一体化的护理流程.

    作者:高艳霞;密重庆;万有栋;袁丁;孙同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健康的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健康行为进行判断.结果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自我护理平均分(105.9±16.7)分,健康行为平均分(121.6±27.3)分,都处于中等水平,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正比例关系.结论 对于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而言,要能够重视其自身的压力调节,心理健康情况以及躯体活动情况,以能够更好的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作者:杨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胎儿心脏超声在三尖瓣下移畸形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中应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存在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的孕妇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定义为实验组,然后选取另外3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然后对其检查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通过病理检查后发现,实验组患者中发病部位位于隔叶及后叶下移比较常见,尤其是隔叶非常明显.同时还发现实验组患者的MTD指标高于对照组,而TV-心尖/TV-房顶、TV-心尖/MV-心尖、ARV/ALV、ARV/ARV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临床诊断过程中为其提供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对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有效的检查,而且还能为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良好的借鉴,从而确保患儿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邹翰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抗精神病药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①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②治疗前,两组HAD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DM评分均降低,实验组HADM评分在不同时间段(治疗后第2、4、6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组用药后副反应发生率为14.28%与对照组11.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治疗中,抗精神病药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消除抑郁情绪,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唐雷;龚琴;杜文志;林垠帆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