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衰的效果

王琳

关键词:吲达帕胺, 氨氯地平, 高血压, 冠心病, 心衰,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 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衰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统计各项数据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SF-36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BNP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表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4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在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应用常规方法治疗,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增加氯吡格雷治疗,将其行不同疗法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对此分析.结果 经对应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加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雪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姚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NT-proBNP、cTnT、hs-CRP联合检测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探讨血NT-proBNP、cTnT、hs-CRP联合检测在慢性心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表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NT-proBNP、cTnT、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NT-proBNP、cTnT、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T-proBNP、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但cTnT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的NT-proBNP、cTnT、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作者:张凯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选取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而对照组则进行常规针刺法,28天后复评肌痉挛状态.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张力以及肌痉挛状态都比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对改善患者肌张力以及肌痉挛状态有着良好效果.

    作者:张海燕;严玲;满慧静;宋宏颖;杨清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通脑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68%;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血通脑汤治疗效果较好,不仅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更加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

    目的 探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改善情况以及对内皮细胞功能(von Willebrand因子、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评分低于治疗前,几组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予以银杏达莫治疗,改善其基本临床症状,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补阳还五汤防治心血管病研究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研究者也在心血管治疗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力争药物从根本上降低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在临床工作者的研究下,发现补阳还五汤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的是补阳还五汤的基本成分及作用,其次讲述了补阳还五汤在临床疾病上所起的作用.

    作者:陈玥璇;张志明;雍文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50例.甲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乙组采用单纯的西医进行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甲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乙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乙组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取得的疗效颇为显著,且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任建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选择冠心病PCI术后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4周后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测评分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测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探讨给予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组则在观察组的基础上使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应用连续性护理进行干预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为87%,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宇光;徐伟华;伍艳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对比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2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氨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颈动脉板块积分,将其分为2分组202例、4分组176例及6分组222例.回顾分析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不同颈动脉板块积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LDL、HDL、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除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吸烟史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也是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主要因素,应该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 分析高血压对老年人心理状态的影响,制定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调查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①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存在悲观抑郁、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状态;②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心理状态.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存在不良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疗效.

    作者:魏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效果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较单一予以西药治疗显著,且性价比较高,值得临床稚广.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近两年我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中医组(中医护理+传统护理)与传统组(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中医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VAS评分皆明显下降,且中医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于骨科治疗中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疗效.

    作者:张鑫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运动平板试验对青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运动平板试验对青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青年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5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运动平板试验,分析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青年男性患者的运动平板试验诊断的准确性(95.7%)与青年女性患者(94.3%)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青年男性患者的运动平板试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83.2%、92.8%)与青年女性患者(47.6%、59.9%)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平板试验对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高于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高敬亭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扶正解毒汤与放疗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分析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扶正解毒汤与放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单纯放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扶正解毒汤与放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毒副反应发生率为80%、6.67%,对照组为56.67%、23.33%.结论 扶正解毒汤与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提高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王相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片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具有在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徐俊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盆腔炎中医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在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4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2例.在进行两组患者护理过程时均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进行实验组患者护理过程时增加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对应性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郑菲菲;娄海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

    目的 研究在护理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惠儿中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泌尿外科围术期患儿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参照组予以我院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有效、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护理满意度96.96%、术后1天焦虑评分(46.31±3.27)、术前1天焦虑评分(54.28±4.21)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2.72%、术后1天焦虑评分(54.67±3.19)、术前1天焦虑评分(65.29±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有效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患儿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缓解患儿焦虑情绪,提升患儿与家属的满意度,改善临床护理依从性.

    作者:赵胜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