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叶明玉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 并发症,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自2012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住入院的拟行胆囊切除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5例.实验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术相比,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不仅可行,而且很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在科室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X组和Y组,各45.Y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片治疗,X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X、Y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情况(收缩压以及舒张压)、血脂情况(TC、TG、LDL-C以及HDL-C)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X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情况(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以及血脂情况(TC、TG、LDL-C以及HDL-C)均优于Y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4%)远低于Y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显著,血压以及血脂逐渐趋于稳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吕建玲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医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作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各43例.单一组行基础护理干预,综合组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体有效率以及康复情况.结果 综合组总体有效率41例(95.35%)显著高于单一组33例(76.74%),两组护理前的Barthel评分、运动能力评分(M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Barthel评分、MAS评分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中医综合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获取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乌兰格日勒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房间隔缺损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房间隔缺损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为房间隔缺损的心电图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超诊断进行确诊,然后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比心电图与彩超的检查结果,分析心电图表现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患者56例,占93.33%,心房颤动4例,占6.67%;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32例,占53.33%;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4例,占23.33%;下壁导联R波切迹18例,占30.00%;电轴右偏20例,占33.33%;房颤、房速8例,占13.33%,正常患者12例,占20.00%.结论 房间隔缺损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对于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诊断过程中值得应用.

    作者:张天静;施露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超声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超声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观察组,然后再选取同时期我院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归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超声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Ⅴ型、Ⅳ型、Ⅲ型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Ⅱ型、Ⅰ型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溃疡斑、硬斑、软斑、扁平斑的发生率显著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IMT值为(1.38±0.19)mm,显著大于对照组的(0.32±0.02)mm.结论 超声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诊断中的价值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红荣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浅谈试探法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试探法是主要应用于疾病处在疑似之间,一时难以决断之时;病情复杂,病势危机的情况下的一种诊疗方法.现代医学中某些疾病如肠伤寒,疟疾等,在实验室检查、血液病诊断依据一时不足时也往往采用试探法进行诊治.早在1700多年前,我国医学大家张仲景就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具体运用了试探法,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DL-C、LDL-C、TG、TC等血脂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肖惟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心血管科临床应用中成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 研究心血管科临床应用中成药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诊治患者120例.按照先后顺序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40例使用通心络胶囊药方;B组患者40例用脑心通胶囊药方;C组患者40例用血塞通滴丸药方.结果 使用脑心通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通心络、血塞通滴丸;使用脑心通的患者用药量减少率优于使用通心络、血塞通滴丸的患者.结论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更有效.

    作者:刘朋云;高永强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探讨细化基础护理对提升优质护理质量的效果

    目的 探讨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1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的患者,细化基础护理应用于实验组患者,终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达到94.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仅仅为83.6%;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化基础护理服务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赵玉洁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负荷深呼吸训练治疗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效果

    目的 探究负荷深呼吸训练治疗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日常活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负荷深呼吸训练.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通过负荷深呼吸训练,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戈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7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西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7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5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康复护理干预结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损伤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临床分析康复护理干预结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损伤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脑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研究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明显要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脑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和高压氧联合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减少致残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保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高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近年来,糖尿病(diabetes DM)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指中等以上动脉的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动脉壁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的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更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重要的细胞成分.现就高糖对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做一概述.

    作者:张甜甜;丁颖超;苏宁;任建民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腹股沟疝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 对腹股沟疝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伴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手术全程降压药物用量;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血压水平的差异.结果 综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手术时间、手术全程降压药物用量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综合组血压水平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疝伴高血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稳定血压,减少降压药物使用量,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娟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黄连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气虚痰瘀互阻型)心绞痛65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黄连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气虚痰瘀互阻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气虚痰瘀互阻型)心绞痛门诊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心绞痛临床症状积分、心电图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4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7%(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心绞痛临床症状积分、心电图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本研究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意外事件.结论 黄连温胆汤联合西药可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气虚痰瘀互阻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曹丽云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心肌细胞凋亡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心肌细胞凋亡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比缺血期与再灌注期的心律失常发生机率、STT段改变状况、平均持续时间,分析心机丙二醛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了解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缺血期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7.8%,室性早搏发生率为15.3%,室速发生率为10.6%.再灌注之后,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30.5%,室性早搏发生率为68.1%,室速发生率为32.7%,再灌注指标明显比缺血期增高.缺血期的室速的平均发作时间上升,上升至(496±104)s,再灌注之后,室颤持续时间平均为(199±23)s.与缺血组相比较,在灌注之后心机丙二醛含量增高,并且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再灌注2小时后呈现下降趋势,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接学再灌注心肌损伤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机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变化呈现负相关关系,心肌细胞凋亡变化和心机丙二醛变化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心律失常与氧自由基和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冯旭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全程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全程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20名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并实施全程质控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及灭菌质量.结果 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后工作质量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后灭菌质量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质控管理能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及灭菌质量.

    作者:丁倩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个体化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收治入院的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的患者44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Y组,22例)和对照组(D组,22例).D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泌尿外科基础护理,Y组患者在D组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及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感染、电切综合征及膀胱痉挛等并发症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两种模式护理后,Y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感染、电切综合征及膀胱痉挛等并发症均显著低于D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围术期中,能够降低术后出血、感染、电切综合征及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保证手术效果、低并发症、高满意度的优点,值得效仿.

    作者:徐秀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心脏手术后患者携带各种管道的护理管理

    临床研究显示,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往往会面临着心肺脑等机体各个器官及功能恢复的考验,不论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该类患者往往需要转入ICU进行密切观察,且患者全身都插满了各种管道,如何加强患者身上这些管道的护理,对于患者的预后及尽快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冬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我国的老龄化逐渐显现,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也日益加剧,特别是心脏疾病呈剧增模式,如何提高心梗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医务工作者日益关注的焦点,医院对此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但是好多乡镇医院的患者由于院前延迟,到达医院时已经错过了PCI、溶栓治疗的关键时期,导致患者死亡.为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导致心梗患者死亡相关因素进行探究.

    作者:姜麟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康复运动疗法联用针灸疗法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康复运动疗法联用针灸疗法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疗法,治疗组患者则联合使用康复运动疗法和针灸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93.57±5.22)分,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79.87±8.24)分,治疗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康复运动疗法联用针灸疗法对治疗中风后遗症进行治疗,可显著提升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周松林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