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分析

丁倩

关键词: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价值
摘要:目的 探究全程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20名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并实施全程质控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及灭菌质量.结果 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后工作质量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后灭菌质量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质控管理能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及灭菌质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性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性脑梗塞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完全性脑梗塞患者和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均分为50例,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完全性脑梗塞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供血动脉狭窄,侧支循环代偿障碍,加重脑梗塞症状,终形成进展性脑梗塞.

    作者:韩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分析中医综合疗法运用于缺血性脑中风治疗中的疗效

    文章阐述了运用于缺血性脑中风治疗中的几种中医综合疗法,并给出了其疗效判定标准,叙述了中医综合疗法运用于缺血性脑中风治疗中的疗效,以期跟同行业者交流、探讨.

    作者:徐茂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观察氨氯地平与尼群地平运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氨氯地平与尼群地平运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利用尼群地平治疗,观察组选择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为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结果分别为(143.6±11.8)mmHg、(73.2±11.2)mmHg,对照组为(157.5±10.1)mmHg、(87.6±13.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为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尼群地平相比较,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更为明显,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赵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取了个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明显高于对照组(8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钱宇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本次主要对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的编号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实验组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显著效果,对于患者的疾病具有良好的价值,应当积极采用.

    作者:宫波;文静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益气活血法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临床分析益气活血发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洛汀新降糖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益气活血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得知,研究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益气活血法治疗,能够起到活血通络和益气养阴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素亮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DL-C、LDL-C、TG、TC等血脂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肖惟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浅谈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总结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经验,患者舒适的接受手术治疗.方法 80例手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术前探访、手术中舒适护理、手术后舒适护理.结果 80例手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患者心理和生理都有改善.满意率100%.结论 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大幅提高.

    作者:李跃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细胞间粘附分子5对抗阿糖胞苷抑制分析

    目的 分析细胞间粘附分子5(ICAM-5)对抗阿糖胞苷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转染ICAM-5基因的PAJU-TLN细胞株与转染空载体的PAJU-NEO细胞株分别添加阿糖胞苷培养,并于24 h、48 h与72 h时观察两组细胞株的形态变化、存活率与凋亡率.结果 两组细胞株均受到阿糖胞苷一定程度的抑制,与PAJU-NEO细胞株相比,PAJU-TLN细胞在72 h受到阿糖胞苷抑制的形态损害较轻,24 h、48 h、72 h的存活率明显高于PAJU-NEO细胞株组,且凋亡率低于PAJU-NEO细胞株组.结论 ICAM-5在PAJU细胞表达后具有对抗阿糖胞苷抑制的作用,其能减轻细胞毒性,减少细胞凋亡,能够保护和营养神经.

    作者:杨和平;张贵强;谢荣汉;乔振虎;崔香香;韦英海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负荷深呼吸训练治疗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效果

    目的 探究负荷深呼吸训练治疗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日常活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负荷深呼吸训练.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中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通过负荷深呼吸训练,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戈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监测分析2016年1月~12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1例与同期进行糖尿病筛查的健康者51例,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清早空腹的血糖值,并统计学分析两组的测定结果.结果 经对比于健康者,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值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的合成特点为不可逆性,其不会受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波动而变化,也不因机体运动和饮食结构的影响而改变,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准确性很高的实验室指标,对糖尿病诊断及血糖控制效果的评估监测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努尔孜亚·吐尔孙;吾热古力·马木提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7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西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7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5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个体化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收治入院的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的患者44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Y组,22例)和对照组(D组,22例).D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泌尿外科基础护理,Y组患者在D组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及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感染、电切综合征及膀胱痉挛等并发症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两种模式护理后,Y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感染、电切综合征及膀胱痉挛等并发症均显著低于D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围术期中,能够降低术后出血、感染、电切综合征及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保证手术效果、低并发症、高满意度的优点,值得效仿.

    作者:徐秀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尘肺病中西医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

    尘肺病是目前受空气污染影响,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矿物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病是不可逆的,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是具有极其严重的影响问题和效果的.采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改善尘肺病的护理和治疗效果,完善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的负担,以延缓病情进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本文将针对尘肺病的中西医护理和治疗方法进行合理的分析,充分研究尘肺病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和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周宇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与内科治疗研究

    目的 临床分析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与内科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脑血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临床疗效良好,23例痊愈、13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2.5%.结论 针对脑血栓患者,选择科学、正确的诊断、治疗方法,能够调节患者情绪,提高康复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腹股沟疝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 对腹股沟疝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伴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手术全程降压药物用量;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血压水平的差异.结果 综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手术时间、手术全程降压药物用量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综合组血压水平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疝伴高血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稳定血压,减少降压药物使用量,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娟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浅议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目的 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依据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影响手术室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风险因素,应加强防范.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来自生理、物理、化学及工作压力.通过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加强自我防范措施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作者:倪红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心率失常治疗中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初步观察评估

    目的 研究使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心率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康复院区收治的心律失常老年患者1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长期小剂量的胺碘酮治疗,分析患者在用药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用药后的总体有效率为97.8%,有3例患者在用药以后出现Q-T间期明显延长并心率减慢,有3例患者持续用药6个月后出现T3,T4不同程度的下降,有2例患者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结论 在老年心率失常患者中长期使用胺碘酮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疗效,并可以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美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益气温阳利水法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76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乌司他丁方案,研究组采用益气温阳利水法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5%较对照组的78.67%高,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温阳利水法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铁庄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护理程序在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护理程序在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采用的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护理的42例设为对照组,行护理程序的56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程序模式,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马晶晶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