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燕
目的:分析肺源性心脏病加强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血气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后,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血气指标水平恢复,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的护理措施。
作者:安乘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8.95±4.32)分、(37.18±4.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4±6.23)分、(46.39±5.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0.24±6.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2±6.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心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陈化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谷维素联合中药干预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停服其他降脂、减肥药物,无需改变饮食习惯。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胶囊,100 mg/次,2次/d,连服90天;治疗组给予谷维素片,100 mg/次,3次/d,同时予以中药口服,连服90天。结果治疗90天后两组疗效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治疗组在治疗90天后,TC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除TC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维素联合中药干预治疗高脂血症降脂效果明显,药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银英;袁建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现在社会许多人患有心血管疾病,人类甚至将其称为危及生命的“第一杀手”。如今人类普遍了解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因情绪反应或心理应激导致心脏病加剧的病例时有报道。本文主要探讨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
作者:冯辉;于东东;王立宇;宋成杰;丁菊卉;王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炎患者23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17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疗效和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和每分钟大通气量(MVV)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肺炎的疗效显著,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江玮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心竭宁方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内径缩短率(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脉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慢性心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患疗效,同时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史佃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合并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干预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支气管哮喘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耿爱卿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月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1%,低于观察组的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收缩压为(141.6±15.8)mmHg,舒张压为(92.1±11.6)mmHg,观察组的收缩压为(129.8±10.6)mmHg,舒张压为(82.7±9.2)mmHg,观察组血压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可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减少发病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均属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术前加服氯吡格雷600 mg,术后维持150 mg/次。观察组术前加服替格瑞洛180 mg,术后维持90 mg/次水平。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及肝肾功能变化,并观察两组术后半年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h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4 h及7天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AST及血肌酐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疗效确切,未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并能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启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及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等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汪禹希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使用持续肾脏替代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例,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并且使用持续肾脏替代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的肌酸激酶(CK)、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数据均比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肝肾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使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临床症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良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回归社区后实施连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SWOT分析的手段,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回归社区后,实施连续护理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在外部环境中存在的威胁,进行识别和分析,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回到社区后的连续性护理方法提供相关建议。结果连续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回归社区后的患者有着重要意义,但也会受到相关客观条件的制约。为了保证到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护理效果,积极的对社会认可度、管理机制以及服务模式进行分析。结论连续护理是老年心血管疾病回归社区后患者的有效护理手段,但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保证到连续护理的效果。
作者:杨艳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根据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评分对比可知,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周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观察组为91.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应用硝普钠,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祖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吲达帕氨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吲达帕氨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吲达帕氨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血脂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但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氨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邵宝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并不断发现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主要针对护理结束后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两个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测评。结果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依从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恢复健康的时间大大缩短。结论采取优质护理后,不仅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更加满意,患者家属也更加满意医院的工作,更加支持和配合医院的工作。这样,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帮助其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雪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针推结合中药口服外敷治疗黏连性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月收治的黏连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推拿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外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黏连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实施针推联合中药口服外敷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清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急性心梗急诊PTCA及支架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急诊PTCA及支架术成功的急性心梗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焦虑评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急诊PTCA及支架术成功的急性心梗患者,采用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63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82例与对照组8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或降糖药等基础治疗,根据病情进行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等常规治疗,给予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内服、泡脚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量、血流峰时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1.7%,高于对照组的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足背血流量、血流峰时速均提高,治疗组提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内服中药汤剂,并煎自拟中药处方泡脚,可明显改善足背血液动力学指标,促进足部微循环,提高疗效,且无严重毒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健;崔朝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对缺血性中风后焦虑患者采用疏肝活血汤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后焦虑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应用药物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观察组应用药物为疏肝活血汤,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5.2±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活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焦虑,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状态,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现锋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