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刘慧

关键词:常规血脂检验, 临床, 冠心病
摘要:目的 分析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时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血脂检验,对比分析二者检验结果.结果 和对照纽比较,研究组患者脂蛋白A1和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要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常规血脂检验,对于疾病检查诊断可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应用价值高.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1.8∶1),>60岁发病率高,寒冷季节发病率高,6:00~10:00为发病高峰,高血压病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高,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多,应加强对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

    作者:赵荣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尿血管紧张肽原水平与伴有肾损害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有关

    目的 调查尿血管紧张肽原水平和伴有肾损害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是否有关,并探索尿血管紧张肽原是否和肾损害严重程度有关.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HSP)的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24 h尿液标本均在患者治疗前进行收集.在患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血管紧张肽原水平.结果 存在蛋白尿的HSP患者的尿血管紧张素水平在急性期处于高水平状态,提示若尿血管紧张肽原水平升高,则有导致肾脏内发生一系列功能变化的可能性.结论 借助尿AGT的观察,可以对伴有肾损害的儿童HSP患儿的病情发展加以监测,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宋银森;郭振欣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于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诊的心内科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给予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于心内科护理中获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不仅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同时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效果的改善,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苑振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肝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针对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肝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肝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30例,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口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观察组口服用缬沙坦胶囊,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压的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及血压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肝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对肝肾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坎友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结果 其中,治愈10例,好转15例,恶化自动出院3例,死亡7例,死亡均为复发者,病死率为17.50%.结论 由于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有高血糖、高血脂引起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病变及血液粘度增高,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因此,及时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尤为关键.

    作者:付丽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知晓并且愿意配合治疗,运用前瞻对照等分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化疗治疗,以此作为基础,研究组应用中药(清肺抗痨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以及痰涂片转阴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肺部病灶吸收率为90.9%,痰涂片转阴率为93.9%;对照纽总有效率为72.7%,肺部病灶吸收率为69.7%,痰涂片转阴率为72.7%,经比较,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比对照姐高(P<0.05).结论 联合中西医对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可行性强,价值高,推荐运用.

    作者:赵静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心理干预在改善TURP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在改善TURP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TURP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疗效.结果 对于心理状态,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疗效,实验组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周静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探讨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不良发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72%和79.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卡维地洛相较美托洛尔,疗效更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头部CT检查在脑血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头部CT应用于脑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具体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头部CT技术应用于脑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43例患者中18例(41.86%)为基底节血栓,15例(34.88%)为额叶梗塞血栓,6例(13.95%)顶叶梗塞血栓,4例(9.31%)颞叶梗塞血栓;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发现CT的诊断准确率为97.67%,与病理诊断的100%对比,盖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P> 0.05).结论 头部CT诊断脑血栓的临床价值高,有利于及时发现脑部梗塞病变范围,且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具备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高原福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小骨窗及常规骨瓣清除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小骨窗及常规骨瓣清除硬膜外血肿的疗效予以对比并剖析.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硬膜外血肿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瓣清除术,观察组采取小骨富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鹏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探究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中常见的问题,并分析合理用药,保证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用药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合理用药的策略.结果 48例患者中存在用药问题5例,所占比例为10.42%,其中用药不合理的问题分别为配伍用药不合理、应用抗茵药物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诊断及用药不符及用药禁忌症被忽略.结论 针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是提升心血管内科临床合理药物的关键,以保证用药安全性.

    作者:殷江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评分显著低于照组,对照组总满意率为65.59%,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可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而且还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和谐关系,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拉孜依拉·达里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地高辛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的可行性探究

    目的 探究地高辛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参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地高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心电图相关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高辛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疗效良好,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并进行积极推广.

    作者:吴静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活血温阳汤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活血温阳汤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活血温阳汤合针灸治疗,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活血温阳汤合针灸疗效明显.

    作者:张宇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5例.A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B组患者单纯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B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魏东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264例疗效观察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心律失常的病因十分复杂,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之分[1].选取2008年6月~2013年1月在门诊内科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26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伊犁尼勒克县人民医院中医内科统计的心律失常患者114例疗效观察统计.264例患者的查心电图确诊各种心律失常后,拟定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稳心颗粒治疗,疗效确切,药价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唐多效;陆冠翔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诊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0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心肌梗死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诊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救的成功率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的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的急诊具有积极意义,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以及缩短了急救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厄贝沙坦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关于厄贝沙坦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加厄贝沙坦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总有效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马仁刚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麻醉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实施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的血液保护及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拟行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例和观察组11例.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组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即刻(T1)、麻醉后30min (T2)、手术完成(T3)及手术后1天(T4)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呼吸频率(RR)及心率(HR)、血样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变化.结果 经研究发现, (1)两组患者T1 ~T4各时点SpO2未明显变化,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于T4时点的MAP和HR明显低于T3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T3时点MAP及HR明显高于T2时点,T2时点明显高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T1时点: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点:观察组各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脑动脉瘤伴高血压手术效果显著.

    作者:韩佩青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主要根据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一些借鉴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7月~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的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在具体的治疗中我们及时监测了患者的血压、血脂等指标,并通过BMI水平测试进一步分析患者的病情.结果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受到血脂、血压、糖尿病、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出现了较高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预防和护理治疗,我们能够根据冠心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具体的治疗,控制病情的恶化.

    作者:古航宇 刊期: 2015年第3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