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魏东海

关键词:贝那普利, 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摘要: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5例.A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B组患者单纯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B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结果 其中,治愈10例,好转15例,恶化自动出院3例,死亡7例,死亡均为复发者,病死率为17.50%.结论 由于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有高血糖、高血脂引起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病变及血液粘度增高,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因此,及时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尤为关键.

    作者:付丽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为了提高老年急性脑梗患者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建议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肝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针对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肝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肝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30例,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口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观察组口服用缬沙坦胶囊,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压的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及血压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肝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对肝肾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坎友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针对心肌炎患儿的人性化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肌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肌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抽取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0.08±10.45)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6.55±1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用于心肌炙患者中,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孙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应用在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 ~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10 mg/d,治疗时间是2个月,对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电图结果改善情况和复发率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钙的疗效显著,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几率,缓解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阿托伐他汀钙值得应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中.

    作者:高冠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中医治疗肛门失禁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肛门失禁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我院收治的肛门失禁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实验组给予中医综合疗法,参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Vaizey失禁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肛门失禁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肛门控制能力,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文金明;文晨;李红娟;胡燕;文运良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风险的规避

    目的 分析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风险规避.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5年10月年我院收治的实施非心脏手术的心脏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用适合的麻醉技术,适合的药物以及特殊的检测方法.结果 选用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心肌缺血的状况,有效预防因缺血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结论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选择正确的手术时间,进行正确有效的检测方式,手术方法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疗效,并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王延召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循证护理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6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效果方面和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医疗花费以及并发症都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改善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相学园;张慧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及内科治疗

    目的 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及内科治疗.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5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5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诊断以及治疗,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内科药物治疗对于改善全身以及心血管功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若条件成熟或是内科疗效不明显应实施外科手术.结论 内科治疗对于缓解缺氧状态、改善心肺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预防感染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胃大部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临床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行胃大部切除手术并在围术期采取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与研究其临床资料,分析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效果、术后转归、术后出血发生率等.结果 60例患者实施综合性血液保护方案后,术中出血控制情况良好,没有术后早期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47例非肿瘤患者应用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回输后患者手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输后患者手术后的红细胞压积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异体血输注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梁园园;陈春玲;薛韵;张蕾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探讨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不良发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72%和79.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卡维地洛相较美托洛尔,疗效更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氛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苯磺酸左旋氮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见效快、安全性高,可将其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作者:孙燕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活血温阳汤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活血温阳汤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活血温阳汤合针灸治疗,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活血温阳汤合针灸疗效明显.

    作者:张宇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孕母妊娠高血压对新生儿多系统的影响

    目的 分析孕妇出现妊娠高血压症状对新生儿多系统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的出现妊娠高血压并发症的孕妇8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孕妇80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基本身体参数值,包括体重、身长、羊水污染、肺动脉压力、血糖、血压等.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发现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产前异常情况,包括宫内窘适、胎盘早剥等,与并发症出现情况,包括心肌损伤、低血糖、甲状腺功能衰退、呼吸衰退等发生率之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妊娠高血压组新生儿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对比发现,孕母出现妊娠高血压并发症容易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会导致其内分泌系统、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母亲病症严重程度与新生儿身体各系统紊乱之间呈现出正比关系.

    作者:张凤敏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除了常规药物的使用外加以尿激酶应用,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心室收缩症状以及C-反应蛋白的产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过程中,尿激素的恰当应用,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作者:李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7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生化特征.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常规参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发作4h、12 h、24 h、2天的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LDHL、谷草转氨酶(AST)以及4天的cTN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特征具有一定的特点,在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潘宁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为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和实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导管栓溶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尊重患者的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设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以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康复时间、治疗满意度作为评估临床护理效果的参数,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入院时间显著减少;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康复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总结并构建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可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建立和推广应用.

    作者:尚淑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研究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参照组38例.参照组采取西医治疗的方式,研究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继续进行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和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症状疗效有效率以及心电图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可以快速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同时还能够明显减少硝酸甘油的总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风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倍他乐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体会

    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表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优质组,各2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优质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通过为期6周的治疗,优质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优质组患者血压与参照组相比,改善程度显著,所以优质组疗效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乐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对患者病情缓解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此种方法值得临床中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群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低位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循环系统影响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低位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行下肢及盆腔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长期正规服用降压药物将其分为用药组和未用药组.另外,再选择术前不曾患有高血压合并症的下肢及盆腔手术患者65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以低位硬膜外麻醉,并记录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低频、高频等临床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麻醉之后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低于麻醉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用药组各时间点的临床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硬膜外麻醉对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

    作者:耿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