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晶

关键词:多样性护理, 糖尿病, 冠心病,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4例,将其动态随机化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依从率为95.59%,对照组患者的总依从率为48.15%,对比两组总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骨盆骨伤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疗及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骨盆骨伤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确诊为老年骨盆骨伤合并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骶骨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和常规降压治疗,同时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CG组)和观察组(OG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治疗后OG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7.06%,CG组为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G组患者的血压值改善幅度优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盆骨伤伴高血压患者行骶骨螺钉内固定术式联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治疗优良率,改善血压值,因此值得普及.

    作者:姜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红花黄色素静脉注射的方法,对照组使用香丹注射液,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两组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方法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疗效确切,同时安全性良好.

    作者:纪洪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128层螺旋CT用于筛查冠心病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并比较128层螺旋CT与动态心电图用于筛查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1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06例和对照组105例.对照组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试验组采取128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筛查冠心病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漏检率.结果 试验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对照组,漏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检查较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筛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国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入院治疗的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的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我院制定的针对性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经一定的治疗周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通过所得结果的对比,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复视程度、颅内压、血压、水肿等情况的综合结果上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制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的疗效较好,适用高血压致脑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

    作者:陈川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B超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 B超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进行检查的孕妇7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B超检查胎儿是否具有先天性心脏病,研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发现3例胎儿的心脏有异常,为了进行比较,与上级医院结果对比,未发现有患者不符合诊断标注,即准确率为100%,准确率还是比较可观.结论 B超可以作为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标准,可以应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得筛查手段.

    作者:宁晓婷;肖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利伐沙班片在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利伐沙班片在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普外科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全部患者均实施普外科手术治疗及对症处置,对照组在术后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在术后给予利伐沙班片口服,比较两种用药在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8.33%和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比较(PT、APTT、Fg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疗效相当.结论 利伐沙班片与丹参注射液相比,均可有效预防普外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且安全性较好,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培龙;王文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在对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能对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改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颅脑损伤患者CR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CRP、D-二聚体的变化,以及以上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CRP (C反应d蛋白)以及D-二聚体的数值,对以上数据分别采用12h,24h,36 h的结果.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的CPR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D-D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的CPR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D-D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针对以上数据的不同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或者预防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得日后生活质量.

    作者:岳淑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内皮素对心血管系统内血管紧张素Ⅱ释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内皮素对心血管系统内血管紧张素Ⅱ释放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医院内科2011年1月~7月的高血压疾病住院患者8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采用实验的方法,侧面反映效果.选用大鼠为实验对象,对大鼠主动脉的AGT Ⅱ(乙醛酸内氨酸转移酶)和ET(内皮素)释放,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进行测定.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实验组AGT Ⅱ释放量较对照组ET释放量有所增加(P<0.05).对照组AGT Ⅱ释放量较实验组ET释放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证明血管紧张素Ⅱ的释放在血管局部中产生,受血管内皮素刺激的影响.内皮素血流调节作用和血管收缩作用的过程,局部血管紧张素参与其中,参与带有可能性的特征.ET对生成较多的AGT Ⅱ有刺激和积极作用.增加ET释放可以通过寒冷对其进行刺激.人体重要脏器是否能够供血以及体温是否能够保持恒定,都与血管收缩作用有关,血管收缩作用因ET而产生.

    作者:古航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痔疮术后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HBP(高血压)伴发EH(痔疮)手术治疗后社区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社区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痔疮手术治疗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社区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值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值明显下降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例(7.87%).结论 在高血压伴痔疮患者手术治疗后行社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同时降低其并发症情况,值得普及.

    作者:白国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运动与高血压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运动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密切相关.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危害程度与血清hs-CRP浓度呈正相关系.本文揭示运动与高血压患者及血清hs-CRP的关系,为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罗恒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40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惠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均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对护理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满意30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5.00%.结论 对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阴俊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88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患者8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为主要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中医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把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作为评价指标来看,对照组患者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50.21±4.86)天,远远高于研究组的(40.32±2.35)天(P<0.05).结论 在对肱骨外科颈骨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治疗具有的优势性较为明显.

    作者:陈春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益气化痰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益气化痰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中医中药组和西医西药组,各38例.西医西药组给予西药治疗,中医中药组给予益气化痰汤治疗,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益气化痰汤对于治疗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很好的疗效,其治疗有效率要比西药疗效好(P< 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应适当应用中医的益气化痰汤.

    作者:王增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各种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心血管神经症患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可以对患者各种临床症状进行较为明显的改善,并降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图检查方法观察患者心电图的具体表征,并对比分析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状况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的相关变化程度.结果 70例患者中,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的患者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失常出现率与诊断时的心电图改变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以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应用中.

    作者:魏英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7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半年后,采用随访问卷调查方式,观察、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实施综合的、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晓;石磊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调血脂药物的合理使用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调血脂药物在心血管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4组,对患者分别给予他汀类药物、非诺贝特激活脂蛋白脂酶以及阿昔莫司和吉非罗齐药物,对各组患者的血脂的调节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各种药物适用的心血管类疾病有一定的差别,但综合来说他汀类药物在调脂方面具有的优势性较为明显.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调脂药物的应用疗效较为明显.

    作者:李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急性血栓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磁共振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血栓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磁共振特点及病灶相关性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均为急性血栓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进一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急性血栓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磁共振特点及病灶相关性因素.结果 (1)入院首日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病灶体积对数无相关性(r=0.215,P>0.05).入院2个星期NIHSS评分和病灶体积对数存在显著相关性(r=0.298,P<0.05).(2) 68例患者中,为=多发病灶48例(70.59%),单发病灶20例(29.41%).多发病灶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质+皮质下梗死、皮质+皮质梗死、多发皮质下梗死.单发病灶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质-皮质下梗死、微小皮质下梗死但不存在皮质梗死、稍大皮质下梗死.结论 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能够判断急性血栓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特点、病因,临床诊断工作者需对此给予重视.

    作者:于风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肺肾阴虚和肺脾气虚患者呼吸功能的比较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肺肾阴虚和肺脾气虚患者呼吸功能的比较,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起因症状及相关中医证型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肺肾阴虚和肺脾气虚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肺脾气虚患者和对照组肺肾阴虚患者,各50例.使用穴位敷贴疗法联合自拟“固表温肺汤”治疗,将这两组患者在诊断治疗之后情况进行对比,观察是否还存在为典型的症状即长期反复性的严重咳嗽,患者康复程度,是否对身体产生其他伤害,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肺肾阴虚和肺脾气虚患者呼吸功能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使用穴位敷贴疗法联合自拟“固表温肺汤”治疗之后,对于患者咳嗽的情况缓解较好,无其他并发症,能让患者从根本上获得健康的身体状况,治疗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敷贴疗法联合自拟“固表温肺汤”对于肺脾气虚疗效较好,对于社区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好,无反复无复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金燕;范恩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