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魏英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改变, 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图检查方法观察患者心电图的具体表征,并对比分析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状况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的相关变化程度.结果 70例患者中,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的患者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失常出现率与诊断时的心电图改变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以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应用中.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B超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 B超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进行检查的孕妇7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B超检查胎儿是否具有先天性心脏病,研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发现3例胎儿的心脏有异常,为了进行比较,与上级医院结果对比,未发现有患者不符合诊断标注,即准确率为100%,准确率还是比较可观.结论 B超可以作为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标准,可以应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得筛查手段.

    作者:宁晓婷;肖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分析硫酸镁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硫酸镁临床使用前后疗效观察,对其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9月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并分析其病例特点,阐述应用硫酸镁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治疗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45岁.通过使用硫酸镁缓慢静脉注射,显效率为67%,总有效率为78.4%.对照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46岁.结论 室性心动过速利用硫酸镁疗效比抗心律失常药更为明显,由于大部分抗心律失常药会抑制心肌,多次注射会导致严重心律紊乱等不良反应.因此,硫酸镁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较佳方案.

    作者:李桂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的价值评估及分析

    目的 分析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8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4%,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x2=4.377,P<0.05).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为(5.1±2.2) mm明显长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3.4±1.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9,P<0.05).结论 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疗效明显,缩短了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可以广泛的应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医利水法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中医利水法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87例.参照组给予传统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利水法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SBP、DBP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参照组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 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中医利水法可显著提高疗效,并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作者:王晓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结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冠心病心律失偿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其进行监测,对比两种方法的监测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常规心电图监测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72.73%、6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态心电图在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等指标方面的检出率远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重复性好,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李岫琳;王立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研究氨溴索联合肺力咳胶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使用氨溴索注射液联合肺力胶囊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与研究组19例,给对照组使用抗感染、平喘、糖皮质激素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研究组加用氨溴索与肺力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运动耐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7.3%和63.1%;治疗后,研究组的运动耐力增强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联合肺力胶囊使用,对治疗AECOPD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对患者的运动耐力具有提升作用.

    作者:袁鲁娜;李一鹏;刘瑞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益气化痰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益气化痰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中医中药组和西医西药组,各38例.西医西药组给予西药治疗,中医中药组给予益气化痰汤治疗,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益气化痰汤对于治疗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很好的疗效,其治疗有效率要比西药疗效好(P< 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应适当应用中医的益气化痰汤.

    作者:王增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人的疗效浅析

    目的 对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在一段治疗活动开展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方法疗效明显.

    作者:杨铁森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利伐沙班片在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利伐沙班片在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普外科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全部患者均实施普外科手术治疗及对症处置,对照组在术后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在术后给予利伐沙班片口服,比较两种用药在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8.33%和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比较(PT、APTT、Fg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疗效相当.结论 利伐沙班片与丹参注射液相比,均可有效预防普外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且安全性较好,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培龙;王文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图检查方法观察患者心电图的具体表征,并对比分析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状况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的相关变化程度.结果 70例患者中,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的患者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失常出现率与诊断时的心电图改变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以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应用中.

    作者:魏英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效果与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患有脑积水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病情均有所好转,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相比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积水疾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其效果更佳显著,感染率相对更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秀和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应用益气活血法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接诊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基础治疗处理,而研究组除了予以基础治疗外,还加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心电图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效果、心电图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效果,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应用在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中不仅疗效明显,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明亚松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肾结石伴高血压患者施行延续护理的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对肾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施行延续护理后获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肾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B1组(观察组46例)与B2组(对照组45例).B1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为延续性护理;B2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在生理机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以及情感职能评分几方面,B1组明显优于B2组患者(P<0.05).结论 对于肾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伴随着延续性护理的顺利开展,终使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生理机能等加以显著改善,终显著提高肾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口服中药止咳清热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后,试验组显效55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3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2.67%;两组疗效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尤士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王振涛教授辨治扩张型心肌病的经验学习心得

    导师王振涛教授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本文是学生在学习导师治疗本病的经验方面的粗略心得认识.本文将从扩张型心肌病病机和治疗方面阐述.

    作者:张晓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与西药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不同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以及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赵睿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综合康复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RSD)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仅行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FMA、MBI评分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确切,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花明;原永康;邹映慧;成晋湘;张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评价厄贝沙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目的 评价采用厄贝沙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 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实验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LVESD、LVEDD、ADH、NE、ET-1水平下降程度及LVEF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确切,可推广.

    作者:李其海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药消炎利胆片用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结合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33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67例与对照组6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喉罩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术后规律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研究组患者术后加用消炎利胆片.术后1、3、6、12、18、24月复查,行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比较观察两组术后消化不良、右上腹部胀痛消失时间,治愈率,随访1~2年的复发率.结果 与单纯腹腔镜术治疗相比,术后给予消炎利胆片可使患者消化不良、右上腹部胀痛等体征更快消失,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8.5% (66/67)、86.4% (5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超随访1~2年,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均无异常,研究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3.0% (2/67)、7.6% (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后应用消炎利胆片,可促进结石的排出,提高治愈率,加速体征的消失,降低术后复发率,有利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普及.

    作者:王灿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颅脑损伤患者CR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CRP、D-二聚体的变化,以及以上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CRP (C反应d蛋白)以及D-二聚体的数值,对以上数据分别采用12h,24h,36 h的结果.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的CPR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D-D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的CPR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D-D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针对以上数据的不同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或者预防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得日后生活质量.

    作者:岳淑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