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患者CR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岳淑英

关键词:颅脑损伤,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CRP、D-二聚体的变化,以及以上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CRP (C反应d蛋白)以及D-二聚体的数值,对以上数据分别采用12h,24h,36 h的结果.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的CPR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D-D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的CPR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D-D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针对以上数据的不同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或者预防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得日后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治疗,治疗组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14天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奥扎格雷纳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德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肺炎伴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诊疗及护理

    目的 探讨肺炎伴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诊疗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肺炎伴先心病患儿29例,分为治疗组15例与对照组14例.治疗组在基础先心病惠儿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使用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特殊的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普通先心病患儿的治疗方案,给予普通护理方案,经一定的治疗周期后,对其临床诊疗相关方法及护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伴先心病患儿经新方案治疗及护理后,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故可认为此法对肺炎伴先心病患儿治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伟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2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合并冠心病)135例和对照组(无冠心病)1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雌激素水平及孕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妇女的雌激素水平、孕激素水平、体重指数、总胆固醇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有直接相关性.结论 围绝期妇女的体重、孕激素及雌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水平等是导致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除采用镇静剂加雌激素替代疗法(HRT)外,还要注意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体重,以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作者:渠文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图检查方法观察患者心电图的具体表征,并对比分析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状况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的相关变化程度.结果 70例患者中,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的患者与心律失常出现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失常出现率与诊断时的心电图改变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以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应用中.

    作者:魏英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应用益气活血法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接诊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基础治疗处理,而研究组除了予以基础治疗外,还加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心电图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效果、心电图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效果,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应用在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中不仅疗效明显,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明亚松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各种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心血管神经症患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可以对患者各种临床症状进行较为明显的改善,并降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脑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脑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溶栓治疗后脑出血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2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溶栓治疗,发生脑出血20例,发生率6.2%,均因大脑中动脉闭塞,其中死亡10例,因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6例;伴糖尿病12例,伴高血压16例;溶栓发生在6h内16例,发生在6h后4例;溶栓前12例NIHSS(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20~30分.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并发脑出血的影响因素有糖尿病、溶栓前NIHSS评分、侧支循环程度、溶栓开始时间、溶栓前收缩压.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治疗后发生脑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应加以重视,排除容易发生脑出血的患者,尽可能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作者:陈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医利水法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中医利水法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87例.参照组给予传统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利水法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SBP、DBP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参照组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 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中医利水法可显著提高疗效,并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作者:王晓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外周血白细胞CD64和CD11b在颅脑损伤合并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外周血白细胞CD64和CD11b指数在颅脑损伤合并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流式细胞学检查对颅脑损伤患者(颅脑损伤组)、颅脑损伤合并败血症患者(合并症组)、正常患者(正常组)外周血中的CD64和CD11b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合并症组患者的CD64和CD11b指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均高于颅脑损伤组、正常组患者(P<0.05).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CD64和CD11b数值的高低,对于有颅脑损伤合并败血症的患者进行早期疾病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临床应用的经济效益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扩展.

    作者:董慧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 1月~ 1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治疗组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心电图和心绞痛症状的改善,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心绞痛的症状以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明显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玲玲;张兴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09月~2015年09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血压控制率、疾病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压控制率、疾病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值范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凝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人的疗效浅析

    目的 对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在一段治疗活动开展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方法疗效明显.

    作者:杨铁森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综合康复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RSD)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仅行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FMA、MBI评分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确切,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花明;原永康;邹映慧;成晋湘;张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痔疮术后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HBP(高血压)伴发EH(痔疮)手术治疗后社区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社区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痔疮手术治疗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社区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值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值明显下降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例(7.87%).结论 在高血压伴痔疮患者手术治疗后行社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同时降低其并发症情况,值得普及.

    作者:白国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王振涛教授辨治扩张型心肌病的经验学习心得

    导师王振涛教授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本文是学生在学习导师治疗本病的经验方面的粗略心得认识.本文将从扩张型心肌病病机和治疗方面阐述.

    作者:张晓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与西药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不同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以及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赵睿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女性更年期焦虑伴心血管病患者中医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采用中医临床诊疗方式对女性更年期焦虑伴心血管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女性更年期焦虑伴心血管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以中医治疗,对照组单纯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焦虑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30% (26/2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96% (17/2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理焦虑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女性更年期焦虑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中医诊疗,具有更好的疗效,提升生存质量,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陶海侠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意义探究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理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通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患者的射血分数、反应球蛋白以及血管总胆固醇改善程度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者的有效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荆凤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40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惠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均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对护理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满意30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5.00%.结论 对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阴俊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结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冠心病心律失偿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其进行监测,对比两种方法的监测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常规心电图监测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72.73%、6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态心电图在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等指标方面的检出率远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重复性好,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李岫琳;王立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