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在小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用地高辛进行标记并制备Sema4C特异性RNA探针对小鼠组织芯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Sema4C在成年小鼠的大脑皮层,小脑蒲肯野纤维层,视网膜视神经节细胞层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层中均有较高表达,而在肌肉,心脏,肺,脾脏,肝脏等组织中表达量比较低或未检测到表达.结论:Sema4C基因主要表达在神经系统和肾脏,这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Sema4C功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是目前治疗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目前绝大多数抗生素为全身用药,长期、大量静脉使用抗生素会造成较多全身性副作用. 因此,采取措施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是提高局部疗效、减少副作用的有效方法[1].根据颌面部解剖特点,我们在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的同时,辅以热疗方式在局部炎症区加热,以期提高面部抗感染治疗的疗效,并对此进行了前瞻性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角质素的结构真核细胞内含复杂的细胞骨架,由三种结构蛋白组成:含肌动蛋白的微丝(microfilament,直径6nm)、含微管蛋白的微管(microtubule,直径25nm)和粗细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IF,直径10nm).根据其基因结构和蛋白排列顺序的特点,可将IF分为六个亚型:Ⅰ、Ⅱ、Ⅲ、Ⅳ、Ⅴ和Ⅵ型.其中Ⅰ型和Ⅱ型即为角质素(keratin),是所有IF蛋白中为复杂的,可作为上皮增生、分化的特征性蛋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38MAPK、NF-κB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模型组行UUO术.术后第5、10、15d分别处死两组中的5只大鼠,取左肾行HE和Masson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TGF-β1、p38MAPK、P-p38MAPK、NF-кB的表达.结果:HE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增宽,小管间质细胞增多,小管基底膜增厚皱缩纤维化,随时间进展,病变愈加明显(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肾小管间质中仅有少量TGF-β1、p38MAPK、P-p38MAPK、NF-кB表达;模型组大鼠梗阻侧肾小管间质中TGF-β1、p38MAPK、P-p38MAPK、NF-кB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p38MAPK、NF-кB可能参与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在烧伤的救治过程中,各类手术已成为烧伤常见的治疗措施,对于手术室的环境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尤其在进行烧伤合并特殊感染的手术时对于各项消毒、隔离净化措施的要求更加规范、严格,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手术室规范化护理流程操作和手术室人员的慎独精神就成了减少和避免手术室交叉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术中出血是负压吸宫流产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们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了解影响术中出血的主要因素,探讨减少术中出血的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3月门诊行负压吸宫人流术者共94例,测量术中出血量,分析年龄、孕龄、孕次、产次、术前宫深、术后宫深、局部麻醉方式以及手术时间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表明术前宫深、术后宫深、手术时间、孕龄与术中出血量显著正相关(P=0.000).结论:术前宫深、术后宫深、手术时间、孕龄是影响负压吸宫人流术中出血量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适当应用催产素以及加快手术速度均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其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大耳白兔55只,分为肠部分 I/R组、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用自行设计的血流阻断器阻断SMA血流50%,维持4h,制作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PI双染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肠道缺血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肠道再灌注期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比例骤然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caspase-3表达与凋亡改变呈相同趋势;肠部分 I/R损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结论:肠道部分I/R损伤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明显受抑,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变化与细胞内caspase-3的表达有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例患者女性,31岁,于2002年12月27日不慎被硫酸烧伤面颈胸,伤后1.5h来我院急诊,清水持续冲洗和清创处理后收入院.查体:见左右额部、双上睑、右鼻翼、右面颊、右下颌、右颈部及胸正中可见片状或斑片状黑色痂皮,略向皮内凹陷,创面周围水肿,右上下睑水肿明显,右眼睁眼困难,左眼睁开受限,创面皮肤触之如皮革样,感觉消失,面积约3%,主要位于右面颊部(图1).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高功率微波(HPM)对小鼠免疫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UNEL和FCM(Annexin-V/PI双标法)技术研究小鼠胸腺、脾脏、淋巴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发生规律.结果:①10~30mW /cm2 HPM辐照后,C57小鼠外周血WBC出现降低,而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WBC的变化呈较好的对应关系,且在0~15mW/cm2内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②照后7d,C57小鼠免疫组织淋巴细胞凋亡率均出现明显升高,而在0~15mW/cm2范围内与辐照剂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③不同剂量辐照后3d,129小鼠免疫组织淋巴细胞凋亡率均出现明显升高,而以脾组织淋巴细胞凋亡率与剂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淋巴结经15mW/cm2辐照后3、7和14 d,其凋亡率的升高与照后时间显示一定的时效关系.结论:虽然对非热效应的生物学影响及其机制仍存在争议,然而本研究结果明确指出,微波对机体免疫机能影响的非热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有关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许多ICU患者需要建立通畅的气道.近年来国内开展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其操作原理来自于Seldinger血管穿刺技术,与深静脉穿刺方法相似.我科自2002年8月至2004年8月,共完成此项操作90例.因其为非直视下操作,术后个别病例出现了较严重的并发症.现将使用该方法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病灶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种植于重度复合性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CID)小鼠皮下,建立EMs鼠模型.接种后第3周给予治疗,治疗组(n=10)腹腔注射沙利度胺50mg/kg/d,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等体积PBS,连用14d;每隔3d测量异位病灶体积一次;病灶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病灶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SCID小鼠皮下种植内异症模型内膜存活率高且观察方便;治疗组病灶体积增长有缩小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V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对EMs异位病灶的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VEGF的表达可能不是沙利度胺抑制EMs血管生成的主要原因.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双叶皮瓣修复手部多发深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我们对2001年入院的6例手部多发深度创面早期应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双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经过3个月至4年的随诊,皮瓣皮肤厚度适中,不需要再次整复手术,患指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双叶皮瓣修复手部多发深度烧伤创面,能够较好地提高皮瓣的利用率,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如果病例选择合适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烧伤是由热力或化学物质,电流以及放射线所致皮肤或其它组织的损害.烧伤门诊烧伤治疗的门户,大多数的烧伤病人在门诊治疗.因此,门诊工作的质量对烧伤治疗至关重要.烧伤病人多在工作、生活中意外受伤,就诊心情急切.病人多为工人、儿童、老人,大部分病人经济状况较差,且对烧伤治疗的方法不了解.针对门诊病人量多,流动性大、在门诊行创面处置换药的特点.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如何及时、圆满地完成换药处置,一方面取决于护士处置创面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病人的配合.因此与病人及家属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是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多数新鲜骨折通过手法整复配合外固定获得满意疗效,少数严重移位的不稳定骨折或肿胀严重者则需手术治疗.我院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此类患者136例,均行切开复位平行克氏针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63基因编码的蛋白亚型△Np63α在创面愈合表皮再生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①在3周龄小鼠背部用直径1.6cm的环钻压切制备出一个2.0cm2全层皮肤缺损的圆形创面,并将切除的皮肤原位缝合以覆盖创面.②将1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2只小鼠均在背部用环钻制备圆形创面;而对照组6只小鼠不致伤.分别于1d、2d、3d、7d、14d、21d在实验组创缘和对照组小鼠背部相同部位切取全层皮肤组织标本,用抗鼠多克隆抗体P40进行抗△Np6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p63α在正常皮肤中的特征性表达模式是强阳性染色限于生发层的角质形成细胞核.伤后1~2d,表皮开始迁移,与对照组正常皮肤相比,迁移表皮舌基底层细胞△Np63α表达下调.伤后3d,△Np63α有较强的表达出现在创缘和迁移的表皮舌中,阳性染色限于基底层和其上方1~2层的角质形成细胞,而创面尚未被上皮覆盖处则没有阳性细胞.伤后5~7d,△Np63α有更强的表达出现在创缘和迁移表皮舌的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伤后14~21d创面愈合,△Np63α在覆盖创伤区表皮的基底层和棘层的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其表达在表皮中长期和持续的存在.结论:△Np63α可能通过调控表皮修复中的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而参与正常皮肤的创面愈合过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表皮干细胞特点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表皮位于皮肤外层,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组织(约每个月更新1次)[1].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存在于上皮组织的成体干细胞ESCs与皮肤的发生、修复、改建以及与上皮源肿瘤、皮肤免疫性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在正常成人表皮基层主要含有三种细胞亚群维持着其新陈代谢:①表皮干细胞;②表皮干细胞的子代细胞-短暂扩充细胞(TA,类似定向祖细胞);③有丝分裂后分化细胞(Postmitotic differentiating cells, PM-D Cells),表皮脚及毛囊隆突部表皮干细胞向表皮迁移分化为表皮祖细胞,为表皮新陈代谢提供细胞源;向下迁移,为毛囊循环周期提供细胞源.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8岁.于2005年6月16日因汽油火焰致全身多处烧伤.伤后在当地医院行补液抗休克、抗感染、气管切开、四肢切开减张,创面外用SD-Ag治疗,伤后36h转运至我院.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浓度变化对NAFLD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Leptin、INS、TNF-α,化学法检测SOD,根据HOMA-IR=/22.5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1].结果:① NASH组32例瘦素浓度(13.320±5.323ng/ml)显著高于NASFL组32例(8.068±2.320ng/ml) (P<0.05)和NC组32例(3.533±1.686ng/ml )(P<0.05),NASFL组32例瘦素浓度显著高于NC组(P<0.05).②NASH组INS浓度(24.810±9.017mIU/l)及IRI(6.733±2.501)显著高于NC组(15.460±6.012mIU/l,4.131±2.158 )(P<0.05),NASFL组INS浓度(21.180±11.610mIU/l)及IRI(6.462±2.872)显著高于NC组(P<0.05),NASH组INS浓度及IRI与NASF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NASH组TNF-α浓度(0.322±0.165ng/ml)显著高于NC组(0.254±0.093ng/ml )(P<0.05),NASH组与NASFL组TNF-α浓度(0.271±0.098n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NASFL组与NC组TNF-α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NC组SOD浓度(112.200±7.978U/ml)显著高于NASH组(72.540±1.325U/ml) (P<0.05),NASFL组SOD浓度(109.900±8.903U/ml)显著高于NASH组 (P<0.05),NASFL组与NC组SOD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Leptin、 INS、 TNF-α、 SOD对NAFLD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 CAS)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中,由CAS导致的超过50%,其临床危险性不仅在于导致颈动脉管腔的狭窄,更重要的是随着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斑块形态由完整变为破损、结构由简单变为复杂、性质由稳定性变为不稳定性,后斑块破裂产生栓子并诱发血栓形成,导致颈动脉颅内分支梗塞,或者斑块迅速增长形成颈动脉主干闭塞.动态了解斑块结构和成分的变化,不仅可以预测斑块的稳定性,也是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外科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选择的重要依据.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眼科患者的临床特点是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视力障碍和视觉异常,并因此而导致生活自理困难和精神负担.由于眼科患者视力低下,听觉器官代偿性发达,对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十分敏感,他们仅凭借各种声音就可以辨认人、观察人和品评人.这一点决定了语言和各种动作声响,在眼科护理工作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患者良好的心理,对患者治疗是有利的.因此心理护理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其他任何治疗措施(包括药物和手术等)不能取代的.新的护理模式要求我们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做好对眼科患者心理护理工作,将眼科心理护理工作的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