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Y染色体异常与临床不良孕产的关系

武春燕;时瑞兰;刘玫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 临床, 不良孕产, 男性性发育异常, 遗传效应, 性别决定, 数目异常, 生殖异常, 结构改变, 变异性, 总结, 人群, 基因, 关系, 分析, 长度
摘要:Y染色体上有与男性性别决定密切相关的基因存在,若Y染色体发生数目异常或结构改变则会引起男性性发育异常或生殖异常等遗传效应.同时在人群中Y染色体的长度具有变异性,这些变化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分析总结如下.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河南省七部门组织实施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联合督查行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七部委<关于全国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联合督查通知>精神,河南省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于8月31日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了全省督查活动实施方案.

    作者:张晓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细菌性阴道病诊断试剂盒性能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细菌性阴道病(BV)速蓝快速诊断试剂盒和珠海浪峰快速诊断试剂盒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0例疑为BV的妇女,均一次性取3份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采用Amsel法、BV速蓝快速诊断试剂盒以及珠海浪峰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BV检测,以Amsel法的检测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与Amsel法的符合率.结果:60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的574例为有效标本,其中94例被Amsel法诊断为BV,BV速蓝试剂盒和珠海浪峰试剂盒与Amsel法的符合率分别为89.9%和59.4%,BV速蓝试剂盒的符合率明显高于珠海浪峰试剂盒(P<0.001);此外,珠海浪峰试剂盒(45.8%)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BV速蓝试剂盒(7.9%)(P<0.001).结论:BV速蓝快速诊断试剂盒快速、简便,假阳性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董敬;李丽;石霞;万黎萍;张谦;安慧艳;吴尚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低剂量复方口服避孕药治疗痛经56例临床观察

    随着复方口服避孕药(COCs)应用的普及,国外较多用于痛经治疗,而国内此类应用较少.笔者在临床中将其用于治疗生育期原发性痛经,有效且副作用小,同时有确切避孕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性别在避孕方法认识、选择与决定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并分析性别在避孕方法认识、选择与决定中的作用.方法:在四川省内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及结构式问卷方法调查.结果:有效调查已婚育龄男女2 631人,男、女对避孕方法的认识较一致;避孕方法使用比例居前3位的依次是宫内节育器(55.8%)、避孕套(24.2%)和男性绝育(5.7%);选择男/女用避孕方法与调查对象对避孕方法、计划生育责任的认识以及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有关;避孕选择决定方式与性别因素和夫妻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关.结论:男性优势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调查人群对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促进性别的公平与公正及对妇女的赋权,构建合谐健康的两性关系、家庭和社区环境.

    作者:崔念;刘小章;杨青;潘晓放;李民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即遵循证据的医学,是以大系列临床试验结果为证据,决定治疗方案和决策.该名词是由sackett领导的小组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其本意(核心意见)是要求临床医师应该认真、慎重地将在研究中得到新、好和确切的证据用于解决临床问题.

    作者: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卵巢早衰的研究现状

    卵巢早衰(POF)是指女性40岁前因某种原因引起的闭经、不育、雌激素缺乏、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占妇女总人数的1%~3%[1].资料统计:其发病率<20岁为1/10 000,<30岁为1/1 000,而<40岁则为1/1000原发性闭经患者中POF患病率为10%~28%,继发性闭经患者中POF发生率为4%~18%.

    作者:朱学梅;张维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戊酸雌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效果观察

    绝经后妇女因为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低,生殖器官萎缩,导致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使其对取器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笔者对绝经后妇女取器前应用戊酸雌二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宫腔镜插管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

    临床实践证实,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微创,安全、易操作,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手段.本文使用3Fr输卵管镜套管,在B超监视下行宫腔镜下插管加压疏通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效群;吕丽华;张素芝;任丽娟;杜丽荣;张婉萍;张亦心;李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我国男性首次遗精年龄影响因素的文献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我国近10年男性首次遗精年龄的基本状态、变化规律和特点.方法: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收集分析了1995-2005年发表的学术文献56篇,均来源于全国60个地区,共累计50余万人的数据.结果:1995~2005年我国男性首次遗精年龄呈明显的逐渐提前的趋势(Y=-0.1507x+315.79,P<0.0001);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南方(14.36±0.58岁)比北方(14.67±0.91岁)提前0.31岁,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沿海地区为14.22±0.70岁,内地为14.56±0.57岁,西部地区为14.82±1.06岁,沿海比西部地区明显提前0.60岁(P<0.05);同一地区的城市(14.18±0.57岁)比农村(14.68±0.60岁)明显提前0.50岁(P<0.0001);发达地区(14.28±0.55岁)比欠发达地区(14.95±0.87岁)明显提高0.67岁(P<0.01);相同地区的不同民族表现有所不同,汉族除晚于蒙古族外,均提前于回族、黎族、藏族;肥胖青少年早于正常青少年2.16岁.结论:男性首次遗精年龄受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的影响,呈现普遍提前的趋势.

    作者:高宇;张树成;贺斌;赵晖;王介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双角子宫妇女两宫腔各放置1枚节育器避孕1例

    资料:王某,女,29岁,G1P1.4年前剖宫产一男婴,术中检查为双角子宫.产后采用安全套、避孕药、皮下埋植等避孕,均因不适停用.2006年4月20日月经干净的第3天来本所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避孕.

    作者:王莲;杨惠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腹腔20例分析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妇女常见的避孕措施,但IUD异位等并发症给置器女性带来极大痛苦.本文通过对20例IUD异位腹腔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IUD异位原因及预防措施,以降低IUD异位的发生.

    作者:方爱华;陈勤芳;黄鼎;史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宫颈癌预防联盟(ACCP)对于有效筛查和治疗宫颈癌的10项重要发现和建议

    一、背景情况通过实施接种HPV疫苗和宫颈癌筛查规划两方面的措施可减少宫颈癌相关的死亡率,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至今仍然缺乏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受过培训的人员,无法重复在较富裕国家以细胞学为基础,多次就诊,检测癌前病变的途径(阴道镜和活组织检查之后进行子宫颈巴氏涂片检查).

    作者:董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腹腔镜绝育术失败的影响因素

    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是近4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国外使用普遍,国内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应用.全世界约有1.8亿妇女施行了输卵管绝育术,2002年美国30~34岁的妇女中有28%选择了输卵管绝育术.

    作者:速存梅;王珏;彭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提前拔尿管加开塞露灌肠的临床应用观察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本站采用剖宫产术后提前拔尿管加开塞露灌肠,在减少术后肠道及泌尿道并发症,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提前乳量充足时间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闫木菊;刘淑荣;胡小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浅析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档案的知识化管理

    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大多仍沿袭着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效率不高,档案的功能和作用没能完全发挥出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知识经济的性质和特点,对档案施以知识化管理,从而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作者:夏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美国适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关于宫颈癌的预防动议

    1991年美国适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首次开始关注宫颈癌的问题,并获得世界银行少量种子基金的资助.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在1998年之后,业务领域获得极大拓展,进入快速扩展期.

    作者:董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新时期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选择与知情服务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实行了近30年,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多年来,长效避孕措施对稳定低生育水平起着技术支持的作用.其中女性输卵管结扎作为节育的主要措施在很长时间内加以推广,在目前中国育龄夫妇所使用的避孕方法中仍占30%以上.

    作者:梅志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社会支持对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

    目的:在了解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现况的基础上,分析社会支持与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水平的关系,以探索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促进的切入点和途径.方法:在昆明市某区,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年龄18~49岁并在昆明居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得到有效问卷1 028份.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支持对生殖健康知识的影响.结果:流动人口流出时间长短、业余活动是否接触大众媒体和是否有知心朋友等社会支持要素对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有显著影响.结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和促进不能脱离流动人口的生活环境来开展,需要依靠政策和社区,创造支持性环境,促进流动人口与流入地居民的交流和融合,建立流动人口自助互助组织,引导流动人口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作者:严朝芳;田丽春;方恒亮;张开宁;姜润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Y染色体异常与临床不良孕产的关系

    Y染色体上有与男性性别决定密切相关的基因存在,若Y染色体发生数目异常或结构改变则会引起男性性发育异常或生殖异常等遗传效应.同时在人群中Y染色体的长度具有变异性,这些变化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武春燕;时瑞兰;刘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甲氨蝶呤局部注射配合天花粉治疗早期剖宫产疤痕妊娠分析

    剖宫产疤痕妊娠在治疗上缺乏统一方案,本文旨在通过总结25例早期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可行的诊疗方案.

    作者:吴晓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