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梅
目的:分析城市孕妇产前检查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孕期保健服务质量和效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07年8月在某三级医院住院分娩的390名城市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孕期及产前检查信息进行收集,应用卡方检验和ordinal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孕期产前检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孕妇产前检查率为80.8%,其中孕12周内接受第一次产前检查的孕妇占23.8%.Ordinal回归分析发现,孕妇产前检查影响因素包括出生孕周、阴道流血、孕妇家族史及孕次,丈夫的文化程度和待业状况.结论:城市孕妇大部分都能按照要求进行产检,孕期产前检查受出生孕周、阴道流血、孕妇家族史及孕次,丈夫的文化程度和待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妇女的生殖健康.
作者:张勤;胡传来;尹可云;陶兴永;肖永康;李迎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年来,国内医疗机构由于管理疏忽而引发的医疗感染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众多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注射部位感染[1],产生了较严重的社会影响.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1230例,其中中转开腹手术19例.现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郭玉琴;杨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FSH/LH值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方法:对336个周期分为超排卵治疗不反应组(34个周期)、低反应组(59个周期)、正常反应组(243个周期),比较3组FSH、LH,以及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后P3H、LH水平,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等.激素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结果:不反应组的FSH基础值为9.9±4.9U/L,分别与低反应组的8.1±5.1U/L及正常反应组的6.6±2.5U/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反应组的FSH/IM基础值为2.8,分别与低反应组(2.1)及正常反应组(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GnRHa启动日不反应组FSH/LH比值为5.1,低反应组为4.1,两者与基础水平比较均有明显增高,而正常反应组增高不明显.结论:GnRHa降调节后,FSH/LH值可用于预测卵巢对Gn的反应性而作为判断COH结果的预测指标.
作者:冯玉蓉;黄绘;韦玮;杨雪;文莉;潘世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未婚女青年流产原因以及避孕知识、行为和在医院接受的流产后服务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在郑州市8家医院自愿要求流产、年龄≤25岁的女青年进行横断面现场问卷调查,获得合格调查问卷992名,本文仅分析其中的705名未婚妇女数据.结果:调查对象年龄在16.4~25岁之间,62.1%未婚同居,33.3%有流产史.本次流产原因未避孕66.7%,避孕失败33.3%.58.2%曾使用过避孕措施,既往使用的避孕方法构成为:避孕套47.2%、紧急避孕药18.3%、安全期16.0%、体外射精13.8%、口服避孕药4.6%、宫内节育器0.1%.避孕和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无1人满分,13个问题中能正确回答7个问题的占44.7%.术后接受宣教内容多的是流产后注意事项(95.6%),少的是避孕药具的优缺点(26%).没有接受过医生提供的咨询服务有83.0%;医生没有提供免费的避孕药具和转诊服务.93.9%的愿意接受流产后宣教服务.结论:未婚女青年流产原因多为未避孕,她们缺乏避孕知识,避孕措施使用率低,现医院提供的流产后服务不能满足育龄妇女的需求.
作者:常明秀;张晓静;徐晓;马文侠;张培育;金虹;申小静;周世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粘连致经血不能正常排出并不鲜见,但并发经血逆流致盆腔引起重度腹膜刺激症者少见,本文报告2例并予分析.
作者:胡月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制适用于人用睾丸热压内裤(THU).并观察其对精子发生的影响.方法:恒温控制器、定时器、交流电变压装置及热压内裤的设计和研制,9例已育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每周穿THU 2次,每次穿50min,3个月为1个实验周期.在实验前、中、后分别取精液和血液,以穿THU前的相关指标作自身对照,实验期分别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观察,恢复期分别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随访.结果:恒温控制器温度43℃±0.5℃,定时器0~60 min,输入电压220V,输出电压12V,穿THU 2个月后,精液常规中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明显下降,而畸形精子比率明显升高;3个月后,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进一步明显下降,9例受试者精子密度均下降到20×106/ml以下,3例<5×106/ml,其中有1例2×106/ml;在恢复期2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上述各项指标又恢复到实验前水平.血清T、FSH、LH实验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THU对精子发生抑制效果较为明显,可考虑与男性激素合用抑制精子发生而达到避孕目的.
作者:王磊光;邱毅;樊云井;李欣迎;刘以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应用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法(MLPA)和PCR-RFLP技术对临床诊断为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进行基因诊断,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SMN基因缺失改变的效果.方法:应用TIANGEN(R)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抽提3个SMA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样品DNA,电泳检测,定量,常规PCR法扩增SMN基因的7号外显子,Dra Ⅰ酶切PCR产物,常规聚丙烯胺凝胶电泳法分离酶切后PCR产物,银染检测.同时应用MLPA检测试剂盒P021进行检测.结果:PCR-RFLP显示3个家系中的患儿均纯合缺失SMN1的第7号外显子,MLPA检测结果与之完全相符,但同时还检测出这3个SMA家系中的患儿均纯合缺失SMN1的第8号外显子.结论:与PCR-RFLP相比,MLPA更加简便、快捷、可靠,是一种高效的遗传病基因诊断手段.
作者:吴玉鹏;吴德;尹耕心;翟勇;杜华荣;翟倩;牛于华;唐久来;傅克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上海郊区外来未婚女工避孕知识现状与需求,探索外来人口中促进生殖健康的策略与方法.方法:通过流行病学整群抽样调查,对某镇两个公寓内外来未婚女工2 188例进行问卷调查,对他们的生殖避孕知识、可能的影响因素及保健服务需求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避孕知识认识不高,相关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来沪时间短、年龄<20岁、来自农村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的知识得分比较低.他们希望得到正确的知识、医生的咨询和提供避孕药具等服务.希望得到服务的方式依次为发放资料、举办讲座、面对面咨询及开通热线电话等.结论:外来未婚女工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提供安全有效、可及性强的生殖保健服务,减少意外妊娠,避免生殖道感染,促进生殖健康.
作者:毛红芳;邓惠娟;陈莉萍;张娟平;金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做好计划生育节育手术管理是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和保障.经摸底调查,截止2006年年底,江苏省洪泽县共登记126名节育手术并发症.其中女性111名,男性15名;124名年龄在40岁以上其中>50岁75人.有122人的受术时间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当时因节育术后身体种种不适等原因,或接受村集体工分补助、或减免个人上缴提留、或报销医药费、或领取一次性补助.
作者:张臣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精子质量检测是诊断男性不育症的重要手段,目前进行的精液分析已不能全面评估男性生育力,且约有15%的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检查是正常的[1],因此有必要探讨新的不育评价指标,完善男性生育力的检测.
作者:李红;杨学农;李文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半个世纪以来男性生殖健康面临挑战,男性不育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据统计,男性因素所致不育约占50%[1,2],而不能治疗者占男性不育的2%~3%[3],其中多数只能通过人类精子库提供的供精者冷冻精液达到生育目的.人类精子库的设立为有资质的生殖中心提供了保障,也为不孕夫妇带来了希望.
作者:张凡;张欣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比较月经间期放置7种宫内节育器(IUD)的使用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比较性的方法,在全国11个省市的42家计划生育服务和医疗机构,对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观察对象,随机放置TCu220C、TCu380A、母体乐375、宫铜300、宫铜200、元宫药铜220及活性γ型IUD中的一种,比较使用效果和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自2004年7月1日-2005年6月30日,共接收观察对象6 155例.1年末的随访率为99.5%.7种IUD的带器妊娠率、脱落相关终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u220C、元宫药铜220及活性γ型IUD的使用效果较好,母体乐375和TCu380A IUD的脱落相关终止率较高.结论:我国自行研发的元宫药铜220和活性γ型IUD在带器妊娠、脱落相关、因症终止等诸方面优于其他类型IUD,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尚纯;李丽;邹燕;董敬;雷贞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资料:患者,女,40岁,因停经59天,下腹隐痛,伴阴道少量流血7天,于2007年12月11日收住院.15年前曾顺产一胎.妇科检查:宫颈充血、水肿,呈桶状肥大,直径6cm,着色明显.质软,无举触痛;子宫体后位,稍增大,无压痛.B超示子宫10cm x6.4cm×5.6cm.子宫内膜厚1.1cm;孕囊3.3cmx1.5cm×1.4cm.周边血流丰富.见卵黄囊,胚芽长1.5cm,胎心搏动好.血β-hCG 12.8U/L.诊断为宫颈妊娠.
作者:苏莹;翟淑娟;杨丽华;周红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人工流产术是意外妊娠的主要补救措施之一,但大多数受术者于术中有明显疼痛和精神紧张,甚至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给受术者带来很大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受术者身心健康.为减少术中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笔者尝试人工流产术前利多卡因宫颈、宫腔用药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比较活性γ型宫内节育器(IUD)与3种常用开放式IUD的避孕效果,为计划生育服务对象知情选择和政府采购避孕药具提供依据.方法:检索7种医学数据库和9种相关杂志,并追查参考文献.由2位评价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查检索的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8 100例进行Meta分析.与TCu220C IUD比较,活性γ型IUD在使用1年时的累计脱落率更低,OR及95%CI为0.51(0.31~0.85).累计因症取出率在使用1、2年时也更低,OR及95%C1分别为0.42(0.28~0.63)和0.42(0.30~0.59).与MTL-Cu375 IUD比较,二者带器妊娠和脱落率相似,但使用2、3年时活性γ型IUD的因症取出率更低.活性γ型IUD比TCu380A IUD的累计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TCu220c、MTLCu375及TCu380A IUD比较,活性γ型IUD的5年内累计脱落率及因出血和/或疼痛等引起的取出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邹燕;梁艳;吴尚纯;李索霞;丛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放置吉妮致美(GeneFiexIN)、TCu220C、活性165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46例有剖宫产史的受术者,随机放置吉妮致美及TCu220C、活性165宫内节育器,随访1年后,观察效果.结果:放置吉妮致美随访一年后,带器妊娠为0.99/百妇女年,脱落率为0.98/百妇女年,因症取出率为2.93/百妇女年;TCu200c带器妊娠为5.36/百妇女年,脱落率为3.95/百妇女年,因症取出率为12.09/百妇女年;活性165带器妊娠为5.99/百妇女年,脱落率为3.68/百妇女年,因症取出率为11.06/百妇女年.结论: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具有出血少,腹痛率低,脱落率低等优点,续用率及避孕效果均高于TCu220C及活性165宫内节育器,是剖宫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首选.
作者:卞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我国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避孕药具的生产、采购和供应,以满足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需求,但如果监管不到位,就会造成浪费,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笔者在基层长期从事避孕药具监管工作,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和体会,愿与同行商榷.
作者:王树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2002年3月~2007年9月国际结合项目(IP项目)在青海省乐都县进行.为了解青海省乐都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对全县19个乡(镇)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调查.
作者:陈舜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