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镜微创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宋吉智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 微创手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镜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分到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观察组病人予以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病人予以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6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8/60),2组比较,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施以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案进行护理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7年5月-2018年3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基础临床方案为主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综合护理(观察组),对比2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指标、住院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护理后,其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72.62±6.29)天,住院平均时间为(9.26±1.45)天,各指标得到良好改善,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方案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当中,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快,且住院时间短.

    作者:徐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由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6例,将纳入对象分为2组,对对照组(n=59)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n=67)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1%、对照组患者为83.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 5715,P=0.0183).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患者为65例,不满意患者为2例,对照组护理满意患者为49例,不满意患者为10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97%,对照组为18.64%,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381,P=0.0245).其中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4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11例.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使患者护理满意度获得提高,并可有效抑制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韩洋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房胸、腰椎骨折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胸、腰椎骨折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1例重症监护病房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胸、腰椎骨折患者在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具体原因,再对所有重症监护病房胸、腰椎骨折患者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51例重症监护病房胸、腰椎骨折患者误吸发生率为3.92%(2/51),未发生误吸率为96.08%(49/51),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胸、腰椎骨折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原因为体位、患者本身因素、机械通气的建立、应用抑酸剂和镇静药物等,加强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误吸发生率.

    作者:景淼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对其切口感染率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对其切口感染率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90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手术室全面护理.比较2组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手术室内环境质量、患者手术认知、手术配合度、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机体疼痛水平;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不同指标的评分.结果:观察组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内环境质量、患者手术认知、手术配合度、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机体疼痛水平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机体疼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不同指标的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不同指标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全面护理在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手术认知和配合度,并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减轻机体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作者:鞠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爆炸特重伤员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的护理经验

    目的:总结爆炸特重伤员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1日一起大规模突发爆炸的5名特重伤员的临床资料,通过快速启动连续血液净化护理应急小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本组患者相关血液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例患者入院后持续行CBP治疗1周后,除1例患者因继发感染和MODS死亡之外,剩下4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患者在入院第7天时血清PH值、乳酸、白细胞计数及血清肌酐指标较入院第1天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结果显示均预后良好.结论:尽早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干预效果显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快速启动应急护理小组,加强安全管理,维持血管通路的有效建立以及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是救护成功的关键环节.

    作者:朱相梅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MRI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MRI的影像表现,探究MRI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5例肩袖损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与关节镜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疗经过肩关节镜检查证实为肩袖撕裂,45例患者当中完全撕裂15例,其中1例同时向冈下肌延伸,2例合并肩胛下肌腱损伤.部分性撕裂27例,全部发生于冈上肌腱.肩袖损伤的MRI特点表现为肌腱连续性中断,其中1例误诊为肌腱炎,所有肩袖撕裂患者肌腱滑囊面或关节面和肌腱内部出现明显高信号,肌腱连续性存在.结论:MRI可以准确地判断肩袖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为临床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可以成为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案.

    作者:廉响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控制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过伸及下肢功能的作用探讨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行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控制训练,分析对膝关节过伸和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36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2组,各18例.对对照组行运动再学习、神经促通技术等康复训练,对观察组行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控制训练.分析36例脑卒中患者的FTSST(5次坐立试验)、MWS(10m大步行速度测定)、下肢伸膝肌群肌力测试以及平衡功能和步态测评结果.结果:治疗前36例脑卒中患者的FTSST(5次坐立试验)、MWS(10m大步行速度测定)、下肢伸膝肌群肌力测试以及平衡功能和步态测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FTSST(5次坐立试验)、MWS(10m大步行速度测定)、下肢伸膝肌群肌力测试以及平衡功能和步态测评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行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控制训练后,使患者膝关节过伸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使下肢功能获得尽快恢复,将患者的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予以提升,改善患者的身体协调能力,防止跌倒事件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泽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其对OPG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观察对骨保护素(OPG)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高龄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仅给予阿仑膦酸钠,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OPG和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OPG水平与骨代谢指标(BAP、CTX-1)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疗效确切,能够增加骨密度,改善OPG和骨代谢状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爽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颅脑外伤导致脑积水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GCS评分良好率为5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9%,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后脑积水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泽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5月22日-2017年5月22日期间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髓外固定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髓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85.96±12.35)ml、手术时间(81.25±3.62)分钟、骨折愈合时间(12.69±1.42)周、引流量(102.56±12.02)ml、并发症发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各时间段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髓内固定患者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王志祥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应用于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患者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患者36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患者予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肘、肩关节功能,相关观察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88.89%、肩关节功能优良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66.67%、肩关节功能优良率77.78%;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106.03±6.23)ml、手术时间(60.08±5.70)分钟、放射学骨折线消失时间(49.23±9.30)天、患肢肿胀时间(4.27±0.49)周,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1.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319.31±6.20)ml、手术时间(101.40±5.40)分钟、放射学骨折线消失时间(66.03±10.50)天、患肢肿胀时间(9.60±0.50)周,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2.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患肢肿胀时间等,有效改善患者肘、肩关节功能,降低成角畸形、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王殿琪;孙旭明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房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1月搜集的83例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非骨隆突部位压疮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非骨隆突部位压疮患者的主要压疮部位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3例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非骨隆突部位压疮患者中有32例胸腰背部压疮(占38.55%)、27例臀部压疮(占32.53%)、15例上肢压疮(占18.07%)、9例面部压疮(占10.84%),各组数据所占比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原因,再采取相应护理对策能够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

    作者:石旭满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观察组落实全面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股骨颈骨折术患者满意水平;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要点的认知程度、股骨颈骨折术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水平;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的症状积分、抑郁的症状积分、疼痛的症状积分;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积分;股骨头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股骨颈骨折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股骨颈骨折术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要点的认知程度、股骨颈骨折术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焦虑的症状积分、抑郁的症状积分、疼痛的症状积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的症状积分、抑郁的症状积分、疼痛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各项积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骨头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股骨颈骨折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康复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康复知识的认知,并提高了康复护理的行为,有效改善了生活质量,较好缓解了疼痛和焦虑抑郁的心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有较高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立春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1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凌海市人民医院骨科于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诊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分别给予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与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将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优良率:观察组为88.24%,对照组为72.55%,P<0.05;治疗前2组的G角与B角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G角、B角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给予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便于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倩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阿法骨化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骨密度和骨折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阿法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密度和骨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口服钙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法骨化醇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密度、生化指标和骨折率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患者腰椎L2、L3、L4、股骨颈等部位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BALP、VD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RACP-5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骨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增加患者骨密度、改善生化指标和降低骨折率.

    作者:李月萍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7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康复治疗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56例2009年8月-2010年8月医院接收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对照组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康复治疗方法为观察组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2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显效率为65%,有效率为27%,无效率为8%,观察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显效率为42%,有效率为26%,无效率为32%,对照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为68%.2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被临床推广.

    作者:李春敏;刘宏丽;李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导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6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将其分为2组,一组为观察组(切口感染组),共有50例患者,另一组为对照组(非切口感染组),共有600例患者.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个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此次研究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为50例,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为7.69%,通过分析了解到导致的感染主要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大小、BMI值、营养状况、开放性骨折、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骨科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切口感染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林晶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该模式在截瘫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截瘫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截瘫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F-36)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截瘫患者的压疮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有效降低了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鹿嫣一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与关节松动术联合康复疗法影响膝关节功能的观察

    目的:探讨静态进展性牵伸联合关节松动术联用对于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手术单双日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实施静态进展性牵伸联合关节松动术,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膝关节功能.结果: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术后1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AKS)优于术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2项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与关节松动术可加快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陈佳旭;蒋拥军;胡敏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运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室使用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办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时,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护理的作用,保证手术效果让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患者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程度,所以可以将人性化护理手段进行推广.

    作者:聂颖;代梅皎;方英娜 刊期: 2019年第0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