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怡雯
目的:研究三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6例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三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采用前入路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3例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5.35%、86.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95%、11.63%,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手术对三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兰昱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手外伤带蒂腹股沟皮瓣整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我院70例手外伤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7月20日~2017年7月20日,并将手外伤带蒂腹股沟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者实施常规整形术),观察组(35例患者实施皮瓣整形术).结果:观察组手外伤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12.15±1.05天、手术效果评分95.01±1.45分、手术时间54.24±1.28分钟、术后愈合时间5.45±1.27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外伤患者中,感染患者有4例、未愈合患者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外伤患者实施带蒂腹股沟皮瓣整形术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梁王班;李实忠;梁安娜;张菊影;钟秋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钢板取出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式.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心理状态、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关节功能、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患者钢板取出术围术期给予整体护理,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FMA、MBI评分.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及FMA、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恢复患者关节活动功能,增加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于洪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介入术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44.1%,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0.6%;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5.9%,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0,观察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介入术治疗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时应用护理对策临床价值显著,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作者:罗姝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四肢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骨外科接治的103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随访6个月,掌握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均分别与对照组的81.4%、10.1%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为107.5±6.1天,低于对照组的114.1±4.7天,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更确诊,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整体优于外固定支架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邱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锻练对关节镜手术的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5月至我院进行肩袖损伤治疗等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来诊时间排序,序列号为单号患者作为观察组,序列号为双号患者作为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实施分阶段康复训练.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6周对患者进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观察2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疼痛、ADL、肢体活动度、肌力等评分以及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16周,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DL、肢体活动度、肌力等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阶段康复锻练对关节镜手术的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肩部功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干预效果,为提高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8例脑出血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个性化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性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2组并发症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5例患者康复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潘静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注射用纤溶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照抗凝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7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纤溶酶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发生DVT 4例,观察组无血栓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注射用纤溶酶预防下肢DVT形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作者:陈元甲;吴建国;王宪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比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经关节镜下2种手术方式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44例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2组随访时间均为1年,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相对于手术前,2组患者手术后的Lysholm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组内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孙其龙;孙月柏;李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骨质疏松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分别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处理,比较2组骨量正常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骨量正常率与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骨质疏松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骨量正常率,同时使得患者对护理更满意,值得借鉴.
作者:惠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折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发生骨折的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2.0%(46/50),与对照组76.0%(38/5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49/50),与对照组80.0%(40/5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2组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折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黄雪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9.7%,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Harr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显著(x2=4.326,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予以PFNA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廖德允;姚汉刚;余颖锋;谢文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腰椎爆裂性骨折脊柱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处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62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前入组和后入组3组.联合组28例,前入组14例,后入组20例.对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以及后1次随访时对Cobb角、受伤椎体矫正度丢失的情况进行比较和记录,并对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结果:3组患者术后以及后1次随访的Cobb角角度、矫正度丢失的情况较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联合组患者的Cobb角角度、矫正度丢失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后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入组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联合组与前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法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复位治疗效果,但是依旧存在一些缺点,如何选择佳的手术方法,还是应该结合患者具体评估的结果,综合骨折类型和特点进行选择.
作者:苗吉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后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室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8例,给予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与Cobb角、疼痛程度及治疗前后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28天患者疼痛评分2.61±1.24分,显著低于术前7.89±1.17分,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术前,且P<0.05,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明显增加,Cobb角显著改善(P<0.05);术中发生的骨水泥渗漏有4例.结论: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其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腰背部疼痛的快速缓解与预后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陈方兴;陈源;陈浩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采用温经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温经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及WOMAC指数评分变化情况,对比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及WOMAC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良率为67.9%,较于对照组的50.9%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采用温经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万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及植骨治疗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7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治疗用于对照组中,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及植骨治疗用于观察组中,对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状况、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压缩率和Cobb's角变化状况以及Franke1分级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状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手术前2组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率和Cobb's角变化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Cobb's角均有所下降,而椎体前缘压缩率则比术前高,且观察组术后椎体前缘压缩率和Cobb's角变化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在Franke1分级方面,观察组的Franke1分级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及植骨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应用.
作者:刘挺;迟晓飞;姚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骨科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分组原则,分成2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医患纠纷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医患纠纷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总满意度达97.14%,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骨科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护理人员能够赢得患者信任,从而科学减少医患纠纷情况,提升其整体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罗盛珍;敖立想;罗凤仪;敖咏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0月1日~2017年5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将56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28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对比2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肘关节屈曲度、前臂旋转度、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治疗后的肘关节屈曲度117.36° ±8.25°、前臂旋转度135.84° ±9.13°、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6.43%、并发症发生率3.57%以及骨折愈合时间9.14±1.35周,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高,安全有效.
作者:洪永俊;阮才政;曾成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IPPO技术结合锁骨钢板镜像塑形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自2014年9月~2015年12月行锁骨手术治疗并随访患者8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行MIPPO技术结合钢板镜像塑形技术治疗;对照组42例,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本组获得了3~9个月随访,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事件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各不良事件及总不良事件均少于对照组.结论:MIPPO技术结合钢板镜像塑形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满意,扩大了锁骨MIPPO的适应证,值得推广.
作者:魏松英;陈小亮;汪玉海;石华;刘国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