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加孜拉·哈力拜;阿米娜·哈力拜

关键词:冠心病, 心绞痛, 西医, 阿托伐他汀, 益气通脉汤
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给予探讨.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 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即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通脉汤治疗,对2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1个疗程(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 .05. 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单纯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益气通脉汤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ICC在肿瘤治疗中应用及其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picc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2组患者均接受picc输入化疗药物,分别给予2组患者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渗漏性损伤、静脉炎等发生率,并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渗漏性损伤、静脉炎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静脉血栓、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picc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有着显著的价值,然而可能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加强优质护理干预,从而保证患者良好康复.通过优质护理能够减少导管堵塞、导管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孙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探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25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接受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对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6%,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48%和72%,存在显著差异性(P <0.05);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更快一些(P <0.05).结论: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可以使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其效果比较好,见效快,副作用小,临床治疗比较优秀,可以广泛使用.

    作者:李辉;刘世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浅谈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96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97.92%,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81.25%,2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低,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2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利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我们随机选择了我院于2013年1月1日~2014年7月31日收治的4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此4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3例运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统计2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以此来明晰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的重要作用. 结果:运用左旋甲状腺素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91%,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玛依努;玉苏甫;赵红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探究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分析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咪唑斯汀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患者200例,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平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人,观察组患者采用咪唑斯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替利嗪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程度. 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愈30 例,有效5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80%,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20%;观察组患者治愈60例,有效3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小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小的特点,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使得患者的满意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李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高血压护理中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的膳食疗法效果,对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将该方法推广出去,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帮助.方法:根据我院选取的60例高血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组为试验组、蔬菜和水果组,DASH模式组,这些患者实验前的饮食、饮水都一样,对其SBP、DBP值进行对比.结果:蔬菜和水果组、DASH模式组的患者SBP、DBP值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DASH模式组的患者下降的幅度更大.结论:临床中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让患者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加突出,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蓝光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2小时~4天内黄疸均明显消退,其中,26例12小时内消退,22例24小时内消退,15例36小时内消退,9例48小时内消退,4例72小时内消退;总治疗有效率为100%,均治疗后痊愈出院,无1例患儿发生并发症,无1例患儿出现胆红素脑病.结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采取蓝光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护理,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桂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MSCT CPR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7例作为研究对象,为77例患者行MSCT CPR检查与IVU检查. 结果:行MSCT CPR检查后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有68例,上段结石31例,中段结石12例,下段结石25例,结石大小在0.3cm~2.5cm之间,平均1.6 ±0.3cm;MSCT CPR诊断符合率为88.31%, IVU为75.32%,MSCT CPR诊断符合率高于IVU,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应用MSCT技术可提高确诊率,应推广使用.

    作者:巩远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实施健康教育对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颈椎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本院诊治的颈椎病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健康教育,对比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与抑郁评分.结果:健康干预后患者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食欲情况、睡眠状况、日常活动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干预前,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颈椎病应用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焦虑抑郁状况,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评分.

    作者:邢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ASAⅠ-Ⅱ级,将其随机列入丙泊酚TCI组( P组) 与七氟醚吸入组( S组) ,每组各为30例. 术中行麻醉, P组输注血浆靶浓度为3μg/ml的丙泊酚,S组则持续吸入2%的七氟醚,观察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及术后的恢复情况. 结果:与S组相比,P组患者T4时点的MAP显著较低,而HR则较慢(P<0.05),其余时点的MAP和HR相比,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 停药后2组患者完全清醒的时间相比,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是术后24小时PONV的发生率相比,P组要显著低于S组( P<0.05). 结论: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术相比,丙泊酚TCI麻醉下患者的效果显著,术后苏醒迅速、完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增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对ICU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ICU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总结ICU护理工作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入住ICU患者200例,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病理状态及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显著高于对照组39%.结论:在ICU实施人性化护理,依据个体所需提供个性护理,满足病人需求,提升病人的满意度,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愉悦的心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更快康复,从而在其生命质量上有着优质的体现.

    作者:赵文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 方法:对20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经对症支持治疗,病因治疗,病情稳定存活,均在院继续治疗. 结论: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通过对症支持治疗,消除或者缓解各种不适症状和并发症,改善病人生活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何苗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空心拉力螺钉与重建钢板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空心拉力螺钉与重建钢板治疗耻骨联合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耻骨联合分离手术患者,随机分19例为观察组与19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空心拉力螺钉进行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重建钢板进行固定治疗. 术后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进行为时半年的随访,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中出血量、术后骨盆的稳定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以备对比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4.3 ±9.3分钟,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2.1 ±13.5分钟;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4.6 ±26.4ml,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为221.4 ±103.6ml;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观察组阴性17例,阳性2例;对照组阴性16例,阳性3例. 观察组无论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骨盆稳定性上无明显差异(P>0.01),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术后骨盆稳定性高等优点,故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延续性护理对超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75岁以上超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5例超高龄病人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和出院指导,实验组则在围术期护理基础上,继续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延续性护理促进超高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改善了医患关系.

    作者:郑雪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培菲康散剂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疗效及黄疸消退时间情况. 结果:对2组患儿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新生患儿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患儿的总有效率(56.00%). 实验组新生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3.2 ±1.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7.6 ±2.7天. 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在培菲康散剂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茵栀黄进行治疗的意义重大,缓解了患儿的发热、黄染等,降低了黄疸消退时间,安全可靠.

    作者:冯志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 BXTM)检测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8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观察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比色法进行血清肿瘤相关物质检测,对比2组检测结果并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肿瘤相关物质平均水平分别为:食管癌113.42 ±6.43U/ml,胃癌112.56 ±4.46U/ml,食道癌111.45 ±5.37U/ml,直肠癌108.34 ±5.37U/ml,结肠癌112.35 ±6.47U/ml,平均110.28 ±5.15U/ml;对照组平均水平76.57 ±9.69U/ml. 结论: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通过检测血清肿瘤相关物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其检测结果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广谱性,血清肿瘤相关物质对肿瘤的诊断及健康普查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延琥;栾文强;李兴坤;朱晓静;董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浅谈腹膜透析管涤纶套外露的护理体会

    目的:腹膜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衰竭的患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国内常用的Tenckhoff双涤纶套导管.深层涤纶套置于腹直肌后鞘,作用是固定导管的作用.浅层涤纶套位于皮下隧道中,距离皮肤出口处2~3cm,防止细菌侵入的效果.如果浅层涤纶套脱出,细菌会经过出口进入隧道引起隧道炎,再由隧道至腹腔引起腹膜炎.隧道炎、腹膜炎都是腹膜透析很严重的并发症.方法:收集大庆市第四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室2005年1月~2014年1月间腹膜透析患者中,腹膜透析管浅涤纶套外露的12例患者,整理分析,及其发生的形成原因.本中心所有腹膜透析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手术切开方法,术前仔细测量置管位置,进行宣教,术后常规护理.管路采用百特双卡夫腹膜透析直管,长度为41cm.药物使用百特双联腹膜透析液.将其中发生了浅涤纶套外露的患者按手术因素,护理因素,自身因素与其他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因手术因素造成涤纶套外露的患者1例,护理因素造成涤纶套外露的患者2例,自身因素造成涤纶套外露的患者9例.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浅涤纶套外露临床发生较少,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率及腹膜透析治疗持续时间等有较大影响,故应引起临床重视[1].我们通过针对加强换药,个别指导,加强营养,心理护理手术时皮下隧道缩短及浅层涤纶套脱出后用无菌手术刀片将浅层涤纶套与导管分离等措施后,未发生腹膜炎、腹膜透析拔管等严重并发症及后果.

    作者:王桂华;孟凡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留置双J管并发症的诊疗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留置双J管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近1年来88例临床病例的总结,得出留置双J管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出现膀胱刺激症状22例,腰痛15例,血尿11例,双J管移位3例,拔出困难2例,发热2例.结论:全面认识留置双J管的作用和意义,规范用药和注意事项,以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作者:孙国庆;郑保良;王艳霞;宋瑞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肾衰竭病因及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同时并发肾脏衰竭的原因和致病原理. 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10月~2014年9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76例,这些病人同时并发肾脏衰竭. 通过回顾这些病人的诊治资料,研究该病的致病原因,并对病人进行分型. 结果:经过检验研究,有11例病人出现肾脏衰竭的原因为肾前性因素,有15例病人因合并感染而引发肾衰竭,此外有13例为肾静脉血管阻塞、14例为用药原因导致肾衰竭,其余23例病人未检查出确切的致病原因,实施治疗后76例病人的症状均有所缓解. 结论:在对此类疾病实施治疗前,必须对致病原因和相关病理进行探究,确定致病原因后再采取救治措施,这样才能保障实施治疗的效果.

    作者:高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工伤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15例病人,除1例中央型突出症状无明显改善外,其余病人均得到缓解或治愈,7例病人重返原工作岗位,6例病人换轻体力工作岗位,2例病退.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重返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张意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